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Redmibook 14 增強版的文章中以英特爾 5 月臺北電腦展發布酷睿十代處理器開場。但實際上在更早的時候,今年 1 月份的 CES 上,AMD 就帶來了第二代銳龍移動處理器系列。
1 月份發布,最快 4 月份就有搭載該處理器的產品發布,到了下半年采用二代銳龍移動處理器的產品也越來越多,Redmibook 14 銳龍版在前些天 Redmi 8 的溝通會上也正式宣布,AMD 的移動處理器走的越來越順了。
那么銳龍版的 Redmibook 14 有什么變化嗎?
外觀上 Redmibook 14 銳龍版和之前采用英特爾處理器的 Redmibook 14 增強版,甚至是與最早的 Redmibook 相比都并無變化,畢竟作為主打極致性價比的 Redmi 品牌來說,這樣對處理器的升級和改變當然不值得重新進行設計和開模。
硬要說的話,就是原先 C 面右下角的英特爾的‘Core’標識現在變成了 AMD 的‘REZEN’。
像英特爾一樣,AMD 把銳龍移動處理器也按照數字分為了幾個系列, 3、5、7 共三個系列十款處理器,第二代銳龍移動處理器采用了 Zen+ 架構,本質上是第二代桌面銳龍處理器的簡化版,通過削減核心與線程,以及降低 TDP 等方式適配移動平臺。
Redmibook 14 銳龍版共有 4 個版本,其中兩個版本采用了銳龍 5,另外兩個版本采用了銳龍 7,并在內存和存儲空間上做出了區隔。
愛范兒拿到的這款是最便宜的一個版本,采用了 AMD 銳龍 5 3500U 移動處理器 4 核心 8 線程,主頻 2.1GHz,最大睿頻 3.7GHz,15W TDP,搭載 Radeon? Vega 8 Graphics 核顯。另外還有板載 8GB 內存和 256GB 存儲空間。這在幾年前還是中高端的配置,如今已經變成了入門款,當然實際上這樣的配置如今也只是夠用。
在被英特爾統治了多年之后,隨著 ZEN 架構的逐漸完善,AMD 也終于能讓人真正的喊出一句‘AMD YES!’了。
測試性能基本上還是那老幾樣,比如測試 CPU 常用的還是 CineBench R15 以及新出的 CineBench R20,從結果來看,銳龍 5 3500U 的性能對比十代酷睿 i5-10210U 性能稍有不如,但總體差距有限,對比八代酷睿 i5-8265U 在性能上實現徹底超越。
這里也放出與之前 Redmibook 14 增強版的 CineBench R15 跑分圖參考。
另一邊是 CineBench 20 的數據對比,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銳龍 5 3500U 的分數和 i5-10210U 的 1312 pts 不相上下甚至還略微領先 。
AMD 銳龍 5 3500U 還搭載了 Radeon? Vega 8 Graphics 核顯,對比 Redmibook 14 增強版的 MX250,兩者的性能表現也可以說非常有代表性。Radeon? Vega 8 Graphics 核顯有著 512 個著色器,1200MHz 的核心頻率,位寬為 128bit。
從 3Dmark 的表現來看,我覺得可以完全復制之前 Redmibook 14 增強版的內容:
這臺電腦處理多窗口網頁、辦公任務表現穩妥,游戲娛樂的話,大型游戲表現勉強,中畫質的競技網游還是可以順暢運行的,只不過出于散熱和續航方面考慮,個人并不建議用輕薄本來當游戲設備用。
一個值得一提的改變是,和之前不同,銳龍版的 Redmibook 14 采用了 PCIe SSD,在順序讀寫性能上相比老款和增強版都有很大提升。
那么,之前買了增強版的是不是就血虧了?就像小米 9 Pro 采用的是 UFS 2.1 而非 UFS 3.0,有差距嗎?有,甚至紙面上的差距可能還很大,但如果想要在一個比較低廉的價位上獲得更平衡的使用體驗,那么這樣的妥協不僅僅是在 Redmibook 上,生活中可謂比比皆是。最重要的是你把你的日常工作和用途代換到這樣的配置里是不是能滿足你的需求。
在預算不多的情況下自然不能寄望于配置像高端機一樣處處是水桶,買的‘精準’,用最小的支出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是英特爾還是 AMD 不重要,買的‘精準’才重要
從體驗上說,這款 Redmibook 14 和之前的產品給我感覺是類似的。比如從體積方面來說,它和我用的老款 Macbook Pro(2015 款)三圍差不多,整體略微大了那么 一點點,但能放下 13.3 英寸筆記本的空間,放下 Redmibook 14 在 99% 的情況下也是沒問題的。
整機的質感就不多說了,感覺 Redmi 已經盡力在打造一個‘看上去還可以’的金屬質感,不過掀開之后 B 面還是有種濃厚的塑料質感。整體來看真的還 OK 了,畢竟金屬材質在三個面上還是給出了加分。
孤島式鍵盤,鍵程足夠長但手感稍微生硬,不過即便是日常主要打字問題也不大,畢竟市面上目前最難用的永遠都是蝶式鍵盤。
Redmibook 配合小米自身的生態產品現在能獲得一些獨特的體驗,比如增強的小米互傳功能不僅能和 vivo 與 OPPO 手機進行快速傳輸,也能和筆記本產品進行快速互聯傳輸數據,使用起來相當方便,十張截圖基本一秒就能傳輸完成,可以嘗試一下改變‘萬事靠微信’的習慣。
另一方面 Redmibook 還能夠使用小米手環進行解鎖,算是‘曲線救國’稍微彌補了 Windos Hello 的缺失,不過人臉識別和指紋解鎖目前在筆記本上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終歸還是比密碼方便太多。
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現在低端筆記本電腦和中高端手機生態連接性稍微有些割裂,非常講究門當戶對。意思就是高端手機配高端筆記本電腦會有更好的體驗,這種體驗不光是配置帶來的,還有一些生態上的融合。
比如說 USB-C 在手機上普及的比筆記本更快,無論是數據傳輸還是充電都能配合的更好,比如說屏幕方面共同的 P3 色域地帶來更多顯示一致性等等,更別說同品牌生態的產品還有更多的協作功能,像上面講過的小米手環解鎖以及手機和筆記本之間互傳文件,這些共同的生態正在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決策。
如果你已經擁有和習慣使用小米產品的話,那么 Redmibook 筆記本未來將會在生態上有更多的利好。那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僅僅是想找一臺價格低廉也比較普惠的筆記本,那 Redmibook 也能滿足的你的需求。
但如果你現在已經購入了一臺比較高端的手機,身邊的硬件生態也并非米家的產品,但是卻想要一臺足夠趁手的筆記本,那么我覺得還是稍微再增加一些預算,起碼先實現出差時能只帶一個充電器這一點。
回到 Redmibook 14 銳龍版本身上來,之前沒有的那些,在銳龍版上也依舊沒有,比如缺失的攝像頭和鍵盤燈,在一些人看來卻無關緊要,但對于有的人來說可能就是決定買與不買的因素。
在沒有重大缺陷的情況下,討論一款 3000 元級別的入門筆記本產品值不值得買其實是一件沒有太大必要的事。受限于成本,這個價位上的筆記本要注意的地方更多還是避免采坑,除了看品牌以及售后服務外,仔細的對比自己的每一處需求,筆記本買回來才會更趁手。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178瀏覽量
229201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49瀏覽量
133960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0文章
9900瀏覽量
1715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