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于7月10日開幕,本次大會上的“萬物智聯 芯火燎原”人工智能芯片創新主題論壇探討了AI芯片領域的新機遇,從市場、政策、應用、方案等方面分享了人工智能的行業趨勢。
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錢鋒:突破“堵點”“卡脖子”瓶頸,推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錢鋒院士指出我們需要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才不會處處受制。
我國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但并非制造強國。目前我國集成面臨著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雖然在高速發展期,卻依然存在“短板”,“全而不強”,供應鏈存在“斷鏈”的風險。再者就是技術受制于人。
為此錢鋒院士也提出了四大對策:1.建立適合中國又能引領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四鏈”協同的新模式和新機制。2.打通創新鏈,建立需求驅動的協同創新鏈。3.健全體制機制,集聚優勢創新資源,構建研發與成果轉化的新型研發機構和產學研平臺,激發單位和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4. 夯實人才根基,打造既有很強創新能力又懂市場運作的集成電路產業領軍人才梯隊,促進國家重大工程的建設和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 魏少軍:世紀大變局下的中國芯片產業應對之道
魏少軍教授提出國內企業與科研需要把握科技進步,知己知彼,加強研發投入。
“中國集成電路全面替代指日可待”這種說法是非常極端的,如果我們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東西,很可能出現全面混亂。
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依存度非常高的國家,但我們對世界依存度卻在減小。信息基礎設施仍大量依靠國外技術標準和設備,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調整。而AI方面需要發現應用場景才能真正做好人工智能芯片,技術與資本雙輪驅動,敢于創新。
芯原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 戴偉民:無處不在的AI:從云計算到邊緣計算
戴偉民博士認為芯原作為IP廠商,在云計算到邊緣計算上能夠提供額外的助力。
人工智能整個產業鏈從生產到應用,在云端主要是訓練、推理、分析,而邊緣端首先要人機交互再做一些推理。
芯原希望開放創新保護隱私的AI技術生態,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制定法律要保護隱私,唯一辦法就是有些處理要在終端。終端上也可以做訓練,之后在集中到云上去做。這就牽扯到了硬件平臺開放的問題,此處的開放不一定是免費,但要盡可能開源,否則沒辦法形成這個生態。
IBS最近也提到芯原的設計能力擴展到5nm,這是中國半導體設計能力競爭力增強的關鍵指標。5nm的發展將會超過7nm,14nm很快會過渡到12nm。我們希望芯原能夠在中國AI浪潮中水漲船高,賦能整個產業鏈。
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大中華區主席 李廷偉:智慧合作共贏
恩智浦專注于工業/IOT、汽車、手機和5G四大市場領域,在性能、連接性和功能整合方面提供了自己的方案設想。
恩智浦所開發的AI邊緣計算主要靠感知和處理來創新,在硬件和軟件中加入AI來計算,然后通過有線和無線連接去執行。
汽車隨著電氣化、自動化的發展,需要開發應用場景來引領技術超前發展。汽車實現自動駕駛需要感知,也就靠激光雷達、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等,這對安全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此多的汽車傳感器數據如果沒有AI的話,一味強調計算只會使功率指數增長。
Synaptics高級副總裁、IOT部門總經理 Saleel Awsare:給智能家居賦予邊緣AI
Synaptics的AI應用專注于智能家居端,通過差異化競爭提供了更高成本效益的產品。
邊緣AI存在著三大關鍵挑戰:1.隱私與安全性,我們用神經網絡進行處理,在邊緣設備上維護你的隱私。根據內容安全的要求,我們也提供安全性保障,設備的安全性處理都在邊緣進行。2.更快的響應時間,幫助用戶降低延時,避免每個行為都訪問云端。3.能源效率,我們與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合作時,建立邊緣AI的需求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想大量建造新的數據中心。如果處理多數放在邊緣進行的話,就可以節約能源和成本。
太一科技創始人以及CEO 解渤:中醫人工智能之路
新冠疫情下中醫也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太一科技通過人工智能的方法,用遠程醫療與互利網將中醫的潛力挖掘出來,與全球人民共享。
我們與芯原科技合作開發了一個人工智能芯片的設計,把脈診儀本地AI數據處理都放到這一芯片中去。這樣傳輸量、準確度和加壓與反饋的處理過程都很容易,可以用最快速的方法實時操作。經過算法模型計算后,我們還原成3D結果圖,方便脈象的直觀展示。
高通產品管理副總裁 Ziad Asghar:人工智能引擎改變端測的計算能力
高通產品管理副總裁Ziad Asghar認為AI改變了移動終端、工業物聯網和汽車等領域的體驗,人工智能處理技術只有規模化后,才能從低端的物聯網應用普及到IVI和XR運算的高端應用。
為了將邊緣側的人工計算能力進一步改善,我們采用了高通第五代人工智能引擎。我們采用了異構計算的方式,針對不同的精度級別、不同的功耗級別和不同延遲級別優化不同的模塊。
我們還應用了一些創新性的想法,比如深度學習帶寬壓縮,切實減少了我們的產品中數據交流所需的功耗。使用第五代的高通人工智能引擎,我們可以將峰值性能提升到每秒15萬億次。
黑芝麻智能科技聯合創始人COO 劉衛紅:AI感知計算平臺賦能未來智能出行
黑芝麻智能科技以華山2號芯片,在智能駕駛領域覆蓋了L2到L4的布局。
智能駕駛的發展使汽車電子架構產生了巨大變化,原來是單獨的ECU分布控制,逐漸轉向ECU集成。而智能駕駛每升一級都對算力有大量提升,L3時所需算力大概30TF,L5則需要500TF以上。
智能駕駛芯片面臨的另外一個挑戰是技術門檻很高,特別是高算力低功耗的芯片,從產品的設計、驗證復雜性到產品的功耗、可靠和安全設計,在設計時也要考慮車規級的ISO2621規定。
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 MoonSoo Kang:硅解決方案助力AI行業
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 MoonSoo Kang指出具有競爭力的人工智能芯片不僅需要先進的制程技術,還要有優秀的設計IP。
多樣化的AI應用程序需要多樣化的計算需求和技術要求,同時面臨著不同的邊界條件和需要克服的技術障礙。硅片技術的最新趨勢是異質整合,這與半導體行業的傳統方向-也就是越來越多的內容集成到單個芯片中的方向截然相反。
這種趨勢基于兩個原因。首先,高端制程的邏輯工藝變得越來越昂貴。先進工藝的硅片制造成本越來越高,而先進技術節點的芯片設計成本也隨之迅速增加。其次,并非設計的所有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式體驗高級技術節點的好處。模擬設計不會隨著先進技術節點的發展而縮小。考慮到更高的晶圓成本,采用先進技術節點的模擬零件變得越來越昂貴。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整合,素材來源于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
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錢鋒:突破“堵點”“卡脖子”瓶頸,推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錢鋒院士指出我們需要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才不會處處受制。
我國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但并非制造強國。目前我國集成面臨著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雖然在高速發展期,卻依然存在“短板”,“全而不強”,供應鏈存在“斷鏈”的風險。再者就是技術受制于人。
為此錢鋒院士也提出了四大對策:1.建立適合中國又能引領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四鏈”協同的新模式和新機制。2.打通創新鏈,建立需求驅動的協同創新鏈。3.健全體制機制,集聚優勢創新資源,構建研發與成果轉化的新型研發機構和產學研平臺,激發單位和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4. 夯實人才根基,打造既有很強創新能力又懂市場運作的集成電路產業領軍人才梯隊,促進國家重大工程的建設和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 魏少軍:世紀大變局下的中國芯片產業應對之道
魏少軍教授提出國內企業與科研需要把握科技進步,知己知彼,加強研發投入。
“中國集成電路全面替代指日可待”這種說法是非常極端的,如果我們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東西,很可能出現全面混亂。
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依存度非常高的國家,但我們對世界依存度卻在減小。信息基礎設施仍大量依靠國外技術標準和設備,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調整。而AI方面需要發現應用場景才能真正做好人工智能芯片,技術與資本雙輪驅動,敢于創新。
芯原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 戴偉民:無處不在的AI:從云計算到邊緣計算
戴偉民博士認為芯原作為IP廠商,在云計算到邊緣計算上能夠提供額外的助力。
人工智能整個產業鏈從生產到應用,在云端主要是訓練、推理、分析,而邊緣端首先要人機交互再做一些推理。
芯原希望開放創新保護隱私的AI技術生態,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制定法律要保護隱私,唯一辦法就是有些處理要在終端。終端上也可以做訓練,之后在集中到云上去做。這就牽扯到了硬件平臺開放的問題,此處的開放不一定是免費,但要盡可能開源,否則沒辦法形成這個生態。
IBS最近也提到芯原的設計能力擴展到5nm,這是中國半導體設計能力競爭力增強的關鍵指標。5nm的發展將會超過7nm,14nm很快會過渡到12nm。我們希望芯原能夠在中國AI浪潮中水漲船高,賦能整個產業鏈。
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大中華區主席 李廷偉:智慧合作共贏
恩智浦專注于工業/IOT、汽車、手機和5G四大市場領域,在性能、連接性和功能整合方面提供了自己的方案設想。
恩智浦所開發的AI邊緣計算主要靠感知和處理來創新,在硬件和軟件中加入AI來計算,然后通過有線和無線連接去執行。
汽車隨著電氣化、自動化的發展,需要開發應用場景來引領技術超前發展。汽車實現自動駕駛需要感知,也就靠激光雷達、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等,這對安全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此多的汽車傳感器數據如果沒有AI的話,一味強調計算只會使功率指數增長。
Synaptics高級副總裁、IOT部門總經理 Saleel Awsare:給智能家居賦予邊緣AI
Synaptics的AI應用專注于智能家居端,通過差異化競爭提供了更高成本效益的產品。
邊緣AI存在著三大關鍵挑戰:1.隱私與安全性,我們用神經網絡進行處理,在邊緣設備上維護你的隱私。根據內容安全的要求,我們也提供安全性保障,設備的安全性處理都在邊緣進行。2.更快的響應時間,幫助用戶降低延時,避免每個行為都訪問云端。3.能源效率,我們與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合作時,建立邊緣AI的需求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想大量建造新的數據中心。如果處理多數放在邊緣進行的話,就可以節約能源和成本。
太一科技創始人以及CEO 解渤:中醫人工智能之路
新冠疫情下中醫也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太一科技通過人工智能的方法,用遠程醫療與互利網將中醫的潛力挖掘出來,與全球人民共享。
我們與芯原科技合作開發了一個人工智能芯片的設計,把脈診儀本地AI數據處理都放到這一芯片中去。這樣傳輸量、準確度和加壓與反饋的處理過程都很容易,可以用最快速的方法實時操作。經過算法模型計算后,我們還原成3D結果圖,方便脈象的直觀展示。
高通產品管理副總裁 Ziad Asghar:人工智能引擎改變端測的計算能力
高通產品管理副總裁Ziad Asghar認為AI改變了移動終端、工業物聯網和汽車等領域的體驗,人工智能處理技術只有規模化后,才能從低端的物聯網應用普及到IVI和XR運算的高端應用。
為了將邊緣側的人工計算能力進一步改善,我們采用了高通第五代人工智能引擎。我們采用了異構計算的方式,針對不同的精度級別、不同的功耗級別和不同延遲級別優化不同的模塊。
我們還應用了一些創新性的想法,比如深度學習帶寬壓縮,切實減少了我們的產品中數據交流所需的功耗。使用第五代的高通人工智能引擎,我們可以將峰值性能提升到每秒15萬億次。
黑芝麻智能科技聯合創始人COO 劉衛紅:AI感知計算平臺賦能未來智能出行
黑芝麻智能科技以華山2號芯片,在智能駕駛領域覆蓋了L2到L4的布局。
智能駕駛的發展使汽車電子架構產生了巨大變化,原來是單獨的ECU分布控制,逐漸轉向ECU集成。而智能駕駛每升一級都對算力有大量提升,L3時所需算力大概30TF,L5則需要500TF以上。
智能駕駛芯片面臨的另外一個挑戰是技術門檻很高,特別是高算力低功耗的芯片,從產品的設計、驗證復雜性到產品的功耗、可靠和安全設計,在設計時也要考慮車規級的ISO2621規定。
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 MoonSoo Kang:硅解決方案助力AI行業
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 MoonSoo Kang指出具有競爭力的人工智能芯片不僅需要先進的制程技術,還要有優秀的設計IP。
多樣化的AI應用程序需要多樣化的計算需求和技術要求,同時面臨著不同的邊界條件和需要克服的技術障礙。硅片技術的最新趨勢是異質整合,這與半導體行業的傳統方向-也就是越來越多的內容集成到單個芯片中的方向截然相反。
這種趨勢基于兩個原因。首先,高端制程的邏輯工藝變得越來越昂貴。先進工藝的硅片制造成本越來越高,而先進技術節點的芯片設計成本也隨之迅速增加。其次,并非設計的所有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式體驗高級技術節點的好處。模擬設計不會隨著先進技術節點的發展而縮小。考慮到更高的晶圓成本,采用先進技術節點的模擬零件變得越來越昂貴。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整合,素材來源于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3文章
50401瀏覽量
421800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137瀏覽量
2684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存算一體架構創新助力國產大算力AI芯片騰飛
在灣芯展SEMiBAY2024《AI芯片與高性能計算(HPC)應用論壇》上,億鑄科技高級副總裁徐芳發表了題為《存算一體架構創新助力國產大算力
【「算力芯片 | 高性能 CPU/GPU/NPU 微架構分析」閱讀體驗】--全書概覽
1章 從TOP500和MLPerf看算力芯片格局
1.1科學算力最前沿TOP500
1.2 AI
發表于 10-15 22:08
讓邊緣AI實現性能和功耗的平衡,英飛凌新一代PSOC? Edge MCU如何做到?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傳統AI的使用場景有一定局限性,難以面對實際應用場景的多樣化,基于云端算力的AI大模型對特定場景的適配性較差,
主流邊緣AI算法,在安防、零售、交通等領域的應用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邊緣AI,是在邊緣設備部署AI算法,其計算發生在靠近用戶和數據的網絡邊緣
除英偉達Jetson系列外,AI邊緣計算盒子還能搭載哪些算力芯片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過去幾年,隨著英偉達推出Jetson系列開始,搭載各種AI算力芯片的邊緣設備相繼問世。因為外觀形似盒子,具備
M31推出5納米先進制程高速接口IP,滿足AI與邊緣運算需求
M31預計,隨著AI高算力時代的來臨,AI芯片將廣泛應用于云端數據中心、智能手機和自動駕駛汽車等
弘信電子與AI算力服務器合資,助力國產算力芯片落地
此外,弘信電子近期在AI算力業務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并非源自本土化的積累,而是依賴于團隊敏銳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創新動力。此次投資是弘信電子在AI算
研華攜手Hailo,擴展高算力邊緣 AI 產品組合
??????????? 2023 年, AIoT 平臺與服務供應商研華科技宣布與 AI 芯片先驅廠商 Hailo 建立新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拓展高算力的
發表于 12-12 13:56
?269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