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目前中國內地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SMIC)已經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開始7nm芯片的生產。
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梁夢松博士曾表示:7nm作為14nm工藝的繼承者,性能提高了20%,功耗降低了57%。7nm工藝可以減少63%的邏輯電路面積和55%的SoC芯片面積,其晶體管密度是14nm工藝的兩倍以上。梁夢松博士先后任職臺積電和三星電子,在半導體制造領域可謂是經驗豐富。
中芯國際在2019年才開始了14nm工藝的量產,這是其首次涉足FinFET工藝,當時被認為落后國際一流水平兩代。如果中芯國際如預測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7nm工藝的量產(哪怕是小規模的),那么也就意味著其正式追上了國際一流水平。雖然此時距離臺積電量產7nm已經過去了兩年時間,但是二者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而隨著中芯國際工藝的提升,華為海思半導體已經將部分芯片代工業務交給了中芯國際。
當然,中芯國際在追趕的過程中依然面臨著很多問題。首先就是國際先進制造設備的限制,之前中芯國際花費1.5億美元訂購的荷蘭ASML光刻機,就因為美國向荷蘭施加壓力而遲遲無法拿到出口許可。而在前幾天運抵中國的光刻機,其實并非最先進的EUV光刻機,而只是已經成熟的DUV設備。中芯國際7nm工藝量產所采用的設備,目前還不確定其來源。
第二就是更加劇烈的國際半導體制造行業競爭。在去年,三星電子宣布計劃在2030年之前投資1160億美元用于半導體業務。而臺積電則計劃在2020年投資160億美元用于新工藝的研發,目前已經規劃到了2nm,同時5nm EUV工藝也將在今年上半年量產。
競爭對手加速投資升級工藝,也給中芯國際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了升級先進的制造能力,中芯國際今年的資本支出預計將達到31億美元,而其年收入也僅為30億美元左右。作為一名追趕者,中芯國際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有了京東方的成功榜樣,我相信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內地半導體制造能力將會持續進步。
等到中芯國際能站到國際一流水平的時候,也許像美國限制華為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17瀏覽量
65275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09瀏覽量
1661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