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金,萊特銀。這樣的說法流傳已久,萊特幣幾乎可以說是比特幣的翻版,不管是相似的代碼,還是使用同樣的UTXO模型。
在某種意義上,萊特幣可以稱之為比特幣第一個真正的“孩子“,這也使得萊特幣在加密貨幣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日,萊特幣迎來了誕生以來的第二次減產,再次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OKLink技術團隊也在隨后正式推出了第二個幣種的區塊鏈瀏覽器—LTC瀏覽器,并在內測階段就成功監聽出減產后第一個區塊。
1. OKLink洞察用戶需求 推出LTC瀏覽器是市場選擇
萊特幣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來自谷歌的工程師Charlie Lee創建了萊特幣,并把成為“比特幣黃金”當作目標。
2009年,Satoshi Nakamoto 推出了比特幣,這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加密貨幣。其代碼是開源的,這意味著它可以被任何人修改并自由地用于其他項目,萊特幣就在此基礎上誕生,并同樣是采用UTXO模型。
雖然萊特幣和比特幣最初都基于相同的代碼,但事實上傳輸記錄在完全獨立的區塊鏈上,這代表著它們是不同的加密貨幣。
萊特幣解決了比特幣傳輸速度慢的問題,它將交易確認時間縮短至2.5分鐘,而之前比特幣需要10分鐘。
其次是幣的總量問題,萊特幣把總量上限設置為8400萬,較比特幣提升了4倍。萊特幣使用Scrypt算法作為核心算法,相比比特幣的SHA-256算法,它犧牲了處理能力,但更簡單一些,支持高速訪問內存,同時降低了挖礦成本。
萊特幣還率先支持了隔離驗證以及閃電網絡等新技術和特性,并且在產業里證明了新技術靠譜、可行。
從表面來看,萊特幣與比特幣間差異不大,甚至在GitHub更新的代碼也很難看出差別。但實際上,萊特幣進行了諸多創新,還證明了尚未完全引進的技術的成功性。這讓它快速進入主流加密貨幣行列,成為擁有大量用戶的投資選擇。
與之相關的區塊鏈設施涌現,例如礦池、錢包等等,區塊鏈瀏覽器也是其中之一。而近來的第二次減半,也再次從通縮方面增強了萊特幣的稀缺性,為后續萊特幣的增長做鋪墊。
在商業可行性層面上,OKLink選擇推出LTC瀏覽器的意圖已然不言而喻。畢竟萊特幣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和投資價值,表明其需求性高。而另一方面,萊特幣在加密貨幣歷史上的特殊意義,也暗示著OKLink推出LTC瀏覽器的必然性。
2. 基于UTXO模型延續性OKLink推“比特系”幣種瀏覽器
如果說商業上可行了,那么在技術上,OKLink推出LTC瀏覽器則是因為UTXO模型有著延續性和融合性。
UTXO的英文全稱是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簡單理解為:未消費的交易輸出。比特幣本質上是虛擬貨幣,反應到具象事物上就是一串代碼,而UTXO就是記錄比特幣交易的賬戶模型,中本聰在構建比特幣時初創并引用了它。
通常來說,談到UTXO總會首先聯想到比特幣,但需要額外指出的是:UTXO不是比特幣所獨有的。例如LTC、BCH、BSV等“比特系”幣種,都使用了UTXO模型,而以太坊則使用的是Account 模型。
這也是OKLink區塊鏈瀏覽器為何在BTC瀏覽器上線后優先推出LTC瀏覽器,是OKLink的打法之一。因為除了歷史節點的重要性之外,LTC在幣種特性上也和BTC有著一致性,這將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節省開發周期,快速豐富瀏覽器的“數據庫”,為之后鏈上數據實時分析提供必要的基礎條件。
“在OKLinkBTC瀏覽器上線一個多月后,我們就接著上線了LTC瀏覽器,說明UTXO幣種是有淵源的,而BCH、BSV的瀏覽器我們也會很快會同時上線。”OKLink產品副總裁張超透露。
我們可以把UTXO理解為交易過程中的一個數據結構。未花費的交易輸出UTXO是一個包含交易數據和執行代碼的數據結構,可以通俗的解釋為某地址已經收到,但尚未花費出去的加密數字貨幣。基于區塊鏈的加密數字貨幣使用UTXO來驗證一個地址是否擁有未使用過的加密數字貨幣用于支付。
現在的銀行支付系統、證券交易系統,包括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系統(比如支付寶、微信),其核心都是基于賬戶(account based)的設計,底層數據都是由關系型數據庫支撐。在加密數字貨幣領域,比特幣的賬戶模型就是基于UTXO數據結構。由此在業內有這樣的說法:”其實并沒有什么比特幣,有的只是UTXO。”
在實際的交易場景中,一筆UTXO交易的組成是這樣的:
(1)A給B支付6個比特幣;(2)A又給B支付2個比特幣;(3)C給B支付1個比特幣;(4)B給其他人轉出支付4.5個比特幣,B錢包此前的比特幣數為0。
B的錢包里的比特幣(UTXO)變化結果如下:
(1)之后,B錢包里有一筆大小為6的UTXO收入交易記錄,凈UTXO為6;(2)之后,B錢包里有兩筆UTXO收入交易記錄,一筆大小為6的和一筆大小為2的,凈UTXO為8;(3)之后,B錢包里有三筆UTXO交易記錄,一筆大小為6的,一筆大小為2的和一筆大小為1的,凈UTXO為9。
注意:
(4)之后,B的錢包里基于(3)的基礎,新增一筆支出為6個UTXO,然后新增一筆大小為1.5的收入交易記錄。凈UTXO為3--》4.5(終態)。
出現這種操作的原因是:
在UTXO模型中,交易處理的基本單位是一個交易記錄,任何一個交易的輸入都是某一個交易的輸出。上述的三筆為1,2,6個大小的UTXO可以視為三個面額為1,2,6的硬幣,硬幣無法掰開花,只能拿出合適的一個全花出去,然后接受對方找零。在比特幣交易系統中,“找零”的過程是系統自動操作,UTXO接收方(目標地址)感知不到。
總結起來UTXO有三大原則:
1、所有交易始于Coinbase(即始于挖礦獎勵所得);2、除了Coinbase交易之外,所有的交易輸入都必須來自于前面一個或者幾個交易的UTXO輸出;3、每一筆的交易支出總額和交易收入總額相等。
從理論基礎上來看,UTXO模型的維護難度相比以太坊的Account 模型更高。主要是由于UTXO模型側重于賬戶的概念,而Account更側重于協議的概念。因此UTXO模型對于復雜邏輯,或者需要狀態保存的合約,實現難度大,維護起來也更加麻煩。
而Account通過使用協議編寫智能合約的方式,能夠讓合約以代碼形式保存在 Account 中,增加了靈活性和可編程性,批量操作的成本也更低。
對于OKLink團隊而言,優先選擇對UTXO模型的幣種進行區塊鏈瀏覽器的開發,實際上是選擇了從比特幣的設計邏輯去理解“鏈的交易世界”,從最原始的地方出發,去理解比特幣所帶來的真實價值和幣種迭代的技術含義。
盡管這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但對每一個尊崇”去中心化“理念的人來說,是一次對技術的朝圣。
3. 三大架構支撐 OKLink區塊鏈瀏覽器創新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OKLink推出LTC瀏覽器,還是沿用了此前研發的區塊鏈瀏覽器技術架構。依托于這一架構,OKLink推出的LTC瀏覽器在及時性、全面性、準確性方面已經站在行業的領先位置。
“OKLink的LTC瀏覽器可以說是目前最快的瀏覽器。我們算出了實際的塊難度與目標難度,而絕大多數LTC瀏覽器只算出了目標難度。在我們測試的過程中,我們最快監聽出LTC本次減產后第一個區塊,也就是1680000區塊的瀏覽器。”張超介紹。
目前OKLink區塊鏈瀏覽器聚焦定位三大技術方向: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方向),三者之間緊密協作,打造區塊鏈數據門戶的整體生態。
其中,區塊鏈角色更多關注全節點作為數據源提供方,依賴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公開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征,同時結合數據分布式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多種技術融合形成區塊鏈創新應用模式。
大數據則聚焦在區塊鏈數據源解析之后,推送到Kafka消息隊列后續,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實時計算和離線計算部分。同時,在瀏覽器前端展示ToC提供線上檢索服務和對不同的數據應用放提供ToB(面向商業)的API訪問方式。
人工智能(AI)技術更多是與區塊鏈相結合,二者均存在擅長的發揮領域,但是也避免不了有各自的短板,取長補短融合發揮了更大的空間。
在區塊鏈瀏覽器場景下,人工智能落地存在較多場景。從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數據中,發現數據背后更多的價值挖掘,例如地址畫像、量化交易都是從已有區塊數據中發現相關性。
“區塊鏈數據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存儲給AI帶來公開透明的大數據生態市場、更加豐富AI的數據特征工程、模型與算法提升。同時,把AI技術應用到區塊鏈,可以讓區塊鏈智能合約、工作量證明、自治組織等更加智能、高效、安全、未來精準評估。三大架構互為貫通,夯實了底層技術,也讓OKLink接下來即將推出的幣種瀏覽器得以穩健進行。”張超如是說
區塊鏈技術缺乏相對應的應用或場景,大部分人對區塊鏈的認知都停留在炒幣階段。這也是區塊鏈一直被質疑的原因,即使它真正走到大眾視野已經近兩年。就像每一項創新都必然被時代賦予意義一樣,區塊鏈技術的更新迭代或許緩慢,但它已然到來。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