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報道(文/黃洲)我國目前正在經歷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進軍高科技產業是必經之路,而芯片占據高科技技術的核心,因此必須加大投入力度、抓緊加研發新技術 、制定相關政策,確保在未來的科技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中國作為全國最大的制造業大國,芯片主要依賴進口,2019年芯片進口額達到3040億美元,進口額超過原油。作為芯片消費大國卻沒有掌握芯片技術,國產芯片需要加快步伐,縮小與國外芯片大國的差距。
從去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70家關聯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禁止使用美國技術生產芯片,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芯片的制裁力度不斷加大,近期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華為禁令的修訂版,在“實體清單”上新添了21個國家的38家華為子公司。由此可見,在美國的不斷打壓下,要發展半導體產業,仍需要自力更生。
芯片的地位不斷突出,隨著5G電信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的推動下,對芯片的需求量仍會保持持續增長趨勢,讓自己掌握芯片的核心技術也成為行業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唯其如此,才能占領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才能讓中國半導體產業行穩致遠。
近日,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若干政策》強調,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據央視財經8月19日援引國務院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芯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而2019年我國芯片自給率僅為30%左右。
雖然去年整體芯片進口金額十分龐大,但是較2018年進口額卻減少了80億美元,同比下降2.6%。業內人士認為,國產芯片的發展在呈加速態勢。在政策大力推動下,芯片產業有很大的國產替代空間,整個國內芯片行業市場化發展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就在今年7月16日中芯國際在科創板上市,作為大陸晶圓代工的頭部企業,受到各方關注,公司的芯片SN1項目主要生產14nm及以下的先進工藝,據高盛預計,中芯國際在2022年可升級到7nm工藝,2024年下半年可升級到5nm工藝。隨著產業生態不斷完善,中國芯片產業方興未艾。
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銷售收入為7562.2億元,而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銷售收入有望突破9000億元。受益于整體行業景氣度提升,芯片產業也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關于國務院發布的數據,要在2025年實現芯片自給率達到70%,仍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國半導體行業發展起步晚,在人才培養方面與國外也有所差距,只有在認清當前面臨的困難,前進步伐才會更加堅實,相信憑著無數科研工作者嘔心瀝血,國家政策不斷扶持下,中國集成電路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早日實現目標。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網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添加微信號elecfans999。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4文章
50432瀏覽量
421900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5文章
34317瀏覽量
2512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