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呈現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8月29日,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一批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權威專家、著名學者、業界精英相聚上海,從技術創新、應用落地、產業生態、人才培養和公共治理等角度,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和發展趨勢。
會上,一場對科技未來與人類命運的激烈“交鋒”正在上演。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與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Elon Musk)的“雙馬”對話讓現場氣氛達到高潮。既有滔滔不絕、針鋒相對,也有愛與持續、求同存異,對火星移民、腦機接口、人工智能威脅論、教育與失業等議題,雙方都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雙馬”對話成焦點 人與機器誰更聰明?
馬斯克:“一般來說,大家都會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實際上機器比人聰明得多,我希望AI會是好東西。”
馬云:“我覺得AI能夠給全世界打開一個新的篇章,我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我不認為人工智能是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會學。”
根據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最新發布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技術趨勢分析報告》,未來主義者對人工智能將比人類更聰明感到興奮,激進主義者則擔心人工智能會破壞社會穩定。
馬云表示,計算機可能更聰明,但人類有更多的智慧。機器只有“芯片”,但人有“心”,通過改革教育體系能讓人更有創意和建設性。人工智能并不會帶來災難,相信人類能夠改正錯誤,改善自己。
馬斯克則認為,斗不過AI就與它“組隊”。人們可以推進人工智能來解決問題,使工作失去意義,然后擁有更多的自由度。AI本身代表的就是愛,要盡可能多地去學習,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
圖靈獎獲得者Raj Reddy分享了近十年人工智能發展的新趨勢,并表示人工智能理論范式正由知識編碼向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轉變。
不過,上述報告表示,在目前,關于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的有效商業理念還相當缺乏。
談及企業在分析數據與保護用戶隱私方面存在矛盾的問題時,Raj Reddy向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記者表示:“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做數據研究必須收集海量的數據,如果沒有得到用戶的授權是具有侵犯隱私性質的。所以一些公司在提供服務時會與用戶簽訂一份協議,或者當數據采集完畢時用戶有權刪去內容。但要知道,這個時代沒有真正的隱私可言。”
云從科技高級副總裁楊樺表示,人與機器之間的關系是可以有效共生的,也就是“人機協同”。“人機協同”分三步走:人機交互、人機融合、人機共創。這是未來人工智能給人帶來的一種狀態。
共建產業生態 集中攻關重大基礎理論
從上述報告中的2019年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度曲線可以看出,相較2018年,有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術正處在創新觸發階段,人工智能領域的新創意正不斷涌現,例如增強學習、人工智能云服務、邊緣人工智能、可解釋的人工智能等。
今年5月,科技部與上海市共同啟動了上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聚焦“全息空間群智智能”“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后深度學習機器智能”“類腦智能”等基礎理論研究方向。
盡管我國在人工智能前沿理論方面的基礎較為薄弱,但人工智能產業應用近年來卻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各領域“智能+”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頻出,輻射溢出效應持續增強。
SAP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李強表示,5G一旦普及之后,大量互聯場景的實現將極大地推動工業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人工智能應用對工業領域最大的數據價值在于預測,對企業的研發和生產具有指導意義。
“我們現在的人工智能應用主要集中于C端,比如基于人臉識別的消費者行為分析等,但其真正的應用潛力發生在B端,能讓人工智能真正推動經濟的發展。”李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創新工場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表示,未來人工智能將和電一樣,無處不在并改寫人類歷史,人工智能賦能傳統企業是中國的巨大機遇,接受AI過慢將喪失競爭力。
在開幕式上,微軟亞洲研究院公布了其在麻將AI系統Suphx(超級鳳凰)開發上的最新進展,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能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博士表示:“科技創新、技術普及、責任是技術發展進步中周而復始循環的三個核心原點,要不斷加速從科研成果到現實產品、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速度,推動技術創新進入普及階段。”
在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看來,原創AI技術與解決方案的來源在于保護知識產權、尊重原創的創新環境,尊重人才、重視人才培養的教育環境,突破學術與產業的界限的研發環境。
來到企業AI成果展區,一面“芯片墻”吸引與會者紛紛駐足議論,墻上集中展示了高通、華為、紫光展銳、平頭哥、依圖、寒武紀、地平線等7家國內外知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10款高端人工智能芯片,涵蓋了智能手機、5G通信、物聯網、智能駕駛、智能家居、AI云端訓練和邊緣推理等眾多領域。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AI芯片和AI軟件共同支撐了AI產業的核心。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57瀏覽量
237552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05瀏覽量
81768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492瀏覽量
1209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