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推動人類社會迎來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時代。
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深刻影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在前期批準阿里云、騰訊、科大訊飛等建設5個平臺的基礎上,科技部日前宣布依托華為、好未來、平安等企業,建設基礎軟硬件、智慧教育、普惠金融等10個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平臺,以人工智能重大需求為牽引,促進行業開放共享,助力中小微企業成長,使其成為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生態發展的引領力量。
智慧教育的人工智能平臺如何建設?記者日前采訪了相關專家。專家表示,智慧教育國家開放創新平臺,將承載、匯聚和引領全行業乃至全社會在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實踐,推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助力教育現代化發展。
企業引領、全行業共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正當其時
為了充分發揮行業領軍企業人工智能研究的引領示范作用,推動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科技部啟動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
2019年8月1日,科技部印發《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對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推動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作出了指引。
2019年開學第一天,地處大山深處的重慶市城口縣蓼子鄉第一中心小學迎來了一位智能機器人老師。新華社發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席院長黃榮懷表示,人工智能教育平臺可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跨區域共建共享,使身處貧困地區的學生也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將有效助力“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有望推動教育變革創新。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智慧教育”是未來教育的典型形態之一,教育改革呼喚“智慧教育”,發展智慧教育,有利于教育領域緊跟時代步伐,破解當前教育改革存在的瓶頸問題,促進教育的系統性變革。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明確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重點由人工智能行業技術領軍企業牽頭建設,鼓勵聯合科研院所、高校參與建設并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撐。開放創新平臺應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重點任務中涉及的具有重大應用需求的細分領域組織建設,原則上每個具體細分領域建設一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不同開放創新平臺所屬細分領域應有明確區分和側重。
好未來集團首席技術官兼開放平臺事業部總裁黃琰表示,智慧教育國家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將面向教育改革創新和教育行業發展的需求,為行業中的教育教學機構、教育科技企業、教育從業者等各參與方提供從技術、解決方案到產業化應用的全場景、全過程、全周期智慧教育服務支持。開放平臺將分為三個部分:智慧教育技術賦能平臺、智慧教育解決方案開放平臺和智慧教育產業開放平臺。平臺建設將在建立智慧教育行業開放標準、提供服務教育全場景的人工智能能力、提供服務教育全過程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和提供服務教育全周期的產業化應用4個方面開展研發、建設和合作,助力教育產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
市場不斷成長,技術逐步成熟,人工智能教育平臺走向應用未來可期
為配合智慧教育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等發布了《智能教育創新應用發展報告》。
報告顯示,當前我國智能教育市場快速成長,規模超過5000億元。智能應用已經全面覆蓋教育行業“備—教—練—考—評—管”六大場景,主要有智能批改、拍照搜題、智能測評、智能題庫、分級閱讀和自適應學習等產品形態。其中,在“練”“考”等工具屬性場景下,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復雜度低,如拍照搜題、分級閱讀、智能題庫、考情診斷等商業化成熟度高的應用均屬此類;在“評”和“管”環節,人工智能技術適配性和成熟度均較低,需要較長時期的持續探索和積累;而“教”“備”等服務屬性的場景可能是下一步行業發展的重點,一旦知識圖譜、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突破,將帶來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
作為智慧教育的企業代表,好未來正和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合作,大力推進智慧教育國家開放創新平臺建設。
黃琰認為,平臺將從四個方面對產業帶來深遠影響:一是提升智慧教育基礎支撐能力;二是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三是提升教育資源服務水平與能力;四是服務行業自身并帶動相關配套產業發展。
他表示,智慧教育國家開放創新平臺將推動學術界和產業界共同加強教育行業人工智能理論、算法和基礎軟硬件研究,為我國智慧教育關鍵技術創新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支撐。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82瀏覽量
237638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64瀏覽量
137308 -
智慧教育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6瀏覽量
61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