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就像自行車、手表和縫紉機是工業時代的“三大件”。人工智能、區塊鏈與物聯網,正在成為智能時代的“新三大件”。加之新基建和新冠疫情的不期而遇,成為了人類社會數字化遷徙的助推劑,讓新三大件之間的耦合越來越緊密,落地越來越加速。從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跨越的分水嶺已經出現。
在上周的文章《廣東 1800 億打響新基建第一槍,河南、陜西工業互聯網投資迎頭趕上,500 個項目揭示最佳賽道 。..》中,我們重點追蹤并分析了已公布具體信息的 466 個工業互聯網新基建項目及內涵,并且形成了一張總覽全國性工業互聯網項目分布的氣泡圖。
這次的新基建,讓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搭載在具有周密計劃、覆蓋全國重點區域、超大規模的集體決策智慧之上。
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還有很多頗具價值的發現。
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同樣被列入新基建的范疇。
在 4 月底由國資委和發改委同時召開經濟運行例行發布會上,首次明確劃定了新基建的范圍。物聯網作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代表,區塊鏈、人工智能作為新技術基礎設施的代表,共同屬于信息基礎設施這一層面。
就像自行車、手表和縫紉機是工業時代的“三大件”。人工智能、區塊鏈與物聯網,正在成為智能時代的“新三大件”。
加之新基建和新冠疫情的不期而遇,成為了人類社會數字化遷徙的助推劑,讓新三大件之間的耦合越來越緊密,落地越來越加速。
從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跨越的分水嶺已經出現。
你肯定知道,近期非常重要的一個事件是石油價格的暴跌。這是一次金融市場發生的踩踏事件,也是一次新舊能源轉換的標志性事件。工業文明,石油是能源;智能文明,數據取代石油,成為“新能源”。石油價格的下降在意料之中,卻沒有想到如此極端。
萬向區塊鏈董事長肖風的評論一語中的:“石器時代的結束,并不是由于石頭沒有了。石油時代的結束,也并不是由于石油沒有了。數字時代的開始和信息時代的開始,替換掉了這些東西。”
在新舊能源轉換的過程中,很多時候發生的并不是連續性變化,而是階躍式的變。這種階躍式跳變的背后,蘊含著多重因素到達臨界點,從而觸發整體性跳轉的必然性。
舉個例子,恰如當年 iPhone 的驚艷亮相和快速普及,看似是喬布斯創造了“現實扭曲場”,帶動了智能手機的階躍式普及,而其背后實則蘊含著偶然當中的必然。
當時,經過各種研究機構和頂尖企業的分析,都認為智能手機要想開花結果,必須滿足三項條件,缺一不可。
第一,是手機的中央處理器的處理能力要大幅度提高,這個能力從 2001 年到 2008 年成長了 24 倍。第二,是通信速度要加快,同樣該能力這在 8 年間成長了 375 倍。第三,是屏幕分辨率,也就是畫面精細度的提升,其也成長了 24 倍。
各項數據都共同指向,這三個條件將在 2008 年左右成熟。因此,喬布斯以 2008 年為目標開發出 iPhone 手機,并非偶然。
與蘋果同步做好了暗中技術儲備的還有谷歌和微軟。
硅谷天使投資人保羅·拉漢姆曾說:“當你看到有人利用新技術為人們帶來某種以前不可能存在的東西時,他們很可能就是未來的贏家。而那些僅僅是對新技術做出‘反應’,以期保護現有的收入來源的人,則很可能是輸家。”
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結合是否已經到達了臨界點?
這篇文章將為你全面展示各種研究報告中的數據和內容,幫助你對技術發展的現狀作出恰當的評估。
能源石化行業率先吹響號角
在以數據作為“新能源”的階段,每一家企業都會成為數據資產公司。
區塊鏈與物聯網相結合的落地,需要在整個行業范圍內取得廣泛的共識和應用,才能跨越轉折點(TurningPoint),邁入良性發展階段。
5 月 15 日,一份名為《能源石化交易行業區塊鏈應用白皮書》的發布,帶來了明確的信號。
這份白皮書匯聚了眾多頭部企業,由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麥格理集團大宗商品及全球市場、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聯合發布。
有別于簡單的共同發布,這份白皮書還得到了上述企業管理層的聯袂力薦,在區塊鏈應用史上可謂首屈一指。
能源石化行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也包含跨越行業的發展共性。
“重、重、高”三個詞可用來描述能源石化行業的關鍵特征,即重運營、重資金、高風險。
重運營是指,能源石化市場交易執行環節繁雜,較多紙面工作,十分耗費人力
重資金是指,單筆交易金額大,是很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
高風險是指,執行過程繁瑣、周期長、規模大,加上競爭加劇,風險高而毛利薄
那么區塊鏈與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到底解決了行業中的什么問題?這就涉及到區塊鏈應用與行業融合的本質。
任何技術能夠被普遍接受的前提是,它是否有助于突破產業鏈瓶頸,是否能夠創造獨特的價值,甚至改寫原有的體系和制度。
以石油為主的能源石化產業鏈,從上游的勘探開發、到中游煉油化工、再到下游終端市場銷售,主要特點為鏈條長、周期長、參與方眾多,同時涉及龐大且復雜的跨境交易和國際結算。
與很多行業的產業鏈形態類似,分工協作的細化有利有弊。現階段能源石化行業的主要矛盾是產業鏈眾多參與方之間摩擦不斷,產業鏈整體運作效率無法提高。
能源石化交易的信息流、實物流、資金流,自上游至下游貫穿整個產業鏈,傳統交易模式下以“重、重、高”為關鍵特征的背后是三流的不通暢和割裂。
信息流、實物流和資金流的瓶頸限制了產業鏈上價值的高效傳遞和整體產業鏈的邊際收益,利潤空間正逐漸被壓縮,產業鏈瓶頸亟待解決。
利用傳統的 IT 技術,產業鏈的企業之間,通過約定等形式,在信息溝通、流程優化、契約形式優化等方面進行努力嘗試,以期提高運營效率,平滑交易流程。
然而,隨著中國能源市場的逐步放開,眾多中小企業,特別是非國營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中開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更多的市場參與者和更高的市場活躍度增加了交易的復雜性和信任壁壘,行業效率問題進一步凸顯。
根據白皮書的分析,區塊鏈通過逐步實現能源石化交易行業的信息流、實物流和資金流的數字化,解決三流割裂的問題,完成產業鏈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產業價值傳遞。
基于三流合一,為產業帶來業務創新、模式創新和價值創造的機遇,實現能源石化交易行業數字化生態 1.0 階段。
隨著三流上鏈合一,行業數字生態中積累和流通的數據量將劇增,這是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的融合,將釋放行業數據的價值潛力,數據的市場價值將通過數據資產化體現。數字化貨幣、資產、數據的邊界將逐漸模糊、互相融合,能源石化交易行業數字化生態將邁向 2.0 時代。
任何行業都脫離不了時間、空間、形式、權屬的四類轉換,其核心是控制物流、倉儲、生產及終端銷售網絡等。白皮書對能源石化行業進行了相關的抽象化,并且提出了數字智能應用的生態體系。
該體系采用分層結構,主要包括:數據采集及底層機制層、數據分析層(算法 / 傳統)、運行執行層(智能 / 傳統)、行業應用 / 服務層(生態)。
在智能時代,我們一直強調 C2M 模式(Customer-to-Manufacturer,消費者直連制造,實現個性化定制)或者 C2B 模式(Consumer-to-Business,消費者到企業,實現定制化商業)的重要性。
白皮書對于在能源石化行業推進 C2B 模式,進行了合理的預判。
以數據為新能源貫穿整個能源石化行業的產業鏈,可以連接從能源石化產業鏈最上游的勘探開發、到中游煉化和精細化工、一直到下游零售。
在能源石化交易行業數字化生態 2.0 的基礎上,依托數字貨幣的支付體系,可以實現能源石化貿易與零售的金融打通,即在進行貿易之初,即可鎖定與之對應的市場的零售端,產業鏈上每一層的價值傳導和金融結算被“長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驅動的可編程數字貨幣鎖定,可以實現終極的交易對手信用風險可控,實現跨層級的 B2B2C。
一旦打通跨層機制和 C 端與 B 端的數據,能源石化交易行業從傳統的 B2B2C 模式到 C2B 的模式創新便成為可能,真正的以市場化邏輯實現以銷定產的計算經濟就會到來。
75%的物聯網用戶投身區塊鏈
在文章《區塊鏈大軍浩浩涌入物聯網賽場》中,我曾經提到一份 Gartner 發布的最新報告,《調研分析:物聯網用戶擁抱區塊鏈》,Survey Analysis: IoT Adopters Embrace Blockchain。
其中預判區塊鏈的采用情況因行業而異,能源和物流等領域,將成為區塊鏈的“先行軍”。《能源石化交易行業區塊鏈應用白皮書》的發布,恰與這一判斷形成呼應。
作為智能時代的“新能源”,數據可以被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個人的數據;第二類是機構間的數據,包括由政府、社區、商業組織產生的數據;第三類是機器數據。
如今我們已經跨越了拐點,機器數據量全面超越個人數據量。
JuniperResearch 的分析顯示,到 2020 年底,物聯網連接設備的數量將從 2015 年的 134 億增長到 385 億,增長超過 285%。
5 月初,工信部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到 2020 年底,窄帶物聯網 NB-IoT 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普遍覆蓋,連接數將達到 12 億,移動物聯網的市場規模將突破 2 萬億。
思科統計,當下的每一秒,就有 127 臺新增設備連接到物聯網。IBM 的互聯網白皮書預測,到 2025 年全球將有超過 1000 億臺機器聯網,到那時全球大概有 100 億人口,也就是將對應 100 億個人的數據和 1000 億臺機器的數據。
歐盟的一份白皮書也洞察了“區塊鏈正在與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融合”這一趨勢。報告名為《區塊鏈、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相互融合》,Convergence of Blockchain, AI and IoT,來自歐盟區塊鏈觀察站和論壇(The European Union BlockchainObservatory and Forum)。
除了探討技術融合的發展趨勢之外,白皮書中還列舉了多個實際案例。此處不再贅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按照文末提示,下載本文提到的多份完整報告。
同樣是在《區塊鏈大軍浩浩涌入物聯網賽場》中提到的報告,根據 Gartner 對北美地區 500 多家企業的調查,物聯網和區塊鏈的集成,成為了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的最佳選擇,而且前進的速度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得多。
北美有 75%的物聯網技術采用者,已經或計劃在 2020 年底使用區塊鏈。而在區塊鏈的用戶中,有 86%已在各種項目中同時實施了區塊鏈和物聯網這兩種技術。這些比例遠高于 Gartner 的原本預期。
在接受調查的受訪者中,有 63%的人表示,物聯網與區塊鏈相結合的最大好處是增強了多方交易和共享數據的安全性和可信度;56%的人認為兩者結合將帶來業務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43%的人認為這種做法有利于增加收入和創造商業機會。
機器網絡的經濟學表述
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20 十大科技趨勢》中將“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列為第 4 大趨勢。
達摩院認為,物聯網、5G 等技術的發展將實現多個智能體之間的協同,機器彼此合作、相互競爭共同完成任務,而多個智能體協同帶來的群體智能將進一步放大智能系統的價值。
也就是機器越來越接近人的行為,產生大規模協作。
薛定諤在著作《生命是什么?》中,用熱力學、量子力學和化學理論來解釋生命的本性。生物攝取負熵為食的說法就源于這本書。這本書是把人當作機器研究。
那么反過來,在未來的通訊網絡、物聯網和智能設備網絡中,能否有可能通過區塊鏈,讓機器像人一樣實現大規模協作?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萬向區塊鏈與 PlatON 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認為,需要考慮三個重要的經濟學層面。
層面 1:機器如何成為可考核的經濟主體。
因為經濟激勵的前提是準確計量機器的貢獻。準確衡量貢獻包括以下 3 個方面:
“我”只有一個:每個機器必須具備唯一身份標識,不能被偽造或修改;
“我”做什么都有記錄:機器的行為過程具備可追溯性,不可抵賴;
“我”是我的證明:機器身份和行為的真實性,可以通過算法實現自證,不需要人工或者機構參與驗證。
只有具備以上特征的機器網絡中的機器,其做出的行為和產生的貢獻才具備衡量意義,才能作為可考核的經濟主體,或者稱為“機器經濟人”。
為此,需要做好 4 項的工作:
一是通過模組、芯片等技術,對機器引入唯一 ID,即機器的數字身份,在硬件底層實現,不可篡改。
二是機器網絡引入新的尋址機制,實現地址和標識的唯一性。
三是自我證明,機器的任何活動行為,都將帶有該機器身份的簽名,實現機器身份和行為的自證,而不需要人工和中心化機構的參與。
四是交互即記賬,機器網絡不再是以無特征的信息包作為主體,任何行為都是交易和參與經濟活動的一部分,通過區塊鏈實現交易記賬,為后續的交叉驗證、行為追溯和貢獻統計提供基礎。
層面 2:機器間采用什么支付工具。
機器間支付可以通過金融賬戶,也可以通過區塊鏈內的通證(Token)。在機器網絡中節點數量很大時,通過金融賬戶支付的效率,可能趕不上機器間交互的效率。
從經濟機制設計的角度,應該給機器以價值穩定的激勵,使機器網絡中的經濟活動不受支付工具價值波動的干擾。
層面 3:如何設計機器網絡的經濟學模型。
盡管單個機器有控制者或所有者,但機器網絡作為一個網絡,沒有所有者,有很強的公共產品屬性。任何網絡在發展早期,都是小規模,網絡效應很小,新加入者切換過來需要付出成本并承擔早期風險。
如何激勵新加入者,讓它們與網絡的進一步發展是激勵相容的?這方面要引入分布式經濟模型和價值浮動的通證,通過可編程性設計,確保通證能有效地從機器網絡中的經濟活動捕獲價值。只有這樣,機器網絡才會有內生的增長力量。
在這個基礎上,機器間大規模協作并非空想。
鄒傳偉提出通過在機器網絡中引入市場機制,可以實現一個去中心化的、以價值交換為基礎的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機制,促進機器像人那樣,產生大規模協作。
不少物聯網公司正在圍繞推進機器間的大規模協作,解決相關問題。
典型事件包括:國內主流的九家蜂窩無線模組廠商(廣和通、移遠、有方、芯訊通、美格、高新興、移柯、利爾達和域格)與物聯網+區塊鏈技術融合的技術初創公司摩聯科技一起,在去年年底共同發起的區塊鏈+物聯網模組聯盟。
他們致力于攜手賦能物聯網設備廠商,助力其快速實現可信數據上鏈,挖掘應用和數據的價值。
據第三方統計,2019 年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超過 3 億片,中國是其中的重要市場,而上述九大中國廠商的總市場份額在 65%~70%,起到關鍵性作用。
---- 寫在最后 ----
在海面沒有風的時候,水手很難展示自己的技能。
在出現危機與產業變革的時候,綜合分析與制定戰略的技能才顯得越發可貴。
新基建作為應對危機的有效辦法,其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從多項經濟數據來看,4 月份延續了 3 月以來的恢復勢頭,經濟加快回暖。
4 月工業增加值同比 3.9%,較 3 月回升 5.0 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 0.8%,較 3 月回升 10.3 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同比 7.0%,較 3 月回升 5.8 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同比 -6.7%,降幅較 3 月收窄 13.9 個百分點;基建投資(含水電燃氣)同比 4.8%,較 3 月回升 12.8 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 -7.5%,降幅較 3 月收窄 8.3 個百分點。
隨著人類社會向數字化遷徙的加速,區塊鏈與物聯網的融合將會更加深入。合理的判斷當下的情況,有助于我們做好每次抉擇。而現在的每一個選擇,都有可能決定我們 2-3 年之后的處境。
當然,想要識別出正在發生的重要變革,還需要深入分析更多零零碎碎的細節。讓我們秉持動態的視角,一起持續追蹤市場的變化。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