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捷思奇)
我國在互聯網與大數據領域積累了幾十年的發展和實踐經驗,在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戰疫中,利用互聯網與大數據,通過不同程度的參與疫情全要素的價值數據信息獲取、服務于疫情防控決策和公眾參與,為在防控單位與群眾提供訊息。
但是、從2019年的十二月至今,疫情的發展卻遠遠超過我門的想象;這也凸顯出在疫情的防控上面的漏洞,而互聯網與大數據也未如預期的發揮出大的功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龐大的產業體系、厚積薄發的科研實力、先進的科學技術,正成為戰“疫”的強力武器。但我們也看到,一些因"工作疏忽"或"盲目自信"導致的技術短板,影響了疫情防控的成效。當前,我們亟須打好技術戰“疫”,但那些“互聯網與大數據”去哪兒了?
疫情是一面"鏡子",能照出領導干部的作風、擔當和能力,也能反映各地“互聯網與大數據”的建設水平。從地圖大數據預測人流趨勢,到同城人員查詢;從智能外呼平臺助力社區篩查,到口罩預約和智能問診……哪些地方互聯網與大數據建設得好,哪些地方只是在擺“花瓶”,一目了然。
一些城市上線的“互聯網與大數據”也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包括醫生在內的各行各業的人士可以熟練使用遠程視頻、語音等會議軟件,這得益于近些年互聯網的普及。這種會議模式已經深入人心。在這種模式下,病患的病歷資料、聲音信息都能實現快速傳達,研究成果以及各位醫生專家所在的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也都能及時溝通。
此次疫情對2020年一季度的經濟會產生一定影響,但也凸顯出對人工智能、物聯網、5G、冷鏈物流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需求的迫切性。互聯網與大數據的應用到哪里去了?有些地方在“互聯網與大數據”建設中投資動輒以數十億元資金投入,卻連“在線預訂口罩”、“線上收治登記”、"疫情病例人數"等基本數據資料都無法實現。
一些宣稱“互聯網與大數據發展建設領先”的地區,網上政務系統崩潰停擺,無法為民所用;很多官宣訊息無法及時傳達到民眾手中,反而是虛假、謠言充斥在互聯網上,無法達到穩定民心的效果。有些街道社區的通知傳達、防控知識普及,依然靠嘴、靠腿、靠手動,還有的依然是使用大聲公的廣播系統廣播。
體溫上報、申報疫情線索、相關文件簽字、信息填報等,用的仍是幾十年前的人工處理方式,路口封路還用水泥澆灌派駐人員把守的方式。一些部門想掌握病患數字變化情況,居然還要靠打電話;床位的數量與疑似患者、確診患者、收容患者、死亡案例都是等到人工匯整后才用紙張文書作業層層上報。
部分高鐵站登記乘客行程和身份信息,仍采用紙筆方式,徒增乘務人員工作量和感染風險;部分地區在關鍵時刻,對緊迫物資的收發、分配仍在用“手寫計數”,未能及時緩解一線主力醫院物資匱乏難題;在關鍵物資就是生命的時刻,依然存在著"關系"模式在發放物資,這些都與地方數以億計的“互聯網與大數據的投入”不成正比。
這就引出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為何一面是“互聯網與大數據”建設投入不斷加大,近九成的政務服務已“上云”,一面卻是大數據、數字政務等服務質量表現欠佳?有些早就開發驗證過的成熟技術,為何應用不到該“硬核”的地方,導致最后處處應對失措,讓人民群眾看著干著急?
“互聯網與大數據”的作用,不應該躺在規劃的藍圖和賬本里,更不該停留在響亮的口號里。治理現代化和精細化,既體現在城市醫療、交通、物資等重要資源的科學調配上,也體現在能否解決“口罩預約”這樣的小事上。如何讓“互聯網與大數據”建設成果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推動新技術新應用與治理現代化的融合,是這場疫情所留下的思考題。既然斥巨資、花大氣力搞“互聯網與大數據”建設,那么該“硬核”的時候,就不能“掉鏈子”“拖后腿”,讓群眾干著急甚至無所適從。
(責任編輯:fqj)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05瀏覽量
103018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63瀏覽量
13730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