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導演的電影《阿凡達》是好萊塢歷史上最賣座的大片之一。劇中描繪的外星環境非常夢幻,尤其到了夜晚,各種會發光的動植物構成了潘多拉星球標志性的景觀。現在,科學家正在嘗試改造出能夠持續發光的植物。
以后,在夜間觀賞植物可能不用另外打燈照明了,會發光的植物甚至有可能代替路燈。科學家運用基因工程成功將發光蘑菇的基因移植到煙草植物身上,讓后者在整個生命周期都持續散發明亮的綠色可見光,以前人們只見過螢火蟲的熒光滿天飛,未來或許將看到滿地五彩斑斕的發光植物。
成群的螢火蟲,圖片來自CNN 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是指生物體內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進而自體發光的現象。除了人們熟悉的螢火蟲外,生物發光現象其實在一些真菌、魚類、海洋無脊椎動物中也都可以發現,只是過去人們通常忽略植物是否也表現出這種特性。 現在俄羅斯科學院生物有機化學研究所、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院、倫敦醫學科學研究所與俄羅斯生物科技新創公司Planta 合作,從一種發光蘑菇中提取特殊DNA 植入煙草植物(生長迅速且遺傳基因簡單)中,發現經過基因改造的煙草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種子、發芽、成熟到枯萎)中,根、莖、葉、花都能發出肉眼可見的綠光。
圖片來自Planta 蘑菇本身與植物沒什么密切關系,但關鍵在于稱為咖啡酸(caffeic acid)的有機分子,所有植物都需要這種分子來制造細胞壁,而蘑菇中該分子涉及 4 種酶的代謝循環來產生光。首先,2 種酶將咖啡酸轉化為發光前驅物,然后透過第 3 種酶處理變成能夠發射光子的氧化分子,第 4 種酶再將分子轉換回咖啡酸不斷循環。
圖片來自Planta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植物每分鐘產生約100億個光子,其峰值波長在500至550納米(可見光譜的綠色范圍)之間。植物和蘑菇并不密切相關,但是研究人員利用了與兩者兼容的代謝過程。這樣就形成了自我維持的生物發光植物,其中的植物在不引入外來生物化學物質的情況下產生了自己的光芒。他們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不斷發光,這種修飾似乎并沒有損害他們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發光,出現在生物工程植物的葉子,莖,根和花中。
這一突破可以為科學家提供一種觀察植物內部運作的新方法,例如監測植物的光輝以研究植物的新陳代謝。有趣的是,年幼的植物比年長的植物發光得更明亮,而花朵卻是最發光的部分。有時,發光減弱并以圖案流動,暗示著未知的內部過程。 研究團隊目前正在試驗其他可發光的植物,包括長春花(日日春)、矮牽牛和玫瑰等,更多樣的植物,更豐富的色彩,給未來人們的花圃和庭院增添了更多的選擇。
-
光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0瀏覽量
14419 -
光能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6600
原文標題:阿凡達計劃?基因工程改造出能持續發光的植物
文章出處:【微信號:zhishexueshuquan,微信公眾號:知社學術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