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即將進入 9 月,一年一度的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即將到來,外界也在期待著蘋果今年會帶來哪些新產品。
蘋果日前已經在歐亞經濟委員會的數據庫中注冊了多款新產品,包括 iPhone、iPad、MacBook、Apple Watch 等幾乎全系列產品都將迎來更新。
在發布會之前,一向消息可靠的彭博社為我們帶來了今年蘋果新品的最強劇透。
據彭博社預測,蘋果即將發布的新產品包括,三款新 iPhone,入門款 iPad 和新款 iPad Pro,屏幕更大的 MacBook Pro,新材質的 Apple Watch,而支持降噪的 AirPods 以及更便宜的 HomePod 或在明年到來。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蘋果即將發布的新產品都有哪些更新亮點吧。
三款新 iPhone
彭博社再次確認蘋果今年會帶來三款新 iPhone,同時也確認了兩款 OLED 機型的名稱將加入 Pro 后綴。
目前多數消息認為今年的新 iPhone 將被命名為 iPhone 11,iPhone 11 Pro 以及 iPhone 11 Pro Max。
兩款 Pro 機型的升級重點將是背部的新相機系統。
新加入的第三顆攝像頭將用來拍攝超廣角照片和視頻,捕捉更大的視野。新的相機傳感器可以同時捕捉三張圖像,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將其自動校正合成為一張照片。
新的相機系統還可以拍攝比一些傳統相機分辨率更高的照片,同時弱光環境下的拍照表現也有所改善。
除了照片之外,新 iPhone 的視頻錄制功能也將大幅提升,接近專業攝像機。
蘋果為新 iPhone 開發了一項新功能,用戶可以在錄制視頻的同時進行實時編輯,例如修改效果和顏色,重新構圖以及視頻裁剪等。
iPhone XR 的升級機型同樣會迎來相機升級,將加入可光學變焦的第二顆攝像頭,帶來增強的人像模式,同時這款機型還將新增一個綠色版本。
三款新 iPhone 的正面設計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看起來和現在的機型完全相同,包括屏幕尺寸,材質以及劉海設計,而背部會有新的視覺效果和握持手感。
新 iPhone 的背部玻璃具有磨砂和啞光效果,同時蘋果還加入了新的防摔技術,可能會減少手機掉落時背板玻璃被摔碎的幾率。
正面設計雖然沒什么變化,但 Face ID 會迎來更新,新的傳感器支持多角度面部識別,可以捕捉更寬的視野區域,提升 iPhone 的解鎖效率,即使手機平放在桌子上也可以解鎖。
新 iPhone 還將帶來兩項增強功能,反向無線充電和更高級別的防水。
反向無線充電可以讓新 iPhone 為 AirPods 等設備進行無線充電,同時蘋果還將大幅提升新款 iPhone 的防水性能,允許在水下浸泡的時間遠遠超過現在 iPhone 的 30 分鐘。
除了新的相機系統和新功能之外,硬件升級自然也少不了。
新 iPhone 將搭載全新的 A13 芯片,A13 集成了內部代號為 AMX(matrix)的協處理器,用來處理一些復雜的運算,為主芯片分擔壓力。
最后,彭博社確認新 iPhone 將取消 3D Touch 壓感組件,被 Haptic Touch 長按代替,iOS 13 系統也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此外,今年的新 iPhone 也不會支持 5G,5G 版 iPhone 將在 2020 年到來。
除了新 iPhone 之外,彭博社還送出了其他幾款蘋果新產品的消息。
入門款 iPad 和新款 iPad Pro
在今年 3 月發布新款 iPad Air 和 iPad mini 之后,蘋果還將在秋季發布會上推出新款 iPad Pro 和入門款 iPad。
兩款新 iPad Pro 將升級和新 iPhone 相同的相機系統和更快的處理器,入門款 iPad 的屏幕尺寸將增大到 10.2 英寸,9.7 英寸 iPad 將停產下架。
Apple Watch、AirPods 和 HomePod
Apple Watch 在去年迎來了大幅升級,所以今年的變化相對較少,watchOS 6 測試版系統已經泄露了新款手表將帶來陶瓷和鈦合金兩種材質的外殼。
而新款 AirPods 和 HomePod 計劃在明年初推出,新 AirPods 將加入防水和降噪功能,售價更高。
另一款 HomePod 則會更便宜,高音揚聲器的數量將從現在的七個減少到兩個。
屏幕更大的 MacBook Pro
新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將采用超窄邊框設計,機身整體尺寸接近目前的 15 英寸機型,主要面向專業電腦用戶。
對于今年的蘋果新產品,你最期待誰呢?
-
iPhone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3446瀏覽量
201465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352瀏覽量
196912
原文標題:效率成衡量人工智能項目成功的主要指標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magazine,微信公眾號:機器人技術與應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