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由上海美術學院與上海油罐藝術中心主辦的“未來智慧:2019人工智能·藝術與科技展暨數字媒體藝術教育論壇”在滬舉行,感性的藝術與理性的“人工智能”在這里相遇。此次活動分為展覽和論壇兩部分,不同于一些網紅式的沉浸式展覽,此次展覽關注于使用人工智能去研究和工作的藝術家。參與論壇者表示,對于藝術(Art)與人工智能(AI)的結合,上海一直有創新的傳統,在藝術領域,人工智能、新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對于藝術和人類的作用,是一個值得深入的研究和不斷實踐的問題。
展覽現場,陳志剛(策展人之一)正在介紹作品
曾經何時,“人工智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概念,但在不知不覺中隨處可見的人臉識別系統、路上開過的一輛輛智能汽車等標志著所謂的“智能”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迄今為止,“人工智能”已經在棋類競技、圖像處理、聲音信號處理、文字處理等多個領域超越了人類平均水平,而藝術將是“人工智能”要挑戰的終極目標之一,藝術家也對“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有許多深入的思考。
此次活動分為展覽和論壇兩部分,展覽在位于上海徐匯西岸的油罐藝術中心舉行,策展人由上海美術學院數碼藝術系綜合主管陳志剛和新西蘭藝術家蒂姆·格魯斯(Tim Gruchy)共同擔任。在這樣的場地中,很多人會聯想到Team lab等沉浸式展覽,但策展人蒂姆·格魯斯看來,Team lab致力于大型沉浸式的用戶體驗。我們的展覽關注于使用人工智能去研究和工作的藝術家。雖然兩者都使用數字媒體,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形式。
對于藝術(Art)與人工智能(AI)的結合,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李磊認為,上海一直有創新的傳統,在藝術領域,人工智能、新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對于藝術和人類的作用,是一個值得深入的研究和不斷實踐的問題。在他看來,人工智能可以成為藝術創作的不用于顏料、媒材的物理性延伸。同時也幫助藝術的工作從技術層面,到達心理層面的事情。更關鍵的是,人工智能、新媒體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更大的幻想和更長遠的探索。幫助人類去想象和感知。“科學的思維和藝術的思維是人類思維的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融合起來,就會發生巨變,如果割裂開,它們可能只能在自己的小房間里自娛自樂。但融合可能給我們人類的思維帶來更大的空間,為人類的思想開拓新的境界。” 李磊說。
金江波、李磊等正在參觀展覽
AI的哲學與美學問題的思考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重要和關鍵的技術變革之一,人工智能目前已經在全球經濟和商業活動中扮演著諸多角色。而在整個歷史中,藝術家的角色之一是社會的鏡子,幫助公眾分析和理解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以及發生的變化。或許沒有人能比藝術家更好地提出關于人工智能在社會中的作用的問題。比如它們如何運作?會帶來什么問題?它們意味著什么樣的新美學?
此次展覽調查了一大批與人工智能合作或從事相關工作的國內外藝術家。他們中的許多人質疑采用人工智能的工作過程,也有在藝術家的作品在提示,機器和算法背后都有人類在工作。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彼此間以難以捉摸的方式相互試探。
藝術家將AI視為待探索的新工具,并展示這些新技術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以及對哲學和美學問題的思考。
展覽中一件與人體相關的交互裝置
在展覽中,歐內斯特·埃德蒙茲(Ernest Edmonds)是一位先鋒的計算機藝術家家,他1968年首次使用代碼創作作品,開創機器學習的創新可能性,此后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創作研究的先驅。此次他帶來的作品是名為《自我重塑》,這件計算機交互作品,通過計算機獲取數據,并持續計算空間中人的活動量,由此更具參觀者的移動和變化生成作品。
另一位AI藝術的先驅喬恩·麥考馬克(Jon McCormack)于1980年代開始編程人工生命系統,此次他的作品《不可知》是一個20分鐘的動畫,顯示了虛擬植物演化、分解、重生的過程。通過他們的作品,可見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人工智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發展歷程。
左為歐內斯特·埃德蒙茲作品《自我重塑》、中為蔣飛作品《八卦沼澤》、右為馬里奧·克林格曼作品《三體》
展覽也呈現了很多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專注于人工智能的各個領域。其中索菲亞·克雷斯波(Sofia Crespo)的作品探討了人工智能與生物生命之間的關系。其他人如馬里奧·克林格曼(Mario Klingemann)則關注身份。他的作品《三體》(Three Latent Body Problem)直接引用了劉慈欣關于經典物理學問題的文學著作之名。海倫娜·薩林(Helena Sarin)的作品《木刻/膠版上的玫瑰》將AI與傳統藝術的主體性進行比較;凱爾·麥克唐納(Kyle MacDonald)的作品《鳥之聲》則直接邀請觀眾互動;也有藝術家從數字AI領域出發,通過使用絲網印刷和老式油漆將其融入傳統的手工創作作品中。
策展人蒂姆·格魯斯在展覽現場
而策展人蒂姆·格魯斯也有一件作品,名為《美與不美》,這件作品試圖探討AI的審美。“美是人類價值觀系統當中的一個部分,在所有的文化當中我們都會使用花來去定義美,然后美也可以被一些文化所決定。但AI對美的理解沒有被定義。”蒂姆說,“美的概念在歷史中是更新迭代的,我的作品沒有給出答案,而在問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并且也在試圖思考對于AI來說,美的定義和美的價值觀。”
蒂姆·格魯斯作品《美與不美》
中國文化與AI結合
此次展覽中有幾件作品來自上海美術學院數字藝術系,其中一件是蔣飛的《八卦沼澤》,是這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工作一年期間完成的。這件作品需要用VR眼鏡觀看,而當觀眾帶上眼鏡的一刻,蔣飛在視頻中拿著儀器探測的對應數據以圖像的狀態呈現。這件作品以《易經》卦象放入當下數字研究中,將八卦與多維數據、多媒體結合,將沉浸式數據放入可視化的敘事中。
“我以前研究過《易經》,我把數據可視化,用空氣、環境數據相結合,進行推導。采集這個環境數據和周邊的這個多媒體影像、聲音,包括我自己的心電圖、腦電圖做成了這個作品。”蔣飛說,“當帶上VR眼鏡就看到了實景和虛景相結合的模擬現場,然后里面有現實各種數據,還有我自己自身的數據。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西方人外界是客觀的,但通過探測一個地區金木水火土的含量,我們可以推算出未來這里會發生什么,也不是‘算命’而是一種大數據的推演。”
蔣飛《八卦沼澤》
另外作品《非遺技藝的數據基因》來自上海美術學院數字藝術系副教授李謙升和研究生張婉君、黃鑫、關以晴。這件作品依托上海美術學院的非遺傳承和研究,試圖以數據的形式保存非遺的傳承技藝。在作品采集階段,通過蘇繡、緙絲、木刻等傳承人的動作、力度捕捉,眼動儀、腦電波傳感器等數據采集設備,在時間和空間的四項維度中記錄、分析,以復原非遺手工藝者的動作、注視點、腦部活動和肌肉變化。將原本口口相傳的技藝,佐以數據相依托。
李謙升、張婉君、黃鑫、關以晴《非遺技藝的數據基因》
在策展人看來,相比西方的把關注點放在AI和社會上,中國藝術家則相對關注吸收的新知識以本國文化融會貫通。
李元素《人機關系》
AI環境下的藝術教育
在論壇部分,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名譽院長陳汗青、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田少熙、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等分別就數字藝術藝術在教學和行業發展上提出了新的思考,也均列舉了各自正在進行的新的實踐。
陳汗青從人工機器人和智能方面的結合的角度,強調設計融合AI、機器人、量子科技、包括人文方面的品牌戰略等等,形成一個新整體正在改變著和推動世界的發展,由此在教育中要突破了常規的線性的、平面式的、視覺設計思維,一定要進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下的設計思維。陳汗青認為,科技正在重新解構。新的沉浸式的設計也提供了很廣闊的世界, “人人參與設計”成為可能性,設計學正在跨界融合,人工智能和人的大腦思維正在形成一種里程碑式的開闊概念,在過去不可想象的東西,通過人工智能在和人的大腦、感官結合,就使人的創作和理念實現一種全方位的、前所未有的升華。
目前,陳汗青和他的團隊從“人工-機-環境”的角度出發,研發出模塊化自主變形機器人,在地震等情況下人可以快速進入塌方地,提供人所急需的藥品和食品。這個機器人在國家工信部兩年一屆的工業設計優越獎中獲得大獎。
展覽現場
田少熙在論壇發言中著重闡述了人工智能環境下設計學類專業教學面臨的挑戰。在人工智能在平面設計上已經達到的成熟的狀態,中國的設計教育則看起來觀念陳舊、并至今將設計當成一個美術的分支。
田少熙在人工智能環境下反思設計教育和設計的文化屬性,他認為,人工智能將極大削弱中國傳統教育的優勢;并認同麻省理工提出“高校學科劃分是人類自縊的繩索”的觀點,認為打破思維的界限才能有所創新。
展覽現場
金江波以“‘黑科技、新人類’與未來無邊美術館”為題,他認為, 過去美術館作為藝術品的物理性呈現,但是有了計算機科學之后,美術館則呢個恢復故物,無限歷史。并以莫高窟、茂陵博物館的數字化工程為例,講述數字時代的文物保護,同時在VR+AR技術下,藝術家的創作密碼也穿越它的物理媒介開始被破解。讓藝術作品從空間走入到視覺形象當中,并借助手機,對一個作品來進行無限的解讀,更重要的可以把我們的手機變成博物館的X光透視器。“未來的五年,可能數字化、虛擬化、智能化都會成為美術館的常態。虛擬的美術館,空間當中什么都沒有,但是你走到空間,戴著一副眼鏡,所有的作品都按照博物館布展的方式呈現在你的眼前。”
展覽現場
浙江大學教授耿衛東以 “人工智能和藝術創作”為題,講述從計算機美術到人工智能的發展。并結合自己所從事的動畫制作講述技術更迭、大數據計算給行業和生活帶來的變化。
分論壇分別以“實驗室教學”“跨學科教學”“文化創新教學”為題解析AI時代的教育,并舉行了油罐藝術中心作為“上海美術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授牌儀式。
“上海美術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授牌儀式。
科技借助人工智能正在進行一場設計思維和方法的挑戰行業的變革和挑戰,我們在思考并設想AI打造的新未來的同時,也在思考人類的未來。當我們觀察AI時,它也在了解我們,冰冷地以我們尚無法理解的方式處理著大量數據。視線所及包含著人來的過往與未來,引起我們反思。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172瀏覽量
268435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72瀏覽量
237600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05瀏覽量
817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