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eSIM卡,這種沒有實體卡片,而是將芯片直接集成在終端設備(如手機、筆記本、可穿戴設備)內,理論上可以讓用戶自主選擇移動網絡的運營商,堪稱攜號轉網的一大助力。
在剛剛結束的MWC19上海上,中國聯通在展示5G業務之余,也開放了eSIM展示區,參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eSIM在個人消費電子領域、醫療健康領域以及物聯網行業終端上的應用。
實際上,早在今年3月,中國聯通就率先啟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的辦理。6月1日,中國移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也正式啟動。換句話說,運營商方面已經對eSIM業務做好了準備。
eSIM是個什么鬼
我們都知道,如今SIM卡擁有3種規格:標準SIM卡尺寸為25mm×15mm×0.8mm;Micro SIM卡尺寸為12mm×15mm×0.8mm;Nano SIM卡尺寸為12.3mm×8.8mm×0.7mm,體積越來越小。
問題來了,哪怕是Nano SIM卡,它的尺寸也有小拇指的指甲蓋大小,而國內的智能手機還喜歡雙卡雙待,可安裝2張Nano SIM卡的卡槽注定會占用手機內部不小的空間。同理,對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穿戴式設備而言,Nano SIM卡同樣屬于“巨無霸”性質的存在。
eSIM卡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尷尬而生的存在。它最早由GSM協會于2016年初發布,是一種針對物聯網、智能穿戴產品和平板電腦的可編程(擦寫)SIM卡,又稱虛擬SIM卡。不同于傳統的物理SIM卡,eSIM卡摒棄了傳統的可拆卸式SIM卡的設計思路,而是讓卡可以作為一顆零部件被直接嵌入到設備中,從而徹底消滅實體SIM卡。
eSIM卡可謂優勢多多,它無需終端設備再預備卡槽,所以可以幫助終端設備進一步瘦身。同時,由于eSIM卡直接集成在設備內,所以沒有接觸不實的隱憂(想當年小編有部手機就必須在SIM卡和卡槽之間墊張紙片,否則就接觸不實沒有信號),還全面提升了防水和抗震性能。最后,eSIM卡對應的號碼可以遠程下載,可以隨意選擇運營商,還杜絕了SIM卡復制的安全風險。
eSIM卡的生存現狀
eSIM卡并非新鮮的事物,但對國內絕大多數小伙伴而言,它卻真的非常新鮮。
目前直接集成eSIM卡的手機包括iPhone Xs、iPhone Xs Max和iPhone Xr,然并卵,國行版本依舊為實體雙卡,無法使用eSIM卡功能。在可穿戴設備領域,支持eSIM卡功能的也僅限Apple Watch(蜂窩版)、三星Gear(蜂窩版)、華為手表2 Pro、Ticwatch S聯通定制版、努比亞α等,依舊是少數派。
可見,eSIM卡已經陷入了一個悖論之中。
對手機廠商而言,如果推出集成eSIM卡的手機,但國內并非所有城市都開通有eSIM業務,銷路堪憂。如果在集成eSIM之余還保留傳統SIM卡槽,則又有些本末倒置之嫌。eSIM卡在手機圈的真正機會,應該是類似魅族Zero和vivo APEX概念型的無孔一體化手機,又或是集成eSIM并保留1個物理SIM卡槽的設計。
總之,eSIM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服務于可穿戴設備,主打“eSIM一號雙終端”,即讓安裝實體SIM卡的手機,和集成eSIM卡的智能手表共享一個電話號碼,可以同時接收來電和短信,共享流量,在戶外健身時可以將累贅的手機丟家,遇到急事用智能手表就能解決。
iSIM卡了解下
eSIM卡之所以遲遲未能普及,就是因為需要手機廠商在eSIM和物理卡槽之間進行取舍,在運營商全面開放支持以前,誰也不敢第一個吃螃蟹。
那么,如果有一種在體驗上和eSIM卡相似,但沒有任何額外成本的虛擬SIM卡出現,會不會解決eSIM的尷尬?
在MWC19上海展中,高通帶來了全新的“iSIM卡”技術。簡單來說,高通驍龍移動平臺(如驍龍855)可以用集成的安全模塊直接“模擬”SIM卡特有的加密、鑒權和存儲功能,而這個功能就叫iSIM。相當于把SIM卡虛擬進了處理器內部,完全無需額外的硬件成本和空間占用,屬于純軟件的解決方案。
實際上,iSIM并非高通原創,它是由ARM在2018年初發布的一個新方案 Kigen,將SIM卡集成進設備的處理器中,以減少對 Wi-Fi 的依賴,隨時隨地都可聯網,同時還能減少生產所需的成本(完全無需任何其他硬件,由處理器安全模塊軟件模擬)。
由于iSIM技術發布較晚,所以它的技術指標也更加先進,比如iSIM完整支持3GPP組織對于“5G SIM卡”的技術要求,在實際使用中能夠提供比現有實體SIM卡更高的安全性、隱匿性、甚至還具備專為5G時代設計的省電技術,能有效降低5G手機的通訊功耗。
無論是傳統SIM卡還是eSIM卡,它們都需要以零部件的形態安裝進手機里,只是前者為可插拔的卡片,后者是一顆更小的芯片。iSIM卡最大的意義,就是終結了SIM卡作為手機內獨立零部件的歷史,理論上每一款搭載驍龍855(或后續新推出的SoC)都可以使用iSIM卡功能,在搭配驍龍X50基帶時還能直接使用5G網絡。
可惜,無論是eSIM還是iSIM,都繞不開運營商的支持。eSIM卡在IoT和穿戴式設備大熱的今天終于有了解禁的苗頭,而iSIM在國內天生就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沒有運營商在背后背書的SIM卡技術都是“耍流氓”。
理論上,eSIM和iSIM都是攜號轉網的助推劑,但從各大運營商對攜號轉網設定的層層限制來看,大家也不要指望它們真的能突破運營商的封鎖,這就好像電子身份證,技術上已經成熟,但很多城市和服務部門就是不認可,你有脾氣嗎?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3文章
44262瀏覽量
371215 -
eSIM
+關注
關注
3文章
241瀏覽量
26591 -
isim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50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