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的電信業好事連連,先是資費審批放開,再是170號段正式通話,接著就是鐵塔公司組建,而且又增加了兩個攜號轉網的試點城市。這一連串的事件水靈又鮮活,夾雜著一種革命氣息的怪味兒,只是年底盤點的時候,筆者只能將這些事件稱之為“巨芝麻、大谷子”,有點曲高和寡,有點言過其實,也充分證明了本年度中國電信業的無事效應。相比之下,4G網絡的建設姑且算作是運一件營商們的頗為上心的事兒,最起碼,他們是真的花錢了。聳立在城市中央的大廣告牌,直奔云霄,巍峨而莊重,事實上,還沒有哪個歷史時期的中國人如此待見過“4”這個數字,連山西大醫院的病房號,都特意回避!此外,為了搶跑4G,爭奪未來話語權,一向財大氣粗的運營商開始考慮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中國移動宣布停止2G網絡基站的建設,而中國電信再也沒有“下到農村搞寬帶”的想法了,他們無一例外地把省下來的錢全砸到了4G網絡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用這句網絡流行語來概括中國 4G發展再恰當不過了:一股巨大的荷爾蒙催促著運營商們盡快建設4G網絡,但真正爽歪歪的卻是電信設備商,同時還有一些媒體在高喊:4G就是一個騙局,但筆者認為,現在的4G雖說有些畸形,但我們實在不能將其稱之為一個騙局,從電信業發展的規律來看,4G從業者充其量也就是“在錯誤的時間,做著正確的事兒”。
震撼遞減,2G/3G的革命故事
姑且我們把現在稱之為3G時代吧,畢竟3G的廣告牌子都快撤下來了。回首電信業的幾個時代,從固定電話到第一批大哥大,從GSM到WCDMA等3G制式,中間還夾雜了一些2.5G、2.75G等亂七八糟的小時代,不得不承認每一次的技術演進都會給普通消費者和相關產業鏈帶來巨大的變化,只是一路走過來,我們不禁發現:隨著電信技術的成熟,這些演進的“震撼性”正逐步遞減,以至于到現在,“革命”這個詞在文章中出現總顯得非常土鱉。
GSM技術的出現絕對是人類整個通信歷史的里程碑事件,是革命性的,顛覆性的,這個時代最大的突破就是讓消費者得以擺脫電話線的束縛,開始移動著通信了,于是,2G時代的概念一經推出就迅速風靡,摧枯拉朽又顛倒晨昏,而伴隨著這股通信革命的爆發,摩托羅拉、諾基亞等手機制造商迅速崛起,直到2006 年,筆者還一直認為,諾基亞手機永遠也摔不會被摔壞。2G時代,可以說是消費者的移動欲望催生出來的,一旦相關技術成熟即刻就呈現出了爆炸之勢;然而,由 2G到3G的演進過程卻沒有太濃郁的革命味道,事實上,2006年前后,中國通信專家基本認為3G可能是一個騙局,只不過8年前的措辭相對溫和,美其名曰:3G時代只是電信歐美設備商鼓吹的一個概念,目的是賺我們運營商的錢,但后來的事實證明,中國的3G發展雖然遭遇了一些波折,但總算是基本完成了基礎建設,還捧出了孤島技術TD-SCDMA,加之,iPhone于2007年橫空出世,立刻給3G時代取了一個小名:移動互聯網時代,而“網絡流量”也成為這個時代最核心的屬性。
總之,從固定電話到2G時代是真正的革命,用戶需求和技術演進相輔相成,一拍即合;而3G時代在國內卻有些難產,運營商經歷了大規模的宣傳期才得以普及這個概念和形態,此外,還是借了智能機的春風,我們姑且也把移動互聯網稱之革命吧,但顯然,兩個時代交接的震撼性大大降低了,好像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更喜歡用手機上網、看片了。
供需脫節,4G騙局如何釀成的?
如前文所述,隨著電信技術的成熟,未來時代交接會更加溫和,而一定會出現類似3G營銷領先于技術、建設領先于需求的情況,特別是在中國這樣的特殊電信環境下,供需脫節的狀況會更加嚴重。事實上,近期沸沸揚揚的“4G騙局論”正是基于此規律出現的,或許也就只有中國的電信運營商才敢于用納稅人的錢,去催肥一個尚在 “萌芽”中的市場。因運營商過早的布局,尤其是在宣傳上太過超前的布局,給消費者和那批電信專家們造成一種“名不副實”的感覺,或者說,這樣特殊的4G發展勢必會經歷幾個成語階段,分別是:揠苗助長、畫蛇添足、錦上添花、雪中送炭、如膠似漆…
顯然,國內的4G發展處在第一個成語階段,據相關部門披露,三大運營商2014的資本開支中,有3990億元都砸到了4G網絡建設上,主要為設備上的投資,華為和中興聯手獲得了超過60%的設備份額,想必2014年兩家公司的年度總結大會上一定會再次感謝國家的大力支持。
與設備投資不相稱的結果是4G緩慢的滲透率,即便是最先獲得牌照的中國移動,年底目標為發展3000萬用戶,也僅占其總用戶數的4%,更加悲催的是,這些看似先進的用戶,卻不能獲得期望中的體驗。按照4G的宣傳語來看,“快”是其最重要的屬性,據說能供消費者觀看高清電影,但因相關應用和配套的軟件服務還沒有認真發展,讓這樣的高速無用武之地,這就好像消費者買了一個金盤子,卻只能用來盛土豆絲,更何況,4G網絡正在建設之中,基站的覆蓋率肯定不如2G 和3G,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發達城市,中移動連3G都不能完全覆蓋,更別說如今中移動4G網絡也僅能實現主干道的覆蓋,不少小區和寫字樓的信號還未能覆蓋。一位北京用戶在微博上抱怨:移動4G在繁華核心區無信號,比如國瑞購物中心內沒有信號,但出來走到大街上卻有了4G信號,難道是要讓我們在寒冷的大街上刷微博,看高清電影嗎?
而從3G發展的經驗看,要完善一個新網絡至少需要2~3年,這個階段運營商要做的應該是關注技術和基礎建設的狀況,同時,要關注配套產業的發展,而不是大肆營銷,催肥市場,若是讓糟糕的體驗敗壞了4G的名聲,運營商只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界限模糊,5G本就是一個偽概念
歷史證明,評論家的口水從來沒能阻止過科學技術的發展,正當一大波的批評家對4G網絡口誅筆伐的時候,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卻挑釁式地展出了第五代通信技術,,在5G的宣傳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容量會達到4G的1000倍,最高理論傳輸速度可達到每秒數10Gb,比中國移動廣告中的傳輸速度要快 100倍,這是什么概念?我們現在下一部高清電影,即便是用光纖的有線連接,企業網絡可能需要至少15~20分鐘,普通家庭網絡也差不多需要50~60分鐘,要是大學生宿舍敢下這玩意兒,怎么也得要掛一晚上吧!然而,按照5G技術的理論速度,用戶下載一部高清電影可能僅需要1秒的時間,眨眨眼就可以了。
4G時代已經來了,我們還需要5G嗎?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問題,事實上,我們肯定需要,只是之所以有這種疑問,是因為未來通信技術的發展速率,可能沒有辦法形成比較清晰的時代框架,有可能一天就是一個時代,也有可能一個小時就是一個時代,以一種碎片化的演進來改變人類的通信生活,筆者更愿意把未來的電信時代統稱為“新時代”。
在這個電信新時代中,能夠預想到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移動網絡無處不在。現在,我們覺得能夠移動地掛掛Q、發發朋友圈就是移動互聯網了,但這只是最基本的需求,事實上,莫說是一些手機玩家或者極客之類的人,就連普通消費者都感覺現在的移動網絡速度非常不給力,有網友調侃:要是烏龜知道了現在移動網絡的傳輸效率,肯定會認為自己是個長跑健將的,而且,我們依舊要面對基站覆蓋盲區的尷尬,也就是坐一趟從太原到鄭州的火車,就有三分之二的時候打不開微信,簡直沒有資格談什么用戶體驗之類的高級情感;新時代里速度自然要快,雖不說要求一秒下載一部高清無碼電影,但怎么著也得能正常觀看視頻,筆者再也不想進到星巴克里第一件事就是問服務員:你們的WIFI密碼是多少啊?此外,新時代網絡發生質的變化之后,自然也會催生新的產業,這可不是簡單的高清視頻和手機自導演人的范疇,更廣闊的應用來自于物聯網,全球1000億的海量連接,基本上囊括了全部的消費產品、工業品、物流等,到那個時候,人類的每一個動作行為都將與網絡相關,到時候大數據就不是大數據了,應該會變成“大爺數據”了,說啥都能算數了。
誠然,現在勾勒5G時代或者說電信新時代,需要一定的科幻小說技能,但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總是優先誕生于小說中的,筆者非常相信物聯網時代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歷史時期變成現實,也相信未來的電信標準會實現大一統,移動網絡無處不在,優質而又快速,更重要的是,當數據變成和空氣、陽光一樣的時候,我們就再也不用付出昂貴的話費了。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