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夏天,代表AI的棋手Alphago對戰當時的人類棋手柯潔,以3:0人類落敗的結果告終。
彼時人類初識人工智能,多少帶著些恐慌的意味,如同面對洪水猛獸。
然而只過了短短兩年,人們就已經開始習慣與AI和諧相處,人工智能技術滲透進社會生活,越來越多翻譯器與翻譯軟件開始應用神經網絡技術,其翻譯結果的準確和迅速甚至能達到實時傳譯的地步;零售領域已實現在整個產業鏈上包括無人售貨、智慧供應鏈、客流統計分析的全線AI控制;天氣預測、災情預警等行業也廣泛融入人工技能技術,效果也基本上能達到迅速精準。
這項技術變得不再那么神秘,也有越來越多的愛好者自發進行娛樂化的人工智能研究。近日,微博出現熱搜話題“將朱茵的黃蓉替換成楊冪的臉”,便是運用AI技術捕捉表情和面部信息,使用訓練后輸出的臉型來替換原來的臉型。
換臉后的視頻沒有任何違和感,人臉的輪廓、表情都與楊冪一模一樣,甚至在演技上還更多了幾分生動和靈性,完全看不出是經過后期替換的。
據悉,這項AI換臉技術是用國外的一款軟件Deepfake完成的,相較于我們之前使用的自拍軟件上的換臉功能呢,這款軟件的換臉效果更為自然,甚至可以說是毫無破綻,并且在視頻中也可以實現臉部的完美替換,無論表情還是臉型都沒有任何不自然。
由于使用門檻較低,就算沒有相關技術經驗,只要輸入視頻信息就能完成視頻替換,這項AI換臉技術一時間在互聯網上大熱,也有人試過把女主播的臉換成各路女明星,同樣看不出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
只是,娛樂之后,關于這項技術的質疑也浮出水面,有人認為,AI換臉可能會引發更多的網絡等案件,同時侵犯他人的隱私和肖像權等。
比如說現在用面部識別來完成的身份認證和刷臉支付功能,大都需要你以點頭、眨眼、張嘴的方式來確認本人操作,但有了AI換臉技術之后,心懷不軌者只要使用一些你在社交軟件上發過的視頻或照片對AI進行訓練,就可以輕易騙過識別系統。
另一方面,從AI換臉在視頻替換上的強大表現上來看,如果將這項技術用于娛樂、影視拍攝中,可能會助長影視界濫用替身的風氣。
拍攝全由替身進行,只要在后期進行AI換臉,一些演員設置不用出演就能拿到片酬。在娛樂圈風氣逐漸浮躁的情況下,如果這項技術真的在拍攝上得到應用,不僅存在騙觀眾的嫌疑,還將嚴重損害藝術作品的聲譽。
面對這種種可能發生的問題,美國防部已經針對換臉技術研發出了“反AI變臉刑偵檢測工具”,各相關企業也積極推出應對措施,用以預防可能出現的利用AI換臉犯罪的事件。
以這次AI換臉引發的輿論風波為例來看,各項新技術的產生都是一把劍。有人將某些科學發現稱作“打開潘多拉的魔盒”,但實際上,當人工智能走下神壇,以平凡的姿態融入千家萬戶時,技術的濫用才是魔盒真正開啟的時候。
科學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心懷不軌的人將其用到不當的用途之上。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我們更要保持理智的頭腦,不被科技帶來的隱藏罪惡有貨,相關部門也要對新技術可能帶來的種種違法現象進行有效的預測和防治,讓科學能夠更好地服務大眾。
-
黑科技
+關注
關注
14文章
127瀏覽量
3726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