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之后,美國又有一座大城市禁用人臉識別了。
這次,是哈佛、MIT等知名高校的所在地,波士頓。
現在,在禁用人臉識別的城市里,波士頓規模排第二,僅次于舊金山。
和舊金山一樣,禁的是政府使用人臉識別,但原因并不相同。
原因還是種族問題
如果你以為,在波士頓,人臉識別因隱私問題、害怕被監控而禁用,那只猜對了一半。
最重要的原因——說出來像是Black Lives Matter的影響——種族問題。
提案的波士頓市議會議員Michelle Wu和Ricardo Arroyo說,人臉識別對不同膚色的人不公平,識別白人男性的準確率要比有色人種女性高得多。
在議會的文件中也提到,人臉識別并不可靠,而且無法滿足波士頓警署的要求。
顯然,不可靠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準確率的問題,而對不同種族的準確率顯然是問題的關鍵環節。
一直以來,人臉識別等計算機視覺技術在種族問題上矛盾頻頻,可以說是由來已久。
早在2015年,就有黑人被谷歌的圖像識別算法識別成了大猩猩。
后來,針對這個問題,谷歌干脆在分類中刪掉了“大猩猩”這個標簽。
而在2019年美國國家技術標準研究院發布的一份人臉識別算法的檢測中,將近200種算法里,相較于白人,亞裔和非裔的人臉識別錯誤率要高10到100倍。
而就在前不久,因為「最強馬賽克修復AI」PLUSE把各個族裔的馬賽克照片都修復的像白人面孔,連出來說明原因的圖靈獎得主LeCun都遭受了輿論攻擊。
在舊金山,一年前禁止政府使用人臉識別的原因還是隱私問題,民眾不希望被監控。
但如果扯上種族問題,相關的視覺算法想被美國人接受,恐怕就更難了。
就算用于疫情監控,也不行
波士頓市議會的文件中還寫到,他們注意到,世界其他地方的政府正在使用包括人臉識別在內的各種監控手段監控疫情。
一個事例發生在俄羅斯。
3月份,一名俄羅斯男子從韓國飛回莫斯科,落地之后需要在家隔離兩周。
呆了幾天后,他感覺自己沒什么癥狀,就走出了家門,扔了一趟垃圾又回去了。
三十分鐘之后,警察出現在了他家門口。
原來,是自家公寓門口安裝了人臉識別攝像頭,攝像頭識別到了這位從韓國歸來的男子,于是把信息匯報給了警察。
顯然,這種監控和報告的行為在美國會受到廣泛的批評。
美國已有至少8城禁用人臉識別
除了舊金山和波士頓,在美國,還有許多城市也都禁止政府使用人臉識別技術。
去年,在舊金山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后,多個城市都跟上了:
2019年6月,馬薩諸塞州的薩默維爾(Somerville)議會禁止政府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這也是美國東海岸第一個頒布禁令的城市。
2019年7月,另一座灣區城市奧克蘭議會禁止當地政府使用人臉識別,這個法案在當地議會全票通過。
2019年10月,加州伯克利也禁止政府使用人臉識別了。
2019年12月,馬塞諸塞州的布魯克萊恩(Brookline)議會投票表決,禁止當地政府使用人臉識別技術。
2020年1月,馬薩諸塞州劍橋市議會一致通過禁止政府使用人臉識別的禁令。此前該市市長與兩名議員曾提出,在政府使用生物識別或面部識別技術之前,必須獲得議會批準。
2020年2月,馬薩諸塞州北安普頓議會全票通過,禁止政府監視技術收集和使用人們的生物特征信息,也就是人臉識別技術。
最近還有民主黨議員提案,希望在全美國都禁止政府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毫不意外的是,提出該提案的議員還是來自深藍州馬薩諸塞。
顯然,“禁止政府使用人臉識別”正在美國多地出現。如果該法案正式通過,那么顯然科技公司們會少一塊蛋糕了。
不過,顯然科技行業是高度國際化的,事態究竟會如何發展,還是挺令人玩味的。
-
哈佛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8926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05瀏覽量
8176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