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應用市場三年飆升175億美元
隨著移動互聯網內涵外延的不斷拓寬,一場席卷電信、金融、IT和傳媒等多行業市場格局的變遷大戲正在上演。對國內運營商來說,找到良好的服務形式,構建動態的商業模式是取勝關鍵
■本報記者 翁佳焰
隨著互聯網應用和移動融合業務的日新月異,隨時隨地的便攜式上網方式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日常習慣。這直接加大了手機應用市場的商機和產業鏈上的交叉滲透。最新一項調查顯示,未來三年內,手機軟件市場收入將飆升至175億美元。據全球第二大應用商店GetJar委托進行的調查顯示,手機應用下載次數將由2009年的逾70億次增長至2012年的近500億次。
手機應用年度市場規模將達60億美元。巨大的商機加速了各種規模的互聯網廠商推出融合手機定位、照相機、觸摸屏等功能在內的新服務。統計顯示,17%的GetJar用戶利用手機上網的時間比利用桌面系統上網的時間要長;ヂ摼W與手機間的交叉滲透正在看不見地增大。
這與運營商、IT廠商和信息融合業務的推動不無關系,變革的不單是行業和產業鏈的全新格局,還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盈利模式。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運營商切不可忽視,最基礎的網絡承載能力升級和寬帶提速,更顯重要。
市場各方爭相分羹手機應用市場,百億商機顯現
正如GetJar CEO伊爾加·勞爾斯Ilja Laurs所說,手機應用正在加緊蠶食傳統桌面互聯網,手機將扼殺桌面系統。這在蘋果帶動的手機應用熱上有了十足的彰顯。
眾所周知,手機應用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就出現,但獲得長足發展則一直到了2008年,蘋果面向iPhone<--wapdump begin-->手機上網和iPod Touch推出軟件商店App Store。互聯網業務的擴散效用在那時候已經露出冰山一角。
而今,蘋果App Store擁有的iPhone應用超過15萬款,下載次數已突破30億次;GetJar軟件開發人員約31萬人,為數千款不同手機開發了6.5萬多款迷你應用。巨大的市場商機吸引了越來越多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參與者,一條全新的手機和互聯網應用產業鏈初具規模,手機應用商店的爭奪大戰開始在互聯網企業、軟件廠商、IT終端商、運營商之間不斷升溫。
據了解,在蘋果iPhone之后,谷歌Gphone、微軟Wphone、中國移動OPhone均已登場。不久前,在微軟推出WindowsPhone7Series在線應用商店Marketplace,支持運營商計費和廣告商投放手機廣告后,中國電信的天翼應用空間商城緊隨其后,為用戶提供游戲、娛樂等5類應用產品。日前,三星應用商店SamsungApps的正式上線,讓這場“phone系列”的市場競爭戰更趨白熱化。
產業鏈拓展中,盈利模式變革不可避免
這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市場需求和用戶日常生活習慣的悄然生變不無關系。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3.84億,其中手機網民在去年一年內增加了1.2億,成為我國互聯網用戶新的增長點。這意味著我國互聯網發展新階段的到來。
這種漸變反過來又大大抬升了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商機。曾有評論人士做過一個大膽的預測,如果今天的PC互聯網是3億左右的用戶市場,帶動了接近一千億的產業,那么,移動互聯網在3億用戶基礎上爆發出的產值將是中國經濟的全新機會。
可以預見的是,在這條全新產業鏈上,提供移動支付、手機瀏覽器、各種手機應用軟件、娛樂等不同服務的公司不斷出現,無線網絡聯盟打造出全新的產品商圈經濟與生態鏈;手機用戶可以通過短信、手機瀏覽器、手機軟件客戶端、IE瀏覽器等方式實現PC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互聯互通。
產業鏈的拓展中,盈利模式的變革不可避免。在蘋果創造的利益鏈條中,蘋果提供AppStore的平臺,開發者把各種軟件上傳到其中供用戶下載使用。由此產生的兩大利潤:一是流量費,歸提供網絡服務的運營商所有;二是用戶付費下載軟件的收入,由蘋果和開發者三七分成而得。這個由蘋果率先樹立的行業規則讓眾多后來者相互跟從,但對眼下的中國市場而言,還只是個美好的遐想。
鑒于中國消費者的心理習慣和市場體制,“三七開”模式在中國市場強推恐要受挫。中國用戶目前為止還不太愿意接受收費模式的下載使用。但這在全球的互聯網業務和行業中,卻被業界視作大勢所趨。
不單是手機業和互聯網業必須面對,傳媒業和出版業也無可回避。據國外媒體報道,新聞集團日前宣布,旗下《泰晤士報》The Times和《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網站將從今年6月開始收費。用戶付費后可以同時瀏覽兩個網站。
互聯網業務擴散加速倒逼網絡升級,寬帶大提速成國內外共識
隨著移動互聯網內涵外延的不斷拓寬,一場席卷電信、金融、IT和傳媒等多行業市場格局的變遷大戲正在轟轟烈烈地上演。對國內運營商而言,這是一大機遇與反思。因為巨大的信息融合和市場拓展商機中,人們往往容易忘了最基礎的網絡承載能力和技術升級,這尤其值得中國運營市場警惕。
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全球范圍內的寬帶大提速已成為一種潮流。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將宣布一項重要的寬帶網計劃,其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將目前的寬帶網速度提高25倍。韓國、新加坡、瑞典、芬蘭等國也紛紛推出100Mbps寬帶計劃。
據報道,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朱利斯·吉納考斯基透露,將在2020年前向美國家庭提供更快速的網絡,包括向1億美國家庭提供速度為100兆的網絡,還計劃在2020年前向學校和政府部門等社區機構提供1Gbps千兆高速網絡。
歐盟委員會近日推出的“歐洲2020戰略”也指出,到2013年,全面普及寬帶網;到2020年,所有互聯網接口的速度將達到每秒30兆字節以上,其中50%家庭用戶的網速要在每秒100兆以上。
芬蘭表示,芬蘭政府的目標是到2015年底前,讓至少100Mbps速度的寬帶接入成為芬蘭人的法定權利。芬蘭最大有線電視運營商Welho日前宣布推出最快200Mbps的寬帶業務。
瑞典政府的目標是要將寬帶接入的速度提升至100Mbit/秒。
新加坡政府推行的“iN2015”計劃中,有一部分是鋪設速度為1Gbps的光纖入戶FTTP網絡。
當100兆超高速寬帶普遍成為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共同目標和市場主流時,我國在用戶寬帶接入速率、普及率、業務應用等方面便不免相形見絀了。3G時代的到來,運營商在憧憬市場誘人前景的同時,切勿忘了最根本的網絡優化是否跟得上市場。
中國電信北京公司日前宣布,將于4月1日起推出商用版3G無線寬帶套餐,該套餐分為100元全國、150元本地、200元全國、200元本地、300元全國共計五檔,目前該套餐的資費已經出爐,新老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于4月1日起開始辦理。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國內3G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亟需找到良好的服務形式,構建動態的商業模式。這可被視作對寬帶大提速的一個升級版的市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