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有粉絲在后臺詢問:想要買一臺能放進口袋的便攜無人機,在當前DJI的產(chǎn)品線中有“御”mavic Air、“御”Mavic Pro和“曉”Spark三款產(chǎn)品,它們之間有什么異同?如何解決購買時的選擇困難癥?貼心的小編今天帶來一篇來自《焦點》雜志社的多維度評測,通過兩位發(fā)燒友的真實體驗和產(chǎn)品評價,相信這波推薦能讓你選到最符合自己的“口袋航拍攝影師”。
今年1月份《焦點》參與報道了大疆“御”Mavic Air國內(nèi)發(fā)布會,從現(xiàn)場體驗到媒體群訪,感受到Mavic Air引發(fā)的熱度的同時,也了解到不少疑問。
針對這些問題,這次Mavic Air的評測體驗不再采用傳統(tǒng)的單品評測方式,而是聯(lián)合梁新建(ID:laomaike 老麥客)、ZDD 這兩位攝影及無人機航拍領域的老發(fā)燒友,多維度感受Mavic Air,特別是它與“曉”、Mavic Pro的區(qū)別。
盡用每一方寸,只為一手掌握
外觀部分,Mavic Air跟“曉”、Mavic Pro的區(qū)別是很明顯的,既不是簡單折疊版的“曉”,同樣也不是縮小版的Mavic Pro。Mavic Air的體積大小介于“曉”和Mavic Pro之間,折疊后比不能折疊的“曉”略小一點,展開之后還是比“曉”大一些。
Mavic Pro剛發(fā)布的時候,很多人感嘆其折疊設計的空間利用率之高,而Mavic Air則更進一步,折疊結構依舊巧妙,體積控制得更小,三軸云臺依舊保留,甚至還增加了后視避障,在功能整合上面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更細的層面,Mavic Air不管是機身還是相關配件上,做工細節(jié)控制得更加出色,比如新設計的折疊前腳架,一體式云臺保護罩、充電器、遙控器搖桿收納設定等,在產(chǎn)品質(zhì)感方面十分優(yōu)秀。
攝影:梁新建
設備:Mavic Air
提問區(qū)
“御”Mavic Air 的“濃縮”體驗如何?
梁新建:
我有一點特別想稱贊的是Mavic Air體積和重量真的控制得很好,大疆工程師們很贊,在如此小的機身里嵌入了那么多功能,并且性能方面不遜色于Mavic Pro,這真是令人贊嘆的“中國制造”。
易于操作,得心應手
在手動飛行操作上面,Mavic Air跟“曉”、Mavic Pro操作體驗區(qū)別不大,易于上手依舊是Mavic Air所代表的這級別無人機所追求的。相比“曉”和Mavic Pro,Mavic Air新增的APAS 高級輔助飛行系統(tǒng)及一鍵短片“小行星”、“彗星”拍攝模式更是其亮點。
個人實際操作體驗中,當戶外光線良好的情況下,通過Mavic Air的FlightAutonomy 2.0實現(xiàn)的高級輔助飛行系統(tǒng)(APAS)確實可以發(fā)揮很好的效果,有效避開相對復雜的障礙環(huán)境(實際操作飛行請切記搭配保護罩)。
而Mavic Air上的慧拍模式,可以明顯感受到手勢操作識別率及相應速度的提升,這些針對易用性的輔助功能提升,除了對于新手更加友好以外也將手勢控制拍攝功能變得更加方便。
攝影:梁新建
設備:Mavic Air
提問區(qū)
最喜歡“御”Mavic Air 哪些功能點?
梁新建:
Mavic Air相比較其他大疆機型來說,既兼顧了穩(wěn)定性(機身飛行穩(wěn),可以抵抗5級大風,云臺穩(wěn),一體化三軸機械增穩(wěn)云臺,拍攝照片、視頻妥妥的),又具有比較高的可玩性,加上機身小巧,絕對是旅行戶外隨身攜帶的攝影“利器”,其一鍵短片的多種模式讓剛入門的無人機“小白”也可以輕易拍出有創(chuàng)意的視頻短片,分享到微博、朋友圈亦絕對“Bigger”滿滿。開啟APAS之后,遇到障礙自動繞行,也使得無人機的安全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ZDD:
Mavic Air一鍵短片中的“小行星”和“彗星”功能,是我最喜歡的智能飛行功能了,以前想要拍攝出小行星這樣的畫面不但前期拍攝難度大,后期制作的時候也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很長的時間,而現(xiàn)在只需要在屏幕上輕輕一點,剩下的所有事情都不用費心,輕松到不敢相信。而彗星這樣的拍攝方式,手動拍攝需要飛手有極強的操控技術和空間感知能力,但是有了智能飛行,輕點屏幕就能完成,為普通愛好者輕松開啟大片模式。
再說一下APAS,這個功能可能和之前精靈4系列以及Mavic Pro系列避障中的遇到障礙物自動左右繞開有一些相似,但是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它的靈敏程度和識別能力是有優(yōu)化的,應該是從算法層面進行了一定升級,從而單獨形成一個功能,再加上螺旋槳保護罩的優(yōu)越防護能力,實際的使用效果還是不錯的,不過APAS除了依賴充足光線以外,在實際環(huán)境比較復雜(如樹林、電線)的情況我建議還是要注意安全操作。
互有勝負的攝影攝像能力
攝影攝像部分,個人總結是Mavic Air與 Mavic Pro屬于同級別,互有勝負。如果你是視頻拍攝為主,個人更推薦Mavic Air,具體參數(shù)差異整理了一個表格給大家查閱。
眾多參數(shù)里面“御”Mavic Air比較有優(yōu)勢的比如等效焦距為24mm(畫面更廣),1080P 120幀,視頻最大碼流100Mbps。
操作易用性部分我們提到了一鍵短片,其中的“小行星”、“彗星”拍攝模式也是個人到手后最先嘗試的智能功能,加上針對拍攝的“一鍵全景”,Mavic Air可以說是旅行途中的朋友圈制霸神器。
提問區(qū)
攝影攝像角度更推薦哪個?
梁新建:
就畫質(zhì)來說Mavic Air與Mavic Pro基本一致,至少在肉眼上沒看出太大差別,比“曉”要好一些。1200萬像素雖然看上去不高,但是在普通電腦或移動客戶端看已經(jīng)很好了,何況還有多種全景拍攝方式,若是使用這些模式拍攝全景圖,那像素就真的很大了。另外拍攝視頻方面也沒有因為碼率提高而降低畫質(zhì),相反120p的視頻錄像反倒比 Mavic Pro多了一些有趣的玩法。
ZDD:
由于“曉”并沒有RAW格式照片拍攝以及4K拍攝等功能,所以這里就不參與對比了。在官網(wǎng)對比Mavic Air和Mavic Pro的相機參數(shù),最直觀的就是有效像素上Mavic Air要低于Mavic Pro 35萬像素,光圈也小一些,鏡頭視角更廣,等效焦距更短(24mm);與此同時在拍攝視頻方面卻有所提升,更高的視頻碼率(100Mbps)帶來更加優(yōu)質(zhì)的視頻畫面。在慢動作拍攝方面,Mavic Pro只支持HD 120p慢動作,Mavic Air卻能支持FHD 120p,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效果。所以,Mavic Air在拍攝方面的優(yōu)點就是視頻拍攝碼率更高,更加犀利,缺點是相對于Mavic Pro鏡頭整體參數(shù)要弱一些,不過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是完全足夠的。
增強版Wi-Fi圖傳性能如何
Mavic Air發(fā)布的時候在不少玩家中的爭議點就是其增強版Wi-Fi 圖傳的效果。
經(jīng)過實際測試體驗,Mavic Air的圖傳效果相比Mavic Pro確實有所差距,這點在城市市區(qū)干擾較大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較為明顯,不過戶外郊區(qū)環(huán)境表現(xiàn)就明顯好很多了。考慮到平常實際飛行操作中普遍的飛行距離及安全電量考量,其實在圖傳距離上面大可不必擔心,但如果你操作使用對于抗干擾(如市區(qū)中心)或者飛行距離要求較高較遠,那么 Mavic Pro的OcuSync高清數(shù)字圖傳可能比較適合你。
攝影:梁新建
設備:Mavic Air
提問區(qū)
Wi-Fi圖傳實際使用效果如何?
梁新建:
我想很多對Mavic Air的圖傳頗有微議的人,實在是因為沒有真正使用過這款機器或者并不清楚其目標消費群定位的。Mavic Air的圖傳經(jīng)過我在冰島實測可以達到差不多兩公里,已遠超出了視距范圍,盡管比Mavic Pro要稍微弱一些,但是較以往的其他很多機型來說已經(jīng)強大很多了,畢竟大多數(shù)人使用無人機不是為了遠距離拉距,何況其電池只能維持21分鐘,實際在空中飛的時間可能只有18分鐘左右(要預留返航的時間),要是真飛出超過限度的遠距離,那樣是不太安全的。
ZDD:
圖傳方面,很多用戶一聽說是Wi-Fi圖傳,立馬就聯(lián)想到精靈Phantom 3 Standard的圖傳,距離不遠,容易卡頓等印象也就這樣被映射到 Mavic Air上。而實際上,在使用過程中,Mavic Air的圖傳要比想象的強大很多,自動選擇信道的模式下,飛行器根據(jù)干擾切換頻段很迅速,實際飛行距離也超過2000米,能夠滿足日常航拍的需求,畢竟航拍無人機是用來航拍而不是玩拉距的。相對于Mavic Pro和“曉”的圖傳性能,Mavic Air處于中游,Mavic Pro的圖傳技術顯然是很難超越的,同樣遠距離的卡頓要少于“御”Mavic Air。但“曉”的圖傳相比Mavic Air就要差一點了,不過體積小,價格便宜,俗話說得好,一分錢一分貨,性能上的讓步也是情理之中了。
DJI當真在自我革命?
在Mavic Air發(fā)布之后,無人機發(fā)燒友圈馬上多了一種說法:“大疆又在革自己的命了。”這句話所指被革命的對象就是“曉”跟Mavic Pro,當真如此嗎?
其實經(jīng)過Mavic Air的上海發(fā)布會了解,Mavic Air立項之初并非是在Mavic Pro或者“曉”上面做延伸,而是立足于新興消費群體(比如旅行戶外愛好者、Vlog博主等)針對他們的需求誕生的一款產(chǎn)品,三者針對的用戶群體其實還是有所差異的,從這上面也不難看出Mavic Air身上的一些參數(shù)設定原因。
攝影:ZDD
設備:Mavic Air
提問區(qū)
“御”Mavic Air 在你心中的定位?
梁新建:
Mavic Air多少會對自家的“曉”及Mavic Pro造成一定的影響,從產(chǎn)品的售價其實也可以看出它應該是屬于定位在后兩者之間的一款產(chǎn)品,所以大疆其實也有意識的在軟、硬件上將三者拉開了一定的距離。
就我個人來看,Mavic Pro應該是“悟” Inspire 2或精靈Phantom 4 Pro等相對專業(yè)的無人機擁有者的第二臺日常備機,而Mavic Air則比較適用于有一定的拍攝需求,但又不希望花太多時間深度研究操作和拍攝(照片處理及視頻剪輯)的普通消費者,至于“曉”則可以看做是入門級的無人機,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可以用來自拍的產(chǎn)品。
ZDD:
其實從新產(chǎn)品發(fā)布和技術革新方面來說,大疆創(chuàng)新經(jīng)常都在“自己革自己的命”,比如精靈Phantom 4一發(fā)布,帶有黑科技避障功能的無人機瞬間將整個行業(yè)帶入了智能化時代,那時候就有人說,精靈Phantom 3系列怎么辦,會不會就沒人買了。可是實際上看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定位,即使是精靈4發(fā)布一年以后,我身邊仍然有不少人因為種種原因購買了精靈3S。確實,Mavic Air的發(fā)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會分流一些“曉”和精靈4 Pro的用戶,但是從整體上來說,DJI大疆創(chuàng)新用Mavic Air自己的明確定位,帶來一個新的選擇,且豐富了自己產(chǎn)業(yè)鏈,為后續(xù)機型的研究和發(fā)展提供了市場參數(shù)。
便攜無人機的最優(yōu)之選?
對于Mavic Air、Mavic Pro和“曉”這三款便攜無人機該如何選擇?
Mavic Air套裝
一般來說消費電子產(chǎn)品,個人堅持的原則是買新不買舊,但這三款產(chǎn)品不單單是新舊問題,所以建議根據(jù)自己的常用使用場景來考量,比如你預算在3000以內(nèi)或者你只打算買一臺入門無人機做飛行操作教學練習,那么“曉”性價比依舊很高;而如果你是旅行達人,且對隨身器材重量較為敏感,但又不需要專業(yè)級性能,或許Mavic Air更加適合你;至于Mavic Pro,擁有三者最強的飛行性能,特別是圖傳表現(xiàn)。所以所謂的終極便攜之選其實只是哪款無人機最適合你的個人實際需求。
攝影:梁新建
設備:Mavic Air
提問區(qū)
三款無人機,誰是你的終選?
梁新建:
三種無人機產(chǎn)品我都用過,但就我個人來說,我可能更推薦Mavic Pro,因為續(xù)航時間更長,圖傳距離更遠,這個對于職業(yè)攝影師的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這樣可以讓我認真構圖以拍攝到一些更獨特的視角畫面。
ZDD:
通過對這三款便攜式無人機的評測體驗,我能感受到它們針對的用戶群是有差別的,一方面是從價格來說,不同的預算基本上將可選機型進行了劃分。如果預算充足,又想得到良好的飛行體驗,Mavic Pro和Mavic Air它們的全能套裝都是不錯的。如果你更希望在旅行游玩中體驗DJI最新的智能飛行操作功能,同時又有RAW和4K的需求,想要強大的拍攝性能,那么強烈推薦Mavic Air,便攜和性能兼得的同時,強大的避障功能加上螺旋槳保護罩使得安全系數(shù)大大升級,是旅行、戶外的佳品。
產(chǎn)品性能、價格、個人需求達到一定平衡時,無人機才能在手中發(fā)揮最大的生產(chǎn)力。希望這篇長文測評能讓你的選擇不再糾結,找到心儀的它。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