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板業,目前更像是在做一盤一盤的‘涼拌菜’,真正的產業競爭力還遠沒有形成。”昨天早晨,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電話采訪時,家電業觀察人士、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非常焦慮,“你知道,你越關注中國面板、彩電業,你就越焦慮。這個產業沒有得到重新審視,目前發展還是有點慣性,很容易走向‘空心化’。”
三座大山
之所謂稱為“涼拌菜”,羅清啟認為,規劃中的項目,幾乎全部技術、設備、材料都來自境外,而且都是虎視眈眈的對手,中國的布局等于是購買對手的子彈去打對手。
在羅清啟看來,布局中的中國LCD面板業務,根本稱不上一種“產品”,高世代面板項目甚至根本稱不上一種“項目”。
截至目前,規劃中的高世代項目,關鍵技術幾乎無一不是來自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而即使在5代、6代項目上,除了京東方借助早期并購外加多年積累有所沉淀外,其他如原上廣電NEC、龍騰光電,核心技術均屬轉移而來。
“長虹在等離子領域倒是有很多技術積累,但現在市場一直被某些觀點誤導著,好像液晶面板才是唯一途徑,許多公眾也不太了解。”他說。
核心生產技術還只是其中一個關鍵要素。而決定產業競爭力的,更是整個產業鏈的構建。截至目前,中國談論更多的是面板制造環節,在上游材料如彩色濾光片、玻璃基板領域的布局僅是剛剛起步,而驅動IT、背光板、偏光板等相關環節還沒有真正發出聲音。
記者查詢到,在上述領域,日本企業的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80%,控制著主要關鍵零部件與生產制造技術。而上游關鍵材料環節,占據著整個產業鏈的30%以上。
“看看日本旭硝子吧,昆山項目剛落定,前幾天,它就立刻宣布在當地建立玻璃基板廠。”羅清啟說,康寧也將有新布局,這些關鍵配套環節,本土企業參與的能力微弱。本報此前報道過,在這一領域,真正的本土企業只有彩虹具備一定抗衡能力。
一組讓人感到緊張的數據是:截至目前,日本在彩色濾光片的自主配套上,達到238%(超過100%的部分是輸出),韓國是91%,中國臺灣是80%,中國大陸幾乎接近0。
此外,面板設備行業也是備受忽視的領域。羅清啟說,一半以上的關鍵技術都是固化在設備中,從而導致設備占據整體投資中的最大比例。以6代項目為例,生產線投資20億美元,設備投資要占13億美元。而這一領域,同樣被日本高度掌控,市場份額接近70%。而韓國、中國臺灣也在緊急追趕。
“中國大陸液晶面板背負著材料、設備、專利‘三座大山’。”他說,國家制定的《電子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以及相關配套政策,確實明確強調產業鏈構建,但是,具體落實還要看企業的行為,在長遠戰略與短期目標之間,它們一直處于矛盾中。
但是,沒核心技術就不能發展嗎?羅清啟不這么認為。他說,CRT時代,中國也沒掌握多少基礎專利,但最終主導市場,靠的是整個產業鏈參與競爭。而另一個理由則是“拜海外對手快速轉型LCD領域所賜”,人家將包袱給了我們。
誰將撞線?
此前,本報報道過,國家正在對蜂擁規劃、上馬的高世代面板項目進行審查,以“計劃生育”的形式首批適度放行2~3個項目。
本報記者最新從一位面板企業市場人士處獲悉,首批兩個項目將有望近日在南京中電熊貓夏普、LG廣州、三星廣州、富士康成都、京東方合肥五個項目中出線。
還有了解評選進程的人士透露,目前還沒有最終確定,三星蘇州7.5代、京東方合肥8代項目“最懸”。但是,針對上述競爭的五大項目,中國大陸在結合地方發展面板業的產業條件基礎上,也將平衡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的產業利益。
之前,昆山龍飛率先拿到相關機構的批文,第一個進入高世代項目投資俱樂部。而京東方北京8代項目、深圳華星光電,則分別借助豐富的產業經驗和一定的自主技術力量、產業鏈配套,已獲準建設。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盡管還沒有公布,但友達入主昆山龍飛將成定局。這意味著,大陸面板項目,已先有臺灣地區色彩,這為富士康成都項目抬高了門檻。不過,截至目前,富士康成都項目還沒有公布真正的世代。
羅清啟表示,在面板建設上,反觀日、韓、中國臺灣等地發展經驗,“缺乏引導、遍地開花的投資,絕不會有什么好結果”。他認同上述“計劃生育”的政策,如此,既能加快中國彩電業轉型速度,又能給中國上游各環節的自主研發提供緩沖空間。
技術輸出之憂
羅清啟卻對放行后的項目在技術輸出方式上表示自己的憂慮。
羅清啟表示,即使是放行的項目,也要制定相關準則,在技術轉移、本地配套上有所限制,不能僅僅是轉移生產,如果只是把工廠換了換地方,中國沒有任何技術、產業經驗的收獲。
比如,此前業界一直都猜測的是,夏普在南京的合作項目中對技術輸出中國非常苛刻,它的6代線以上工廠,都采用了所謂“黑盒子”計劃,不同生產環節的人,只能了解局部的技術,只有核心管理層才能接觸整套技術。
不過,南京不久對外表示,中電夏普項目伴隨著8代線核心技術轉移,并觸及10代線技術,南京項目還包括設立研發中心。
但在羅清啟看來,技術轉移不是轉讓,轉讓也不等于市場轉化,真正的市場能力還是要依賴自主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