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家互聯網醫療平臺推出在線問診專頁,2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新冠肺炎免費互聯網診療或線上咨詢,服務近千萬人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憑借不受時空限制、無接觸、避免交叉感染等特點,成為人們就醫的新選擇??v觀一些在線問診平臺,新注冊用戶數量實現了爆發式增長,讓人們看到了互聯網醫療的巨大潛力。
在線問診、遠程醫療等其實并非新生事物,在很多發達地區已初具雛形,積累了不少經驗,成為人們使用較為頻繁、發展也較為成熟的服務。目前,優質醫療資源依然相對稀缺,大醫院、名專家往往集中在大城市,而在一些偏遠地區,由于醫療技術、設備、服務能力存在諸多短板,許多患者不惜跨越萬水千山擠到大城市、大醫院看病,不僅付出了大量時間成本,也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和普及,讓一些偏遠地區患者也能向知名專家實時在線問診,這種“觸屏可及”的服務,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優質公共服務和醫療資源的均等化。
正因如此,日前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多次發出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的服務優勢,大力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特別是對發熱患者的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功能。上海、江蘇等地還進一步出臺政策,將具備互聯網診療服務方式的定點醫療機構,以及為常見病和慢性病參?;颊邚驮\提供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試行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從實際效果看,互聯網醫療對于補充線下醫療資源、排查疑似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安撫公眾緊張情緒等確實起到了積極作用,并極大消除了人們對網上看病的疑慮。
互聯網醫療模式如何在未來持續發展,成為人們尋醫問藥的常態?與傳統線下醫療服務相比,互聯網醫療仍存在不少短板。這其中,有些是因為醫療機構自身問題。比如,一些在線問診平臺醫生資質難以辨別、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無法解決用戶購藥的直接訴求等。有些是源于醫療的服務特性,即醫生需觸診、叩診才能對癥下藥,而在線問診的應用場景依然有限,比如按照《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患者未在實體醫療機構就診,醫師僅能通過互聯網醫院為部分常見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復診服務。
對于互聯網醫療來說,未來要走穩走好,既需要提高發展速度的“擋位”,更需要擰緊服務質量的“閥門”。這一方面有賴于監管部門筑牢制度的堤壩,加強對互聯網診療行為的質量控制。近年來,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等部門已經出臺了多部辦法和規范,針對人們的就醫關切劃定了行業“紅線”,這為互聯網醫療高質量運行奠定了良好監管基礎。另一方面,互聯網醫療平臺特別是商業化平臺,也應堅守醫療服務守護患者健康的本質和初心,強化行業自律,消除非法行醫、變相收費、違規開藥、競價排名等利益滋生空間,更好地滿足人們多樣化健康需求,與線下醫療機構一道,共同構筑一個互聯網上的“健康中國”。
-
互聯網醫療
+關注
關注
0文章
68瀏覽量
214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