12月28日消息,第一財經記者獲悉,在今天的騰訊大學微信公開課Pro版演講當中,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微信之父張小龍表示,今年春節不會有微信“搖一搖”紅包活動,因為“搖一搖”紅包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張小龍稱,微信作為工具不能有太多節日運營的活動,微信應該是日常使用工具而不是通過節日而變動,微信剛剛啟動的時候,通過微信紅包能夠帶動更多人使用,如今,“搖一搖”紅包歷史使命完成,今年不再有這樣的活動。
張小龍表示,微信只是一個工具,希望在春節當中微信的使用者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微信作為一款工具在設計上追求更高的效率。
以下為張小龍演講全文:
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張小龍。
非常感謝大家一大早來到廣州參加微信公開課。去年公開課是我第一次露面,并且在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時候宣布了我們的小程序要啟動并且準備投入到公眾號之外新的一種服務的形態里面去。
今年,我的同事問我說要不要今年繼續來參加公開課,給大家做一些對于去年說的小程序的一些新的進展介紹,我其實也想了很久,最后我覺得作為對去年的一個回應,我內心里是非常的激動,可能很多朋友知道微信的歷史,對于我們的產品來說,我們很少會把一個還沒有做的一個功能或者說一種產品形態預先對外界來透露,我們一般都是先做好了一個東西,然后去發布,給用戶帶來驚喜。去年的小程序,也就是現在的小程序是這里面比較特別的一次,我們提前就對外界來透露了。
1、一張照片,回顧小程序的一年發展歷程
這幾天我在準備這一次講話的內容的時候,我還專門翻看了一下相冊,找到了一張特別珍貴的照片,這張照片是在大約一年前的時候拍的,是我跟我一些同事在一個會議室里面大家討論小程序,當時叫應用號。
?
?
照片上寫了幾個字,“應用號,2016年1月9日”,底下還有幾個字,“啟動日”,今天離當時的啟動日只有幾天的時間,這個照片上的人可能大家會覺得比較陌生,但對我來說很熟悉,并且特別親切。我特別感謝照片上的這些人,以及他們背后的團隊,這一天我們定下啟動日到現在,頭一次把我們要做的事情先對外做了一個報告,然后在一年以后來報告我們一年努力的結果。
當時我們在討論訂閱號和服務號的關系,其實我們很早就在想微信應該有一種新的形態,不應該只是停留在訂閱號或者公眾號,不應該只是提供一種訂閱能力,一種推送能力,而是應該提供更多新的能力,這種新的能力更加像一種應用程序的能力。
當天晚上我記得有一個開發的小伙子拿了他開發了一些接口DEMO,說我們在開發上有這樣一些基礎的接口可以做,其實那是一個很好的靈感,既然我們能在這樣的接口上做出來,那么我們也能做出一些復雜的接口,通過更加復雜的接口實現應用程序所需要的基本元素,沿這個思路一想,我們就不再糾結于怎么樣擴充公眾號,去把它變成個有更強大功能的公眾號,而是完全可以跳開公開號,去做一種新的應用形態,這就是待會要跟大家介紹的小程序。
2、從小程序看微信的產品理念
再次解釋用完即走
在小程序之前我很愿意用這個時間解釋一下去年的這個時候,當時也是在公開課,當時我提出了一個理念,這個理念后來我也發現很多的人說,看了以后覺得不太能夠理解,所以我在這花幾分鐘重新來解釋一下這個理念。
我當時說,一個好的軟件,一個好的工具應該讓用戶用完即走的,后來發現很多朋友,包括一些業內人士都會來笑話我們,說因為微信有足夠多的用戶,有足夠強大的用戶黏性,所以你們可以這樣說,但是對于其他的產品來說,大家會覺得怎么樣黏住用戶,怎么樣讓用戶不要離開才是他們追求的目標。我想,這里可能對于用完即走有一個很大的不理解,或者說誤解。
在我看來,這里有一個很簡單的邏輯,這個邏輯可以推理出這樣一個結果,我認為,任何一個工具都是幫助用戶提高它的效率的,用最高效率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務,這是工具的目的,工具的使命。微信也是一個工具,所以微信的目的也是幫助用戶用最高效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務。什么是最高效的方法?就是用最短的時間去完成任務,也就是說一旦用戶完成了它的任務,它就應該去做別的事情,而不是停留在產品里面,這就是用完即走的含義。
?
在我們對公司的一次培訓里面,有個同事問我微信的戰略是什么?我當時只說了一句話,我說微信只是一個工具,我們應當想如何做好這個工具。在同事們的心目中,微信并不僅僅是一個工具,大家認為微信是一個平臺。
但我認為微信是一個工具,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目標,我并不認為一個工具是一個很低層面的東西,事實上人類從原始人進化智能人類的過程,就是因為人會制造工具,我們所用的絕大部分的產品本質上來說都是工具,但是工具有好壞之分,能夠做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其實難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說我們要做一個平臺,我會不知道我們要做什么?
一個好的工具應該有一個很強的屬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
做產品是克制還是自我壓制?
這個理念其實貫穿在我們的產品的每一個點里,舉一個例子。我們前不久開了一次內部會議,騰訊創始人之一Tony說,其實微信團隊保持了一種很克制的心態來做事情。
很多人也認為我們在微信產品里很克制,但其實我當時聽到這樣的評論是有一點點驚訝,因為克制這個詞從來沒有在我的腦袋里面出現過,如果說做一些事情我們要求自己很克制的話,那是一種什么樣行為?那是一種自我壓制的行為,但是我并不認為我們在做這樣的決定時我們要自我壓制,或者說自己切割掉我們很多想要做的事情,那不是一個很好的狀態。
合理性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反的,我們在做很多很多決定的時候,反而要去判斷什么樣的東西是最合理的,合理性才是這里面要考慮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我們會舍棄掉很多很多本來想要做,后來發現做不好的東西,這種舍棄并不是因為說我們很克制,所以我們少做一點,而是說我們發現有很多事情做不好,或者說有很多決定它一開頭是錯的,或者說很多的想法,最后驗證可能是行不通的,那我們如果硬要去做這些事情是不合理的,我們會把它舍棄掉,而不是說我們要克制。
微信里面有很多這樣類似的點,我們遵從基礎產品體驗的理念來幫助我們做決定。就像上一次在公開課里面講的一樣,公眾平臺甚至沒有一個入口給用戶推薦你應該訂閱什么樣的東西,我們的產品有無數這樣的地方,也許少量的用戶會覺得不能滿足他的需求,但是任何一個產品都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我們必須要做很多的取舍,而我們希望更多遵從我們自己的產品理念來做這樣的取舍。
3、第一次完整闡述小程序
剛才花幾分鐘回顧了用完即走這樣一個產品的理念,現在切入到我們的主題,其實我今天過來是想利用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于小程序的理解和想法。
剛才大家看照片的時候,其實這是團隊在小程序啟動那一天大家當時的狀態,在當時來說還沒有想好名字叫小程序,也沒有把小程序作為一個非常完整的定義,大家只是認為我們應該往這個方向去發展,去提供一種新的服務的形態,當時愿意把它公布出來對我來說是有一點點其他的想法,因為我希望我們把它宣布出來以后給團隊更大的一個壓力感,既然我們都已經宣布了,那我們一定要去努力做好這個事情。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又做了很多次的碰撞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小程序慢慢的找到了它的定位,找到了它自己的形態,但是因為之前我們只是做了小程序的內測,從來沒有對外界解釋過小程序到底是什么,以及它應該怎么樣的使用,所以今天我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完整的闡述一下我們是怎么樣來看待小程序的。
我自己也特別興奮在這樣一個時間來講述小程序的故事,因為對我經歷比較了解的人可能知道,我其實之前花了很多年時間去寫程序,我認為自己是一個程序員,所以我一直認為做程序員的那段時間特別寶貴,因為當你做一個程序的時候可以進入到一個不太一樣的世界,你用一個程序的語言在虛擬世界里構造一個完全虛擬化的產品出來。我相信很多的程序員都會有一個夢想,我們除了自己去寫一個程序,我們能不能再去寫一個能運行程序的程序,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通常來說可以運行程序的程序,意味著是一個操作系統,我并不認為我們有能力去做一個操作系統,但是我們可以有機會在某種程度上做到一個可以運行程序的程序,那對一個程序員來說他會覺得非常的自豪和興奮,我今天就是懷著這樣一種心情。
說小程序之前,我想先回顧一下PC發展的歷程。我經歷了最早的PC時代到互聯網時代,再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我最早用的是PC是80、86這樣的機器,那時候還不能聯網,但那時候的應用程序是需要你用一個軟盤和光盤安裝好,它只能自己跑,跟外界是沒有交互的,因為沒有網絡,那時候的應用程序叫做單機程序,就像單機游戲一樣。
有了互聯網以后,我們進入到一個互聯網的范圍里,在互聯網里我們發現應用程序的定義有了某一種變化,但本質上來說它還是跟單機時代是一樣的,它是以一種程序,一種代碼的載體形式展現出來,只不過每一個程序它有了可以訪問網絡的能力,但是互聯網我覺得有一個特別偉大的發明,就是協議的出現,使互聯網出現了非常大量的網站,而這些網站是可以在網絡上被任何人可以訪問得到,在那個時代出現了一種情況,我們可以去寫一個基于網絡的應用程序,我們也可以通過網站去提供服務。大家都非常熟悉,在PC互聯網時代的這段歷史,因為幾乎我們用的最多的工具是瀏覽器,我們訪問大部分的服務其實是來自于瀏覽器里的各個網站所提供的服務。
4、移動互聯網的下一站:唾手可得
幾年前我們開始進入移動互聯網,對于電腦的使用方法和場景又發生了變化。在PC互聯網時代,很多的人,特別是上一代的人因為輸入法這樣一個障礙是沒有辦法使用電腦的,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手機使得整個互聯網的用戶量比以前有了一個巨大的提升。
智能手機我認為是一個非常厲害、偉大的創新,因為其實它的功能比當時的PC機要更強,但是它使每一個人都能夠使用,使每個人都能通過手機去接觸到互聯網,這個時候人們訪問網絡服務的方式其實更多的從一個PC端的應用程序過渡到一種網頁的形態。
在這里我想展望一下在移動互聯網之后會是什么樣的一種形態?就是大家再使用網絡會使用什么樣的設備去使用網絡,或者用一種什么樣的方式訪問網絡的服務?我想這個可能非常難想,我個人會從腦袋里面浮現一些場景出來,就是智能手機之后,有可能是一種類似于眼鏡這樣的設備,成為主流。
當眼鏡變得非常非常的智能化的時候,可能整個PC或者電腦的系統會藏在一個眼鏡里面,它的屏幕可能比我們現在手機的屏幕還要大,甚至比PC的屏幕還要大,可能是十年以后了,十年以后的技術可能可以做到把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屏幕投入到視網膜里面,我們通過眼鏡可以看到一個非常大的完整屏幕,日常我們就戴著這樣一個眼鏡到處跑,大家想一下這樣一個眼鏡是什么樣的系統在運行?
當我想到十年以后的場景,我會想那個時候眼鏡背后的系統它的應用程序的使用方式應該跟現在不太一樣了,我對它的期望是什么呢?我更加希望的是眼鏡里面不要再給我一些安裝應用程序這樣的過程,因為那個是很不自然、很不方便的,我更加希望我的眼鏡看到哪里,相關的應用程序就到哪里。
舉個例子,假如我看到房間里面的一盞燈,我想讓這個燈關掉或者打開,當我透過這樣一個很智能的眼鏡看到這盞燈的時候,我會希望在那個燈的上方會出現一個虛擬的開關,我甚至可以用眼鏡去控制這樣一個開關,那個開關是什么東西?它其實是出現在真實物體上面的一個應用程序。當我看到這盞燈的時候,它的開關應用程序就自動出現了,同樣的你可以想象非常非常多的場景。
當你走到一個公園的門口的時候,可能公園門口會出現公園門票的應用程序,也就是說當你看到任何一個眼睛能看到的實物的時候,這個實物背后的信息和應用程序都會自動浮現出現,你通過眼鏡或者別的方法控制這樣一個應用程序,去啟動它,去運行它。
這樣的一個過程你會發現,我們想象在這樣一個虛擬未來的智能眼鏡里面,你會發現應用程序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形態,跟現在手機里面的應用形態是不一樣的,它是一種真正的所見即所得的形態,我說的所見即所得不同于在PC時代,我們在畫圖或者UI上面的所見即所得,而是說我們看到的任何具體的一些事物,它就包含了它的信息,包含了對信息的處理在里面。
這是我對于未來應用程序的形態的希望吧。我認為所有的應用程序應該是一種無處不在,但是又可以隨時訪問的一種狀態,所以小程序在內測的時候,我寫了一段文字,說什么是小程序?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就能打開應用,也實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安裝太多應用,應用隨處可用,但又無須安裝卸載。
我剛才說了一個十年以后的場景,這里其實體現了智能眼鏡時代和手機時代的一個不同,當然未來是不是智能眼鏡時代我也不確定,我只是暫時幻想出來的一個產品,但這種不同會帶來應用程序形式的不同,就像智能手機相對于PC時代來說,它其實帶來一個很大的形式的不同,這個形式并不只是體現在手機是一個更加濃縮的、可以移動的電腦。
形式上來看是這樣一個區別,但是本質上來看,就像好多年前我寫了一句話,手機是人的肢體的延伸,PC其實不是,PC是固定的。就像我只有兩只手,手機是我的第三只手,或者說是我手的延伸,因為它可以幫助我觸達一個更大的世界。
PC也可以幫我們進入到一個更大的虛擬世界,但是手機是跟著你的手走的,所以它變成了你的加長的手,它和PC的區別是,我們對于手周邊可以觸達的東西能夠感應到,這也是為什么手機里面的應用會有很多比PC里面的應用更豐富的形態,就像在微信里大家可以搖一搖,但你在PC時代不能把電腦搖一搖,在手機時代我們可以通過掃二維碼感應周邊,在PC時代你也不可能用PC掃一個二維碼,這是真正的含義,就是手機不同于PC的真正含義。
我認為在將來智能眼鏡時代同樣會有這種區別,眼鏡會讓我們真正做到所見即所得,你看到的東西就可以得到它背后的東西,這比我們現在用手觸摸一個東西得到它背后的信息是更加高級的一種方式。
5、小程序的特性:無須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須卸載
從這個定義里面可以看出來小程序是什么樣的東西:
第一個,小程序是無須安裝的,我認為這個對現有的應用程序一個很大的突破。
用過windows的人都知道,它有一個最常用的應用,叫做程序管理這樣的東西,大家要花很多的精力到里面去看哪些程序占了多大空間,哪些程序應該卸載掉了,哪些程序可能會出問題等等。
在智能手機,大家對這個的管理變得更加輕量化,更加輕松,所以很多對電腦不太熟悉的人都可以用手機,但是還是存在一個過程,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需要你下載它,安裝它,然后你才能使用它,這是一個很繁瑣的過程,小程序的第一個特性就是免去了下載的過程,可以直接使用它,所以無須安裝是小程序最基礎的一個特性。
第二個,在這個定義里面有一個詞叫觸手可及。
這個詞讓我想到很早以前看過一本書是微軟的比爾蓋茨寫了一本書,叫《信息唾手可得》,其實我挺佩服比爾蓋茨在互聯網剛剛出現的時候他就寫了一本這樣的書。他當時認為互聯網會給大家帶來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信息唾手可得。每當我想到他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特別自豪,因為我們在很多年后用另外一種方式實現了信息唾手可得。
我這里說的觸手可及的意思的是,當我們拿著智能手機接觸周邊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手機直接獲得信息,就是周邊的信息,我們獲得的方式可能沒有未來的眼鏡時代那么智能,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手機對于周邊一些基本的傳感器,比如說它的掃描能力去和周邊產生互動。
所以這里的觸手可及的意思是,我們看到一盞燈,我們想要去控制它,可能我們只需要用智能手機對著它掃一下,然后控制這盞燈的應用程序就已經啟動起來了,在我的手機里,我直接使用它就可以了。在類似博物館這樣的場景里,用戶可以在一些不同的內容前面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獲知當前物體的背后的信息,這都是觸手可及。
第三點是用完即走。
我開始花了很大篇幅解釋什么是用完即走,對于周邊要完成的任務來說我們需要的是用完即走,比如我們到一個餐館,我們可能想排隊或者說點一下菜,我們并不需要去下載這個餐館的應用程序,我們只需要在餐館掃一下它的二維碼,然后就啟動了這個餐館的小程序,我們可以立即在小程序里排隊或者點餐。當我做完這些事情,吃完飯并不需要卸載這個應用程序,我們當它不存在就可以了,是一種真正用完即走的狀態。
小程序的第四點就是無須卸載。
你訪問過它的服務,并不需要這里還有一個程序管理器去管理它,我們不需要卸載的過程。
通過這四個點我希望大家能看到的是,小程序看起來是程序,但是它以完全不同于過去APP的形狀出現,它有更靈活的應用組織形態。
大家現在能夠明白一個概念,大家可能知道了小程序是一種比我們現有的所有的APP更加靈活,更加唾手可得的一種形態。
6、我們為什么需要小程序
大家可能會想我們為什么需要小程序這樣的東西?我們在做小程序的時候,其實我們的目的并不是說從開發人員的角度來說要改變一下應用程序的存在模式,相反,我們肯定是要滿足一個特定的需求,這個需求應該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說我們只想變化一下APP存在的方式。
這個需求是什么呢?我們剛才回顧了PC這些年的變化,在沒有互聯網的個人PC時代,其實企業是很難通過不聯網的PC去提供服務的,當時我記得當時有一個企業做了一個PC機里面的程序,那是最早的一個表格的軟件,但是這樣的軟件非常的少,因為絕大多數的企業沒有能力去把他們的服務做成一個PC時代的軟件提供出來。
直到有了互聯網,才改變了這個局面,互聯網的出現使得所有的企業都能建立自己的網站,通過網站把自己的服務放到網上,讓任何可以上網的人能訪問得到,所以在PC互聯網的時代里面,改變這個世界的并不是有更多的應用程序出現,而是有更多的網站出現了,并且在這個背景底下誕生了非常多偉大的互聯網公司。
很快,當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時候,以前通過網站提供服務的企業開始選擇通過手機端的APP去提供服務,確實絕大多數的企業都做了這樣的嘗試,大家去做手機端的APP,然后推薦用戶去下載他們的APP。
但是現狀并不是像這些企業所想象的那樣子,在手機時代用戶獲得了更便利的使用方式,也是更懶的使用方式,越來越多的用戶更多的只愿意每天只使用那么幾個APP,而不愿意去下載或者使用很多很多APP,這一點跟在PC互聯網時代很不一樣,PC時代你打開電腦以后,要訪問一個網頁是很快捷的,你可以從一個網頁跳到另外一個網頁,大家每天在PC前面花更多的時間是在瀏覽器上,但是在智能手機時代,包括在座的每一個人,其實打開瀏覽器的頻率會越來越低。可能有一天你要訪問20個網站,現在你不會在手機里面每天要打開20個APP,或者為了訪問一個企業的服務去下載這個企業的APP,大家不會這樣去做的。
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企業會發現他們在智能手機時代反而不如像PC的時代那樣子更方便的通過一個網站來解決所有的問題,通過一個網站把所有的服務放到線上去,這也是為什么公眾號出來的時候,很多的企業發現公眾號可能是一個比他們做APP,做網站更好的方式,通過智能手機把服務提供給用戶。
所以公眾號的出現是特別令人高興的事情,因為即使在PC互聯網時代這些餐館他們也沒有辦法把他們的服務放到網上去,讓別人可以訪問到。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公眾號的缺陷所在,公眾號是基于訂閱和推送的關系,對一個餐館來說它更多的精力放在怎么樣能夠收集到更多顧客的名單,它的驅動力在于它怎么樣才能夠給每天來餐館的人推送消息,去發送它的一些促銷的信息下去。
公眾號在這這里就變成了客戶關系管理或者說是一個消息推送器的角色,這樣的角色與PC時代通過一個網站提供服務是有很大不同的,一個網站并不能給用戶推送消息,所以它并不會騷擾到用戶,但是它又希望獲得服務的人能很方便的訪問到,從這里可以看出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反而對于大多數的企業來說,他們缺少了一種有效的載體,甚至還不如PC互聯網時代那么方便,通過網站可以很方便把他們的服務線上化。
7、小程序的定位:體驗比網站好,比下載APP更便捷
這樣一種載體我們認為它是一個有著很強的需求,并且是市場里面空白的一個地方,所以在我們構思小程序的時候其實一直在想小程序它存在的位置在哪里?如果對于這么多的企業來說要把服務線上化,如果發現自己在不停的嘗試不同的道路,又去做APP,又去做網站,又去做公眾號,但是沒有一條很徹底的話,這說明這里面有機會存在。
我記得上一次去深圳機場的時候,注意看了一下深圳機場兩邊的廣告牌,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不知道在座有沒有人注意到,深圳機場的廣告牌,它的每一面廣告牌上都有一個二維碼,大部分,80%的廣告牌吧,這個二維碼是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這個很有意思,因為我們回顧一下在PC互聯網時代,那個時候的廣告牌其實一般會印一個自己的網站地址在上面,它是一個標配。上次我在深圳機場看到的情況,我自己也很高興,因為公眾號的二維碼變成了廣告牌的標配,取代了以前的網址。
但是讓我稍微不太高興的地方在于,我看到這一面廣告,想了解它的服務的時候,卻需要去訂閱這個公眾號,成為它的“訂戶“,收到它的推送消息。以前的廣告牌會貼一個自己的網址進去,讓用戶自己去它的網站看一下它有什么樣的服務,這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我認為一個廣告牌不應該在下面貼上用來訂閱的號,它應該貼的是可以立即展現服務的鏈接,這個展現服務的鏈接應該就是類似于小程序的形態,因為看到這個廣告的人并不是說我要訂閱你的公眾號,收到你的推送,而是說我想體驗你的服務,或者我想立即了解這個廣告背后的信息,我認為這樣一個使命是應該小程序去實現的,就是每一個信息背后,包括廣告牌背后包含的是應該是我去掃一下,立即就獲得它的信息,或者立即啟動了一個小程序,就像以前我們訪問一個網站一樣的,只不過我們通過一個掃二維碼的方式取代了輸入網址的方式。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這樣一種方式才是用戶所需要的。我特別想解釋一下小程序對于過去的PC互聯網時代,其實它非常的接近于PC互聯網的一種網站的服務,網站的服務其實很不同于公眾號這樣一種訂閱形式的,它是一種真正的直接的服務。大家去想一下,把小程序想象成是PC時代的一個網站的話,我相信會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小程序。
2012年5月23日,當時我在朋友圈里發了這樣一條消息,PC互聯網的入口在搜索欄,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在二維碼。當時是公眾號還沒有發布,我們只是在構思公眾號這樣一種東西,這個其實反映了PC時代和智能手機時代很大的區別。
PC時代我們通過網站來獲取服務,確實,我們要先找到這個網站,所以搜索框在當時特別重要,但是在智能手機時代,我們要獲取服務的話,更多的是跟線下有關,跟線下有關的服務其實就目前手機技術的實現來說,可能通過掃二維碼是最簡易的一種方式,跟周邊產生聯系,并且獲取服務。
所以二維碼在微信里的重要性一直都很高,從添加好友到訂閱公眾號等等,它都是微信里的一個基礎入口,掃一掃也是微信里一個非常非常基礎的功能,掃一掃甚至變成了微信去觸達周邊的一個最基本的方式。
剛才我們通過從PC到互聯網到智能手機時代的回顧,以及企業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提供服務的一個回顧,看到小程序對應過去互聯網的網站服務,只不過它在智能手機里我們希望不是像過去的網站那樣原始的體驗,我們希望它以一種更好的體驗出現,所以我們定義了小程序這樣一個東西出來。
本質上來說,我們更希望在智能手機里用戶可以更快捷的獲取服務,但是他的體驗又比網站要好很多很多,同時他的麻煩程度又比他去下載一個APP要好很多很多,它不像下載一個APP那么麻煩,這個就是小程序的定位。
8、關于小程序,大家關心的幾個問題
后面這一段時間我會列出幾個大家關心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小程序的入口在哪里?
小程序在微信里是沒有入口的,很多人看到微信開始內測小程序,大家說這是一個新的機會,我們應該第一波上去,去獲得一些流量上的紅利,但是那就非常遺憾,公眾號在微信里面其實也沒有入口,一個用戶如果沒有訂閱過任何一個公眾號,他在微信里面找不到這樣一個入口,小程序也是一樣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去運行過任何一個小程序,他在微信里也是找不到小程序的入口。
這跟之前提到的一些產品理念相關,在微信里我們一直在倡導去中心化的結構,所以你到現在都不可能看到在微信里會有一個訂閱號的入口,里面有一個分類,有排序或者有推薦這樣的東西存在,這一點從公眾號的第一步就堅持是這樣的,這個對公眾號平臺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因為當微信沒有這樣一個入口的時候,所有提供公眾號服務的企業他們會想辦法把自己的二維碼鋪到所能夠鋪的地方去,那就真正實現了公眾號的入口其實不是在微信里面,而是在二維碼里。
如果是我們有一個基礎的入口的話,那大家可能搶奪的都是微信里的入口,如果我們有推薦的話也不是一個好事情。我們的推薦就會變得有更多人訂閱。
所以對于小程序來說,可以想象一下未來的小程序用戶更多是從哪里去啟動它?我們更多的是希望小程序的啟動來自于掃二維碼。
前不久跟一個合作伙伴的公司在聊這個話題,他們希望能夠知道小程序的發布時間,好做一些準備。他們提出一個場景我覺得特別的切合,他們說現在汽車票其實沒有電子化,所有人去坐汽車的話必須要去汽車站現場去買一張票,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你要去排隊買票,然后再去坐車,他們希望用小程序來解決這個問題,只需要在每一個汽車站立一個二維碼,所有到汽車站的人掃一下二維碼就啟動購票的小程序,然后直接通過小程序來買好票,這樣售票窗口就不用存在了,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貼合小程序的想法。
這樣的想法會有很多很多,昨天跟我們小程序這一塊的同事在聊,他們說有人做了一個小程序特別方便,是在公交站里面等公交站的時候,想要知道下一班車什么時候來,這個時候只要掃一下公交站的二維碼,啟動公交站的小程序就可以看到下一班車什么時候來,這也是特別典型的一個小程序的場景。
所以至少在前期我們會更多的鼓勵小程序以二維碼的形式出現在每一個地方,就像公眾號的早期一樣。
第二個問題是,會不會有一個類似于小程序商店的地方,可以去下載小程序?
其實是不會有的,大家可以推理出來,我們沒有下載過程,所以不存在一個應用商店去下載。但是大家會說我想在里面去瀏覽,去找一些小程序,查找是另外一回事,搜索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們并不會存在一個小程序的商店,所以我們也并不會像外界所猜測的那樣,做一個APP的分發想法。
從一開始我們就沒有這個想法,就像公眾號從來不會有一個公眾號中心,里面可以分門別類列出所有的東西出來,不會有這樣的東西,我們認為應該沒有一個中心入口,是去中心化的形態,所以我們也不會做小程序的分類、排行、推薦。
關于推薦大家可能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大家可能會認為為什么不把用戶感興趣的一些東西推薦給他?其實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想法用到公眾號里,我們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將來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在微信里我們曾經考慮過對機器推薦和一個人的社交推薦的差異,朋友圈其實是類似于社交推薦,你每天會在朋友圈看到很多的文章,你的朋友其實起到了一個推薦器的作用,使得你不用依賴系統的推薦。
如果我們系統來做可能沒有你的朋友們做得好,因為系統不會給你推薦一些你沒有接觸過的東西,系統只會強化你接觸過的信息,并且不斷地去學習你的歷史,往你的歷史方面繼續推薦,但是你的朋友可能在朋友圈里面說,某一部電影很好看,那你會因為你的朋友去看了這部電影而去看這部電影,機器是無法理解這一點的,機器只會采集你過去看過的電影,然后把你看過電影的類型整理出來,認為你就喜歡這一類型的電影,但是你朋友推薦的電影可能是你完全沒有接觸過的電影形態,所以微信里更多是依賴于社交推薦。
小程序這里也是一樣的,你可能會使用千奇百怪的小程序,但是我們不會因為你已經使用了一款,比如說學英語的小程序就反復給你推薦學英語的小程序,這個話題也不在這里展開了。
第三個問題是小程序與訂閱號的關系?
相信很多人會關注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做一個公眾號,我們會收獲到很多的訂閱用戶(即粉絲),并且大家會從粉絲數來判斷自己這個號的價值,但是小程序不會像訂閱號,所以如果你做一個小程序,不能依賴于我的目的是要收獲多少粉絲,粉絲并不意味著訪問量,并不是說你有足夠多的粉絲你就有足夠大的訪問量。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剛才的例子,在PC互聯網時代,你訪問一個網站并不需要你成為這個網站的粉絲,并不需要你去訂閱它,如果所有的網站需要你訂閱了才能看它的信息的話,網站可能早就已經死掉了,所以對于小程序來說也是一樣的,它只有一種訪問的關系,而不是一種粉絲的關系,所以它跟公眾號從本質上來說是截然不同的,小程序不是一種公眾號,它是一種新的形態。
第四個問題是小程序能不能推送消息?
可能也是很多人非常關注的,答案是不能,因為如果小程序能推送消息的話,那就意味著你訪問的每一個網站都會發一條消息給你,那你可能會崩潰掉,所以它是不能推送消息的,但是我們會提供比較有限的服務觸達能力。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