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華為的新聞真不少,從上個月的“5G標準”到近期的“石墨烯鋰離子電池”、“1500億年終獎”,引起了眾多自媒體的一陣陣高潮!一時間網上到處是各種盲目吹捧的文章,閱讀量輕松10萬+。即使期間也有一些客觀的聲音,也很快被淹沒在了口水之中,仿佛你不認可華為的這些“成就”,你就是“賣國賊”、“美狗”,這完全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在作祟!然而,事實就是事實,如果枉顧事實,過分的盲目吹捧,對于華為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一、5G標準事件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7日,在3GPP RAN1 87次會議的5G短碼方案討論會議上,中國公司華為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從美國主推LDPC,法國主推Turbo2.0兩大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而LDPC碼成為數據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碼方案。
消息傳回國內后,就立刻引起了國內眾多媒體和網友的一陣狂歡。很快網上就鋪天蓋地的出現了一大批大肆吹捧華為的文章,例如“世界5G技術標準,中國定!”;“華為碾壓高通,拿下5G時代!” 等等。相比之下,華為自己卻很低調,并沒有拿此事來宣傳。
事實情況:
1、Polar碼并不是由華為所發明的,早在2008年就被土耳其畢爾肯大學(bilkent)Erdal Arikan教授首次提出。
2、華為只是眾多推動Polar碼的其中一家公司,除了華為之外還有中興、聯發科等,Polar碼的勝出并不是華為一家的功勞。
3、編碼方案只是5G中很小的一部分,確定使用Polar碼標準,也是全球互相妥協,相互博弈的結果,談不上是中國廠商的大勝。
4、更為重要的是,在Polar碼成為5G短碼方案之前,高通、愛立信等公司主推的LDPC方案已經成為5G中長碼編碼確認方案。而長碼部分覆蓋了主要的信息傳播,相比之下短碼主要用于信號,攜帶的信息量幾乎沒有,等于國家隊(包括華為中興等一百多家企業)花費巨資研究但是得到了與投入極不相稱的收益,這實在難言勝利。況且這只是5G三大場景中的一個,還有兩個尚未討論。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說什么“5G標準中國定”、“華為碾壓高通,拿下5G時代”確實都是扯淡。當然我們也必須肯定中國廠商成功參與到了5G標準的制定當中,同時也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
二、華為研發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
近日,華為中央研究院瓦特實驗室宣布,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實現重大研究突破,推出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而這個新型耐高溫技術可以將鋰離子電池上限使用溫度提高10℃,使用壽命是普通鋰離子電池的2倍。
該消息的公布,再一次引發眾多自媒體對華為此項技術添油加醋的大肆吹捧。其中就有一篇篇文章《重磅炸彈!今天華為正式宣布!》刷爆了朋友圈,閱讀輕松10萬+,隨后一大波的公眾號紛紛跟進轉載或者發布類似內容。引發了朋友圈的“愛國熱情”!
該文內容稱:
昨夜,華為中央研究院在日本向全世界宣布:鋰電子電池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全球首個超級石墨烯基電池登場!同時,將在本月底推出超級快充手機,正式開啟石墨烯商用時代!
從今以后,三星的曲面屏、蘋果的IOS系統、高通的芯片、華為的石墨烯,將成為各自的王牌。而屏幕華為已開始聯盟國產作戰,系統也派出2000人全力研發,芯片更是一騎絕塵碾壓高通!
今天再出的石墨烯,可將電池壽命延長兩倍,耐熱程度提高10度,未來充電只需幾秒鐘!一直以來,全球廠商瘋狂提高配置,對電池卻束手無策,中國的華為再次給出了解決方案!
事實情況:
華為說的很清楚這是“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即使其名字上加入了 “石墨烯”,但它實質上還是屬于鋰離子電池。
這些新聞通稿中的華為瓦特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李陽興博士就明確表示,這種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技術的突破主要為:在電解液中加入特殊添加劑,去除痕量水、避免電解液高溫分解。在電池正極中選用改性的大單晶三元材料,提高熱穩定性。采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實現鋰離子電池與環境間的高效散熱。
上面的解析就已經明確指出了,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里面的 “石墨烯” 僅用于提升鋰離子電池散熱效果。而電池電極上也并沒有使用石墨烯材料提高導電性,更沒有直接使用石墨烯材質制作電池主體。
但是一些公眾號和科技媒體可能出于蹭熱度或者某些利益原因,卻以 “石墨烯” 為切入點,胡編亂造出 “華為正式發布石墨烯電池” 或者 “華為開啟石墨烯商用時代” 之類的言論,極大地誤導了很多讀者。
為此還引發了一些非常尷尬的事情,中科院前幾天通過其官方微博發表了一些雙層石墨烯的研究進展探討發展方向,卻被不明真相的網友質疑研究價值。隨后中科院通過轉發微博回答了這名網友,這名網友還說出 “華為石墨烯電池已經商用,為何中科院還在研究” 的言論。另外,在某些自媒體平臺上,更多的人也將矛頭指向了中科院,認為中科院尸位素餐,那么多教授都比不上一個民企(華為),還不如解散了。顯然,這些憤青都是被這些公眾號和科技媒體給誤導了。
當然,這并不是說華為的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就是個噱頭沒有實用意義。華為瓦特實驗室這次是很巧妙地利用了石墨烯高導熱性能來為他們的鋰電池散熱。華為在通稿中就明確表示,這種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主要用于高溫極端的環境。在高溫下,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的溫升比普通鋰離子電池要低 5℃,同時工作環境極限溫度范圍相比起普通鋰離子電池也提升了 10℃,使用壽命從而也是普通鋰離子電池的 2 倍。60℃ 高溫循環充電 2000 次,電池容量仍超過 70%,在 60℃ 的高溫存儲 200 天,容量損失也小于 13%。
因為鋰離子電池在溫度過高時會讓其容量損失越來越快,而且是不可逆的,所以石墨烯在這種新型鋰離子電池當中擔當著最為重要的散熱材質。華為認為這種新型電池可以應用于世界各地高溫區的蜂窩基站上,提升基站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以后還有可能應用到電動汽車、無人機等主要依靠電池模組提供動力的設備上。
但這項技術目前并不適合下放到智能手機上,首先如上面所說的產量和成本是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對于動輒鋪貨上百萬的手機電池來說肯定不現實。而且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是針對高溫工作環境制作的,一般而言鋰電池高溫性能好,低溫性能就差,反之亦然。
三、華為年終獎發了1500億?
近期有自媒體圖片爆料華為今年年終獎的發放標準,并計算出其年終獎總額將會有1500億元,入職3年的員工可以分到18萬的年終獎。隨后,“華為年終獎總額1500億元”的消息在網上廣為流傳!
事實情況:
根據華為每年的財報分析,這則消息有明顯的邏輯錯誤,而華為內部員工也表示,這明顯是造謠,在捧殺華為。
華為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華為營收2882億元,凈利潤279億元,同比增長32.7%;2015年年收入3950億元人民幣(608億美元);凈利潤369億元人民幣(57億美元),同比增長33%。2016年,按照華為計劃,年收入銷售目標為818億美元。
對于銷售收入4000多億,利潤幾百億元人民幣的公司來說,要拿出1500億元做為年終獎并不現實。
對此,通信專家項立剛認為,華為發1500億獎金的消息被弱智者廣泛傳播。華為會發數額較大的獎金,這是一個發展很好的公司,應該給員工的回報,但是發1500億獎金,這就是造謠。
而華為內部員工也暗示這則消息是惡意造謠,捧殺華為,對華為進行道德綁架。“這種病毒式傳播,消蝕著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扎根技術努力奮斗的形象。”、“這些過度的吹捧華為,并不是在幫助華為進步,而是在替華為建立更多阻力。”
小結:
眾所周知華為一向以低調務實嚴謹著稱,但是近期媒體上一系列關于華為的報道,卻與任正非所倡導的“長期堅持艱苦奮斗”的奮斗者文化南轅北轍。難道華為也開始興起了“浮夸風”?亦或是競爭對手的“捧殺”?筆者倒是寧愿相信這僅僅只是無良媒體的博眼球、賺流量之舉。
不管怎樣,我們可以為華為的進步而鼓掌,可以為華為在國際上取得的成績而自豪。但是我們也應尊重事實,不能為華為明知是夸大事實而不出面澄清,反而還假裝不知甚至享受這種虛榮而鼓掌!創業時的華為時刻提醒自己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然而此刻的華為我們天天看到的都是華為如何的牛,如何如何有錢,人均獎金多少多少的報道,這樣鋪天蓋地的捧殺是任正非所愿意看到的嗎?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