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哪些工作?這是伴隨技術的發展,人類一直在思考甚至擔憂的問題。
比如,在外賣配送領域,包括美團點評、餓了么在內的公司,已經開始探索無人機、無人車、機器人配送的解決方案,那么外賣小哥們的工作會被機器替代嗎?
美團展臺
8月29日,上海,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舉辦期間,美團首席科學家、無人配送部總經理夏華夏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介紹,未來很長的時間里,會是“人機協同”的狀態去做外賣配送,不是單純依靠人力或機器。
美團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展位帶來了在無人配送領域的研發成果,展示了小型無人配送車、室內無人配送機器人、無人機配送等。
美團無人配送車“小袋”
無人配送車“小袋”主要運用于室外封閉園區的配送場景,據稱可以在復雜路況下自動躲避障礙物并自動規劃路線,選擇最佳路線并靈活躲避路程中的障礙物。室內無人配送機器人“福袋”主要工作在大廈樓宇中,針對的是配送流程中最后100米環節:上樓并將外賣送至用戶手中。為此,“福袋”將通過物聯網與樓宇電梯進行連接。至于無人機配送,美團稱,未來5年將打造覆蓋5公里、時效10分鐘的空中配送網絡。
“室內機器人技術相對成熟,在北京、深圳近10個寫字樓和酒店在使用,實際產生了幾千個訂單,園區機器人正在做測試,有一些是自研機器人,也有一些第三方機器人公司在參與。”夏華夏介紹。
正在靠墻充電的美團室內無人配送機器人“福袋”
機器會讓外賣小哥“失業”嗎?
美團進行無人配送研發的背景是,美團外賣業務日訂單量超過2500萬單,以及有超過60萬名“騎手”(即美團對外賣送餐員的稱呼)。配送業務的規模、成本,以及高峰期運力的穩定性影響著美團點評公司整體的盈利水平,因此美團從2016年10月起內部成立W項目組,開始研發特定場景下無人配送,希望通過機器補充運力。
即使如此,在外賣行業仍在擴張的情況下,夏華夏認為,美團對人力運力的需求,并不會因廣泛采用機器解決方案而降低。
夏華夏介紹,美團外賣的規模到2025年時可能是現在的三倍,如果對技術發展樂觀估計的話,用機器解決一半的運力需求,那么屆時對騎手的需求量仍會比現在增長50%。“所以未來我們對小哥的需求不是減少,而是增加。”
從目前技術發展的程度來看,很多人做起來非常簡單的事情,對機器人相對困難。夏華夏舉了彈簧推拉門的例子,“人很容易推開,一推它就彈開,一松手它又彈回來,但對于無人車來說還非常難,除非我們去把門給換掉。所以在很多場景下,其實人有先天的優勢,在樓內一些復雜的地形里邊,包括有樓梯的場景,都是離不開人的,所以我們判斷未來會是長期人機配合協同的工作模式。”
此外,“機器會產生一些新的崗位的需求。”夏華夏稱,希望通過機器人、無人車的配送來幫助外賣小哥,從風吹日曬的工作狀態,漸漸轉變為參與無人設備的維修保養、遠程遙控等。
什么時候可以拿到機器人“送”的外賣?
無人配送車可以看做“自動駕駛車”的一種,一個共識是,載客的無人駕駛、高速場景下載人的無人駕駛真正普及,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無人駕駛技術在低速場景的落地應用也許會更快一些。
“我們樂觀的判斷,可能在兩年內,我們就開始規模化地往外鋪(無人配送),最悲觀地估計,我們也希望最遠五年內也應該大規模地鋪開。應該比載人的自動駕駛要快。”夏華夏說。
而無人機配送的落地時間則受制于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夏華夏稱,“民航局對無人機物流的重視程度非常高,現在其實在很多城市都在逐漸放開,所以我們對政策還是有比較大的信心的。如果拋開政策,單從技術的角度來判斷,我們覺得可能在三年左右的時間,至少在某些區域會看到比較多的無人機開始來做配送了。”
“肚子”里裝上了餐盒的室內無人配送機器人“福袋”
交給機器配送劃算嗎?
投入大筆研發費用、為樓宇配備機器人、園區配備無人機和無人車,企業的算盤是:反過來提升人的效率。
夏華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團隊曾做過統計,外賣騎手送餐到寫字樓、酒店等地,上樓找到用戶或是打電話把用戶叫下來,平均的等待時間是5到10分鐘。如果有了樓宇內的配送機器人,外賣小哥可以只花半分鐘把餐放進機器人里。
“所以對騎手來說,每一單就可以省5到7分鐘,通過這種辦法提高我們騎手的配送效率。”夏華夏說,“我們計算過,如果說按照一臺機器人送三年的使用壽命來計算,成本至少不比人(力成本)要貴。”美團方面給出的說法是:現階段機器運輸成本較高,但隨著整個供應鏈的優化和穩定,未來成本可以降到一個可控范圍之內。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美團的老對手餓了么也在進行無人配送設備的研發和嘗試。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花名:昆陽)在今年6月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其實大家容易有個誤解,認為這些智能設備太貴,其實不是。電梯機器人幫我們節省了很多錢。”
王磊說,配送耗費時間的節點主要卡在取餐或者送餐環節,“最可怕的是午餐寫字樓的高峰,背個(外賣)箱子電梯都擠不出來。現在我們通過人機協作,經營提效很多。”蜂鳥即配高級總監劉歆楊稱,人機協作的配送,只要在場景滿足的情況下,單均成本遠遠低于純人力配送。“
萬一有人“攔路破壞”配送機器人怎么辦?
目前,美團的無人配送設備已經在部分地區進行落地——外界不免好奇,人的智慧讓我們天性會躲避危險,但機器如何面對復雜的路況場景,甚至人為的破壞?
美團人機協同調度大屏上可以顯示地圖區域內運營的美團無人配送車“小袋”
夏華夏提到,從去年8月份起,美團的無人配送機器人就已經在不同的場景下開始運行,“暫時還沒有發現真的有人惡意去破壞。大部分地方的市民都是非常友好的,大家可能會去逗它玩,攔一下試試,沒有去破壞它。”
當真的有人去“攔截”配送機器人時,夏華夏稱機器人“可以自己做躲避動作”,這是基于較為成熟的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等視覺識別和感知技術。
夏華夏還介紹,如果無人車遇到異常的震動,就會發送警報,讓后臺的監控和當地的運營知曉。此外,車的四周有四顆魚眼攝像頭,可以拍攝周圍的環境。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遇到有人來破壞它。”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0文章
28205瀏覽量
20652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58瀏覽量
237556
原文標題:[機器人頻道|大事記]京東數科推出可穿戴仿生手等五款機器人產品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video,微信公眾號:機器人頻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