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協會 AI
國際科技巨頭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已逾十多年,并且部分研究成果已經進行商業應用。同時,國內近幾年掀起AI熱,科研、資本和人才向AI靠攏的趨勢明顯。互聯網巨頭公司大力加碼推進人工智能研發。馬化騰也表示,如果只能投資一個領域,從他自身所處行業出發,他最關注的是和信息技術相關的AI產業。
那么AI在國內研究發展現狀如何?未來推進的方向應該是怎樣的?美國人工智能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AAI)執行委員會唯一的華人委員、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楊強近日接受《知識分子》訪談,他認為,國內AI研究盡管在投稿量上接近領先,但是在創新方面,國內人工智能研究還有欠缺,“很多人學會回答問題了,但是,很少有人會提出新問題”。
談到AI未來的發展方向,楊強認為,當前AI應用沒有做到讓整個行業脫胎換骨,而要做到AI驅動的“核心決策系統”的優化,算法研究的力量可能只占其中比較小的百分比,更多的是要看市場對這個系統的態度,看生態、同盟的發展速度,是不是可以來推動整個垂直行業的躍進。
同時他還指出國內外巨頭公司布局人工智能方面的不同之處,并對AI相關人才的培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為訪談全文。
Ai落地難,難在哪里?
《知識分子》:人工智能不同領域,包括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技術和語音識別技術等,國內與國外研究進展的主要差距體現在哪?
楊強:人工智能和其他的科學行業的發展規律是類似的,比方說天體物理,在一些大家已公認的題目上,像“用射電望遠鏡觀測星系”,“研究星系的發展規律”等,在大家都得到數據和資源后,就都去參與研究。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現在處于這個狀態,有一些國際上公認的熱點題目,大家都去研究,例如機器學習,有很多的學生、學者去參與。我們現在的科研文章,不管是投稿量還是被接收量,都已經接近世界的水平了,這是很可喜的事。
但是在創新方面,國內的人工智能還有欠缺。 就像在科學的領域發現一個新的星體,或是發明一個新的手段去進行科學發現,這類注重“新”的問題,需要科學家去深度思考,也是科學家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情,而不僅僅是做人家定下來的題目。做別人給的題目比較容易,但提出好的、新的題目卻很難。國內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引領”型的研究還不夠,接近國際水平,只是從量的上面看,這當然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從質的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這就像:現在很多人學會回答問題了,但是,很少有人會提出新問題。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來自多方面,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媒體的宣傳和社會對青少年的培養仍然比較傳統,即:鼓勵大家去研究人人都在做的方向,去人多的地方掘金。這種思維是整個社會和文化造成的,一時沒辦法改變。另外,某些學生、學者比較注重短期效益,比較在乎短期的成敗比如文章數。媒體上也宣傳,大家在評價大學等機構研究水平時,還是在看發表文章的數量,認為一家機構發表的文章多,這家機構就很厲害,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引導。應該轉變思維,強調他們提出了幾個新的思維,這些思維被全世界多少人跟蹤,引用,發展。
美國人工智能協會委員、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楊強。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知識分子》:如何評價當前人工智能不同領域商業化應用推進程度?落地難的主要原因是?
楊強:我們要解決人工智能落地難,首先要理解什么叫“落地難”。我的理解就是,在實驗室理想的環境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拿到實際的生活、生產當中去,往往不能得到預期的結果。AI落地,會遇到很多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數據少。數據在大部分產業界都是以孤島的形式存在,以小數據的形式存在,沒有形成完整的大數據。為大數據設計的算法模型,在大多這樣場景中,就會無能為力。
第二,我們逐漸意識到AI其實并不是一個產品,不像Microsoft Office一樣,大家拿來就可以用。而是:AI的模型需要做訓練,訓練是需要數據的,需要標記好的數據,要有不斷壯大模型的經驗、需要有能力獲得好的反饋來幫助模型壯大、整合不同的數據擁有方來進行互補。所以,這些都說明,AI的落地更像是一個“解決方案”。但是,如果AI僅僅是解決方案的話,落地就會非常難,因為對于不同的問題,需要不同的方案設計,這就很難Scale up (擴展),效率會非常低下。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