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智能手表日漸火熱,不僅僅蘋果、三星大肆入侵,半導體廠商高通也不容示弱,連老牌手機廠商諾基亞也似乎正開發智能手表,但尚未出現一款可以確立行業標桿的智能手表設備。
正如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廣告指出的那樣,人們渴望擁有一款可以佩戴在手腕上的智能裝置,這種渴望跟電子行業本身一樣古老。
對于智能手表愛好者來說,2013年無疑是個好年頭:Kickstarter眾籌項目Pebble獲得了成功,三星和索尼也在努力把這類產品變成民用商品,智能手表買主的選擇余地從來沒有這么廣泛過。而且這股潮流趨勢只會越演越烈,因為諾基亞、谷歌、蘋果和微軟都目光熱切地盯上了可穿戴設備這塊大蛋糕。
即便我們繼續朝著最終目標前進,這條道路的前方還有很多障礙需要克服。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智能手表的價格仍然太高,功能和電池續航時間非常有限,外形還比較大。
要想吸引更廣泛的受眾,智能手表現在的模樣仍嫌粗獷了些。
ARM公司執行副總裁伊恩?德魯(Ian Drew)最近表示,智能手表現在仍然處在它自己的“前iPod”時代。
這并不是說高科技行業在等著蘋果公司指引方向,而是說,一款可以確立行業標桿的設備,一款其他公司都想與之決戰或者干脆模仿它的設備,到現在還沒有出現。
在等待這款設備出現的同時,我們不妨來看看目前市場上最好的智能手表,看看它們能給大家提供怎樣的啟發。
安卓伴侶,依賴性強
今年的圣誕假期,商店里最常見的智能手表應該是“安卓伴侶”類型。雖然商家會宣傳說它們很智能,能幫你做很多事情,但是這類設備有一個通病,即嚴重依賴你的安卓智能手機為它們提供信息和提醒。
索尼公司自從2010年推出第一款LiveView起,就把這種腕上設備, 稱為“你手機的第二屏”。
請想象一下:你用手機檢查的所有東西,比如新的微博、短信、天氣預報,如果這些東西都被傳送到了手表上,檢查它們就變得容易多了,只要瞟一下套在你手腕上的屏幕即可。
更重要的是,把你的手機和手表用藍牙連接起來之后,你還可以控制手機上的媒體播放器和攝像頭,這樣一個,智能手表就稱為了一個貨真價實的遙控器。
但是,這種共生關系存在一個缺點:你的智能手表實際上是靠著對另一個設備的嚴重依賴,才具有了“智能”。
即便索尼最新的SmartWatch 2不僅設計精致,而且續航時間更長,可惜它仍然需要依賴你的手機,仍然有一根無形的繩子把它和你的手機拴在一起。
不錯,它的確可以幫你省去一些小麻煩,讓你不用每收到一封電郵就掏出安卓手機檢查一番,但是你千萬別以為可以把手機留在家里,只戴著這個手表出門。那是肯定行不通的。
更索尼的智能手表相比,三星Galaxy Gear對智能手機的依賴性更強。它的一些基本設置必須通過 Gear Manager 應用來進行,而且一開始只有Galaxy Note 3 和 Note 10.1 2014 版這兩款設備兼容Gear。
如果這還不足以令你懷疑智能手表的“智能性”,那么再考慮考慮下面這些問題:Gear的電池壽命很有限,對第三方應用的支持雜亂無章,而且外形還很笨重。
令人沮喪的是,三星和索尼的這兩款智能手表,已經算是有錢有勢的知名公司可以為主流大眾提供的巔峰之作了。
從Gear和SmartWatch 2的功能來看,它們的價格高得有些不合情理。這兩款手表只能提供最基本的通知和提醒,而且在功能上也存在深刻的局限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每次你想看時間時,都必須先激活Gear的屏幕才行。
近年來,有很多人嘗試過研制這種“安卓伴侶”類型的手表,但大多數都可恥地銷聲匿跡了。大家偏愛安卓平臺,是因為它的人氣旺盛,而且蘋果通常又不愿意讓第三方開發者在iOS里挖得太深。
這個趨勢也沒有逃過谷歌的目光,它今年8月買下了WIMM實驗室,目的可能就是親自研發更多的可穿戴設備。
因為簡單,所以成功
因此,如果說研制“手腕式迷你安卓智能手機”的戰略不太成熟,最好的替代解決方案是什么呢?Kickstarter上有很多項目希望回答這個問題,但它們都失敗了,唯一成功的就是Pebble。
Pebble的成功應該歸功于一個非常簡單的理念:把其他智能手表可以提供的有用功能,以盡可能便宜的成本做出來,其他東西都削掉。這就意味著彩色屏幕沒有了,豪華攝像頭也沒有了,麥克風和鋁合金外殼都沒有了,剩下的只是一個純粹而樸實的東西:戴在手腕上的通知器。
如果說,目前而言,智能手表相對于其傳統競爭對手的最大優勢,就是成為你手機的第二塊屏幕,那么它們還不如盡可能高效地來執行這項任務呢。
Pebble比前文所述的任何設備都更加便宜、重量更輕、續航時間更長。而且成為Pebble的買主還有一種成就感,因為你會覺得自己是在支持一家小型創業公司。此外,對iPhone和安卓設備的兼容性,也沒有給它帶來任何弊端。
更重要的是,Pebble代表的是最根本的硬件限制,所有力求完美的研制計劃都會受到這個限制的約束。
大家都希望把一臺功能豐富的智能手機壓縮到一只手表里,但目前還沒有可行的解決方案來達成這一目標。
你要想內置一個3G無線,就必須犧牲大量續航時間和內部空間,想采用彩色屏幕和速度較快的處理器, 那就得至少每天充一次電。這樣以來,你研制出的就是Galaxy Gear或者LG GD910 watchphone了。
所以,在電池技術取得突破之前,顯示屏耗電量取得突破之前,或者像ARM的伊恩?德魯所說的那樣,“在芯片不耗電之前,任何比Pebble野心更大的東西似乎都缺乏性價比。”
健身腕帶,異軍突起
在手腕式智能設備的競賽中,出現了一匹黑馬,它就是佩戴式的健身追蹤器。實際上這個類別出現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而且在過去的幾年里得到了迅速發展。不過它們的最終目標似乎跟我們通常理解的智能手表的最終目標相差很大。
健身腕帶可以用來記錄跑步時間,也可以提供其他幾種有用的功能。關鍵的一點是,你使用健身腕帶的時候,不需要那么依賴智能手機,而且也少了很多社交媒體消息提醒的打擾。對于有些人來說,這兩點都很理想。
當然,你無法在健身腕帶檢查Twitter消息。但是它可以培養你的好習慣,幫助你達成跟運動有關的目標。而這方面,其他產品提供的健康跟蹤服務可能華而不實,但Fitbit和耐克卻有專門為個目的設計的、完整的軟件套件。
它們擁有運動愛好者社區,讓你跟同好者交流互動,并看看自己跟別人之間有怎樣的差距,而達成一定的目標就可以獲得成就勛章,這種游戲機制簡直就像毒品一樣讓人上癮。
Fitbit的第一款腕帶Force可以用來看時間,也可以量化你為過上健康生活做出的努力,所以它也是有資格被當作一款智能手表來看待的。
Fitbit和耐克腕帶的強大之處,在于它們已經圍繞自己的硬件建立了生態系統。從根本上說,它們為你提供的東西,不是你能從手機上,或是隨便在網上搜一下就能獲得的。它們為你日常的、平淡的、甚至無聊的活動提供了意義和背景。有些人可能會把游戲化機制視為一種廉價的伎倆,但Fitbit和耐克FuelBand擁有很多滿意的用戶,對于這些人的生活來說,健身腕帶具有真正無虛的價值。
仿佛是為了強調這個細分市場的活力一樣,阿迪達斯也剛剛發布了智能健身手表miCoach Smart Run。下個月,這款399美元(約合人民幣 2432元)的,擁有GPS 、心率監測器、媒體播放器、計步器,以及彩色觸摸屏的跑步跟蹤器就會上市發售。就像阿迪達斯的競爭對手一樣,它也會將用戶帶到該公司基于web的miCoach訓練平臺上,完全不需要跟智能手機同步。
那么蘋果呢?
對于iWatch而言,成功的配方肯定開始于蘋果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軟件生態系統。 iPod nano大受歡迎,早在2010年就被套上了你的手腕,原因并不是它為了成為一款出色的腕表而做了專門的設計,而是因為它可以跟iTunes同步,這就足以吸引到不少人了。
利用多年來已經建立的用戶信任,蘋果可以很容易地把健身跟蹤軟件添加到它的iCloud套件中。目前有傳言說,蘋果有一組絕密的生物和健身專家團隊,其中一些來自耐克的FuelBand團隊。如果這條傳言屬實,蘋果iWatch的方向已經可以大致勾勒出來了。
除此之外,讓iWatch保持獨立性,不那么依賴iPhone,也會有一定的益處。但是,iWatch真正能吸引大家的,是它作為iPhone完美附件的特性。要做到這一點,蘋果需要在功能跟續航時間和定價之間小心權衡取舍。可能就是因為這個任務難度太高,我們還現在都沒有看到iWatch現身。
正如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所說的,“要說服人們,讓他們相信必須佩戴什么東西,這個東西必須好得不同尋常才行。”
iWatch要想取得成功 ? 蘋果必須要戰勝這些對手
自從今年9月份三星公司發布旗下第一款智能手表Galaxy Gear開始,似乎智能手表這個行業就開始越來越多的受到外界和消費者的關注,而手表這個古老而傳統的行業似乎也開始面臨著新的改革與機會。我們之所以對智能手表如此關注,是因為在在我們傳統的印象中,手表的作用除了裝飾和看時間以外,似乎從來都沒有和日新月異的移動互聯領域有太多的聯系,知道一個非常夢幻的名字出現,SmartWatch。而2013年對于智能手表愛好者和粉絲來說,無意是非常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從成功在Kickstarter眾籌網站脫穎而出的Pebble到三星與索尼這樣的科技巨頭,消費者從來都沒有擁有過如此眾多的選擇。除了已經上市的Pebble、Galaxy Gear、SmartWatch 2之外,谷歌、蘋果、諾基亞和微軟也同樣在覬覦智能手表這個非常具有潛力的行業。
不過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智能手表行業一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對于各大廠商來說依然還有許多的工作要做。對于大部分普通消費者來說,目前智能手表產品的價格依然偏高,同時在功能性和電池續航時間上有非常有限,不解決這些問題,智能手表就不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曾任英特爾公司高級部門經理、現任ARM市場開發與營銷副總裁Ian Drew就表示,最近智能手表產業的發展狀態與之前iPod誕生之前的狀態非常相似。雖然不能完全肯定的說目前智能手表行業正等待蘋果iWatch來“君臨天下”,但是至少從目前已經問世的產品看并沒有多少讓人非常滿意的,而所有廠商想要在智能手表行業有所作為,都不得不要面對蘋果這個可怕而強大的競爭對手。而最終為智能手表行業推出標桿性產品的公司,蘋果的可能性非常大。
Android系統大軍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使用最多的系統就是Android系統了。雖然這些智能手表看上去都非常智能也非常吸引人,但是他們都嚴重的對Android手機過于依賴,所有的信息與通知顯示都來自于用戶的Android手機。自從2010年索尼公司開始將智能手表定位成智能手機的第二塊顯示屏開始,智能手表似乎就被規劃到了一個固定的模式里,通過與手機連接讀取數據顯示來自手機中的天氣信息、來電、短信等等。同時,智能手表還通過與智能手機之間藍牙連接隨意控制音樂播放及拍照等功能,智能手表似乎又變成了一個一塊智能手機的遠程控制裝置。
雖然有時這種模式非常方便,但是過分的依賴關系也有明顯的缺點。消費者手腕上的智能手表其實并不能算是單獨的智能裝備,即使是索尼SmartWatch 2這樣最新上市的產品,擁有更精致的設計和更持久的電量,依然擺脫不了成為Android手機“傀儡”的模式。雖然你不必將手機從口袋中拿出就可以通過智能手表查看內容,但是一旦你將手機落在家中,智能手表一樣無能為力。
而三星Galaxy Gear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程度更加嚴重。Galaxy Gear只有一些最基本的設置功能,而對Android手機伙伴也非常挑剔,目前僅支持三星Galaxy Note 3與即將上市的2014版Galaxy Note 10.1兩款設備。不僅僅如此,在電池續航時間和第三方應用程序的支持上,Galaxy Gear一樣并不算成熟。
而最令人感到沮喪的是,目前SmartWatch 2與Galaxy Gear已經代表了智能手表行業的最高水平,而三星和索尼兩家科技巨頭似乎并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水準。兩款產品主要的功能非常單一,僅僅用來顯示Android手機上的通知消息而已。而作為一款手表最基本的功能,每次消費者需要查看時間的時候,都必須激活手表的顯示屏才可以,非常不方便。
除了科技巨頭以外,許多初創企業和獨立個人都大量的推出屬于自己的智能手表,而這些智能手表無一例外的都與Android系統有關。也許這一現象與谷歌對Android系統采取了開放的態度有關,而蘋果iOS系統由于封閉的性質無法讓其它企業使用。不過似乎大家都沒有注意到,谷歌公司在今年8月收購了WIMM Labs智能手表公司,而似乎與其它廠商不同,谷歌打算開始推出完全屬于自己獨立的可穿戴設備。
讓智能手表回歸原始的Pebble
既然對Android系統和手機的過度依賴對智能手表的發展并沒有太大的好處,那么在消費者的手腕上還有別的更好的解決方案嗎?許多在Kickstarter眾籌網站上的中小創業企業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而在這其中只有Pebble一款取得了成功。
其實,Pebble的成功歸功于他們有著非常簡單的想法,那就是讓智能手表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有用而簡單的,并且盡可能的降低成本,丟棄一切多余的功能與元素。這就意味著Pebble的產品將不會有彩色顯示屏、沒有華而不實的攝像頭、麥克風甚至金屬外殼,而只是非常簡單的作為通知工具為消費者隨時隨地起到一個提醒的作用。對于將智能手表當成智能第二屏幕的歷年來說,Pebble對此并不茍同,它完全秉承了更輕便、更便宜、更持久的理念,而作為一家中小企業能夠認識到這個問題很不容易。另外,對iOS及Android設備的同時兼容也是Pebble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Pebble自身的硬件標準并不算高,并且可以幾乎有所有的智能手機連接。如果你想讓手腕上的裝置跟手機一樣強大,至少目前來說就算硬件標準達到了,電池續航也是一個大問題。3G網絡、彩色屏幕,這些都是消耗電量的“元兇”。來看看Galaxy Gear或者LG GD910這樣的需要每天充電的手表就知道有多麻煩了。因此,除非電池技術能夠帶來革命性的進步,否則只有像Pebble這樣盡可能降低電力消耗的智能手表才更有市場潛力。
智能健身腕帶
除了Pebble之外,在激烈的智能手表競爭領域中還有一匹“黑馬”不得不提,那就是健身追蹤腕帶。它已經成為了一個類型產品的代表,并且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發展非常迅速,并且已經與智能手表形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領域。Fitbit、Nike+ FuelBand這樣的產品在功能上更專一,并沒有浮夸的社交媒體功能。而第二代的Fitbit Force加入了OLED顯示屏可以顯示時間,更讓一些對健身需求大于智能應用需求的用戶堅定了入手智能腕帶的決心。
對于智能腕帶來說,用戶們當然不會用它來查看自己Twitter上的留言,而它們要做的就是更好的專注于對健身領域的數據監控。因此,目前除了智能手表以外,Fitbit、Nike+ FuelBand也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
Fitbit、Nike+ FuelBand都依賴于各自的硬件生態系統,從根本上講并不具備除搜集數據以外的其它功能,而對于某些用戶來說甚至顯得有些無聊。但是對于那些喜愛健身、想要隨時掌握自己每天運動狀況的用戶來說,智能腕帶在功能的專一性上要遠遠勝過智能手表,并且能夠為用戶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功能。
前幾天阿迪達斯公司也推出了屬于自己手表形狀的智能腕帶,也加入到了激烈的競爭中來。這款售價399美元(約合人民幣2400元)的設備支持GPS、心率監測、媒體播放器、計步器及彩色觸摸屏。看上去幾乎與智能手表無疑,但是它讓然專注的是健康追蹤的功能,可以說很好的將智能手表與智能腕帶兩種產品進行了很好的整合。
iWatch
最后來說說蘋果iWatch。大家都知道,如果iWatch想要取得成功,就要依靠蘋果公司的核心優勢—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之前的iPod nano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并不是因為它本身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媒體播放器,同時依托于iTunes強大的媒體資源庫才讓iPod nano風靡全球。其實蘋果公司完全可以利用多年建立起來龐大的iOS用戶群將iCloud云服務加入到iWatch中,當然這也包括了智能腕帶所涵蓋的生物識別技術與健身追蹤功能,而這也會是iWatch產品的發展方向。
除此之外,除了保留一些智能手表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能之外,iWatch還要在每位消費者心中成為一款最完美的蘋果配件產品。為此,蘋果公司需要在功能、電池續航與價格之中找到完美的平衡點。雖然目前iWatch還只是停留在外界的猜測與傳聞中,但是正如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所說的那樣:“要說服人們佩戴這些設備,它必須做到令人難以置信。”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