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我國5G牌照發放整一周年。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建成的5G基站超過25萬個,有130款5G手機獲得入網銷售許可,5G終端連接數超過3600萬。僅4月一個月,5G用戶就增加了700多萬。
三大電信運營商表示,雖然一季度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5G的建設不僅沒有延緩,在建網速度和發展規模上反而超出了預期。中國移動計劃今年底完成30萬基站的建設任務,覆蓋34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計劃提前一季度完成25萬個基站的全年建設任務。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四家運營商發放5G商用牌照,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一年來,無論是政策支撐、網絡建設、市場競爭還是應用創新,中國5G產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引領全球信息通信建設高潮。
在政策支撐方面,國家高度重視5G產業發展,早在2013年就建立了IMT-2020推進組,并于當年向ITU提交了包含9大關鍵能力的“5G之花”,在全球5G技術創新、標準推進、產業協作和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發展步入新形勢,以推進5G網絡建設作為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抓手,早已成為各級政府共識。2015年,中國“十三五”規劃綱要、《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等文件中明確提出5G發展方向及要求;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快5G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2020年3月,工信部出臺綱領性文件《關于加快5G建設的通知》,要求推動獨立組網建設,強調核心芯片、器件研發,帶動整個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地方層面,2019年共計29個省級行政區將5G網絡建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長三角三省一市、大灣區、京津冀相繼推出區域5G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5G產業競速全面升級。2020年3月,5G正式納入國家“新基建”范疇,提升了社會各界對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認可程度,有力支撐中國5G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在網絡建設方面,盡管受到芯片禁令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仍然成為全球布網規模最大的5G市場。截至2020年4月底,中國移動建成14萬座5G基站,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積極推進共建共享,累計開通5G基站10萬座,實現了50多個城市5G商用。中國廣電則在2019年頒布了5G網絡建設方案,并于今年5月和移動簽訂了《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建設700MHz 5G無線網絡,預計在2021年底基本實現全國覆蓋。同樣的一年里,率先開展5G商用的韓國、美國與部分歐洲國家紛紛放慢了腳步,其中韓國作為全球首家開通5G商用網絡、布網規模全球第二的國家,截至2020年2月完成10.9萬個基站部署,僅為中國同期的六成。
在市場競爭方面,無論是終端還是無線主設備,以華為、中興、小米、OPPO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均占據行業領先地位。在網絡建設的帶動下,中國5G智能終端設備的創新和普及節奏逐漸加速,2020年4月,國內市場5G手機上市出貨量1638.2萬部,市場保有量累計高達4400余萬部,預計年底將超過1億部。5G手機的售價的下限也從商用初期的近萬元下降到了1500元左右,真正的5G千元機有望在下半年上市,大幅降低了用戶門檻。華為、中興延續了4G時代的強勁勢頭,截至2020年2月,華為在全球5G市場已獲得91個商用合同,與愛立信86個,諾基亞67個,中興通訊46個共同占據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應用創新方面,三大運營商和合作伙伴在5G垂直行業領域的開拓成果顯著,各地5G應用遍地開花。北京積極實施“一五五一”工程,在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尤其是智慧交通等領域推進5G應用示范,與百度、智能車聯等企業建設的車聯網項目,已完成33個路口、40公里5G車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上海依托青浦華為基地等產業基礎推動多場景試點,國內首個“5G+AI”全場景商用示范園區——上海浦東新區張江人工智能島集聚了IBM研發總部、英飛凌大中華區總部等垂直行業巨頭。深圳5G網絡平均覆蓋密度全國第一,深圳移動已攜手20多個行業,推出5G+無人防疫車、5G紅外測溫、云視訊等一批創新產品及業務,深圳聯通正攜手比亞迪、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地鐵等企業,力爭實現5G技術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
-
5G
+關注
關注
1353文章
48367瀏覽量
5633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