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硅膠制作的3D面具蒙混過關是電影《碟中諜》(Mission: Impossible)中的常見套路。日前,一家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人工智能公司宣稱,他們使用特質的3D面具欺騙了支付寶、微信等支付軟件中的人臉識別系統,甚至成功地使用手機屏幕上的照片,在荷蘭最大的機場通過人臉識別驗證登機。
這家叫做Kneron的人工智能公司成立于2015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地亞哥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提供AIoT、智能家居、智能監控、移動設備等人工智能軟硬件解決方案。
據美國《財富》網站報道,Kneron近期開展了一項針對訪問公共場所和欺騙人臉識別系統以訪問或完成支付的測試。在亞洲,他們的團隊在商場中使用高質量的3D面具成功欺騙了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程序。在荷蘭最大的機場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他們僅用一張手機屏幕上的照片就欺騙了自助登機終端的人臉識別系統。Kneron團隊還稱,他們可以使用同樣的方式進入中國的火車站。
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表示,他們獲得了Kneron的測試視頻。視頻中,測試人員戴著3D面具通過人臉識別測試登錄了中國商店里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終端,被允許購買。另一個視頻示例中,同一位戴著面具的測試人員將身份證放到火車站閘門,閘門上的面部識別系統將面具當成了他的臉。應Kneron要求,上述測試視頻未被公開。
The verge特別提到,暫時還不需擔心他人制作你的人臉面具進行消費,因為上述測試具有絕對的局限性。“目前的視頻信息僅顯示一個人嘗試使用面具進行操作,還不清楚這個面具是否每次嘗試均有效,以及其他面具是否也能通過這些(人臉識別)測試。”
需要指出的是,測試中,部分人臉識別系統抵擋住了3D面具的“攻擊”。
根據美國科技新聞平臺businessinsider的說法,蘋果的Face ID和華為的系統被證實不受面具的干擾,這兩者都使用更復雜的結構光成像技術。Kneron表示,自己的面部識別軟件也通過了干擾測試。
Kneron認為,這種蒙騙行為并不會廣泛傳播,因為他們所使用的3D面具來自日本特種口罩制造商。不過,這種技術和方法可能被用來假扮名人欺詐。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艾伯特·劉(Albert Liu)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技術提供商沒有達到保障用戶的最高標準,則應追究他們的責任。”“涉及的公司太多,足以說明不合格的面部識別技術是整個行業的問題。”
這些面具和照片之所以能夠瞞天過海,是因為相關人臉識別系統中,已經錄入面具或照片所指向的真人信息。
Kneron團隊還表示,他們在安檢處進行的測試是在安全員的許可和監督下進行的,“這表明只要有人在場注意到面具,人臉識別檢查點就不會完全沒有安全保障”。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327瀏覽量
251222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239瀏覽量
268480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07瀏覽量
8178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