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管理局(GSA)2019年底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預計未來十年全球正在使用的GNSS設備的安裝基數將從2019年的64億套,增加到2029年的96億套;就全球年度GNSS接收機出貨量而言,將從2019年的18億臺增長到2029年的28億臺。可以說,與其他很多起伏不定的電子行業市場相比,GNSS市場將保持一個長期穩定增長的態勢。
不斷發展的公路應用
根據GSA的分析,這一增長趨勢與10個細分領域息息相關,而其中公路應用是最為重要、也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個。對此大家都有直觀的感受:目前安裝GNSS裝置的車輛越來越多,GPS等衛星導航功能已經融入大家的日常,這讓“路癡”也可以自信滿滿地縱橫八方。
而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智能手機、智能城市和物聯網(IoT)的發展,GNSS的作用也正從單純的定位和導航,發展出更多的應用場景,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形成了GNSS應用的新模式。歸納起來,這些新模式包含四個方面:
1
安全相關應用
在人們邁向自動駕駛這個終極目標的過程中,GNSS將為ADAS等智能駕駛系統,以及V2X等智能交通系統提供數據支持,成為確保行車安全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而且可以通過導航系統對車輛進行實時追蹤以及管理車輛,節約能源和運輸投入資金。
2
支付相關應用
基于GNSS的公路收費系統是人們正在探索的另一個重要場景,系統將基于車載GNSS設備提供的位置和時間信息進行收費核算,由此會讓傳統“過路費”收取方式為之一變,也可以衍生出其他許多應用,比如按行駛里程進行車險計費、使用次數進行車險計費等。
3
監管相關應用
此類應用典型的場景包括eCall(車載緊急呼叫系統)、數字轉速表、貴重物品或危險材料運輸跟蹤、虛擬電子圍欄等。這無疑會為商業運輸提供更高效的管理手段。
4
智能移動應用
GNSS與更廣泛的智能移動應用相融合,將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智能路徑規劃、無人駕駛的精準導航、推送加油站/充電樁信息,以及為Uber、滴滴等共享汽車新業態提供運營支撐等。
以上這些新的應用模式,讓GNSS市場在規模增長的同時,也充滿了新意。這樣的變化,對于GNSS接收機這一最接近用戶的設備來說,也同樣會產生影響,在傳統的信號覆蓋、可用性和精準度等性能指標基礎上,延展出抗干擾性、身份認證鑒權等新要求。
新一代公路"追星族"
GNSS接收機的基本工作過程是:通過GNSS天線接收來自衛星的無線信號,經由饋線將信號傳遞到接收機射頻通道的射頻輸入端,射頻通道對信號進行放大、濾波、下變頻等操作,產生適合模擬轉換的中頻信號,再經過ADC將其轉換為數字信號并傳輸到基帶處理芯片,由基帶芯片“解讀”出衛星播發的原始定位信息,將這些信息輸出至應用處理器,就可基于原始定位信息根據三角測量法計算出天線的位置。
從GNSS接收機的原理來看,以上這一系列操作的起點,也是最關鍵的一環,就是GNSS的天線。想要得到精確的定位,GNSS天線至少需要“看”到四顆衛星,并接收到它們播發的信號。在GNSS接收機處于不斷移動的公路應用中時,GNSS天線必須持續、可靠地保持這種“追星”的狀態。而且,上文提到的不斷發展中的GNSS公路應用的新模式,也會對GNSS天線設計提出更多的挑戰。
在今天以及可以預見的未來,GNSS天線面臨的設計挑戰包括:
GNSS天線想要獲得足夠的精度,就需要有優秀的電氣特性,以及支持多頻譜工作,確保持續接收并輸出高質量的信號。
由于公路應用的移動性,需要GNSS天線具有全天候的可用性,可以適應不同環境、不同位置。這就要求天線在結構和材料上做針對性的設計。
小型化、易安裝也應該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選項,這樣無論是在車輛前裝部署,還是后裝升級改造中,都可以更方便地集成GNSS功能。
最后,基于GNSS的更多擴展功能、增值應用的發展,也催生了GNSS與其他無線通信共存和融合的要求,這一變化也需要在GNSS的設計中考慮進去。
TE GNSS天線全解析
作為新一代公路“追星族”的GNSS天線究竟應該什么樣?TE Connectivity(TE)公司推出的Hirschmann Mobility CGN 1890 LP LC P蜂窩/GNSS天線,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示范。
圖1:TE Hirschmann Mobility CGN 1890 LP LC P蜂窩/GNSS天線(圖源:TE)
從外觀來看,TE的這款GNSS天線采用的是一個扁平圓形的設計,“身材”控制得不錯,特別是其高度僅為20mm(0.79"),放在哪里也不會顯得“突兀”。該天線采用粘貼墊的方式進行安裝,在玻璃、塑料和金屬表面上一“貼”即可,可以根據用戶需要方便地固定在駕駛艙內部或外部相應的位置,確保無障礙地“追星”。可以處理導航系統、車隊管理、交通管理和車輛定位應用中的衛星信號。
圖2:CGN 1890 LP LC P蜂窩/GNSS天線應用安裝示意圖(圖源:TE)
如果進入到天線內部,我們會發現其設計上更多的匠心。
首先,從名稱上我們就可以得知這是一款雙模天線,可以同時支持蜂窩(2G/3G)和GNSS(GPS/GLONASS)通信,讓通過一個天線就實現eCall或其他智能服務成為可能,讓定位無線連接更加可靠,在射頻應用越來越復雜的車載環境中,也有效節省了面積。從頻譜覆蓋上看,Hirschmann Mobility CGN 1890 LP LC P支持GPS和GLONASS兩種GNSS系統,以及歐洲和北美的蜂窩移動通信頻率,具體的頻率范圍如下:
GNSS頻率范圍:
GLONASS:1602.0至1614.94MHz
GPS:1.57542GHz±1.023MHz(L1頻段)
蜂窩頻率范圍:
GSM 850:824至894MHz
GSM 900:880至960MHz
GSM 1800:1710至1880MHz
GSM 1900:1950至1990MHz
UMTS:1920至2170MHz
其次,從電氣性能上來看,TE這款GNSS天線采用了有源天線的設計,通過在內部集成LNA低噪聲放大器以改善整個接收系統的噪聲性能。在增益方面,GNSS天線為1dBic,蜂窩天線為0dBi;天線的最大駐波比VSWR為2,這些優秀的性能表現都確保了天線可以提供高質量的信號。
圖3:CGN 1890 LP LC P蜂窩/GNSS天線的駐波比性能(圖源:TE)
再有,從結構上,該天線采用了右旋圓極化(RHCP)、全向天線的設計,以滿足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可靠的信號接收,而較少受到環境和方位的影響。在移動應用中,雖然芯片型天線體積更小、成本更低,但是由于其采用線極化信號(而衛星發射的是圓極化信號),所以對天線位置的依賴性強,因此其多用于消費級的產品中,而Hirschmann Mobility CGN 1890 LP LC P這種圓極化設計在環境復雜多變的公路應用中顯然是更優選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天線射頻系統的優劣,除了天線本身之外還會受到外圍組件和材料的影響,TE還為這款蜂窩/GNSS天線配備了電纜和射頻連接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品組合供用戶選擇,真正做到針對不同應用市場的“即插即用”。
圖4:CGN 1890 LP LC P蜂窩/GNSS天線系列產品一覽(圖源:TE)
總之,這款集合了TE技術積淀和行業經驗的蜂窩/GNSS天線,為GNSS公路應用中導航系統、車隊管理、交通管理和車輛定位等方面衛星信號的處理奠定了一個牢靠的基礎,它不僅能夠應對你今天的痛點,也能夠滿足你未來的設計所需。
-
導航
+關注
關注
7文章
522瀏覽量
42377 -
GNSS
+關注
關注
9文章
761瀏覽量
47837
原文標題:TE新型GNSS天線:這才是公路『追星族』該有的樣子!
文章出處:【微信號:Mouser-Community,微信公眾號:貿澤電子設計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