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特導讀】受國際形勢和疫情影響,經濟環境中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于是“國產替代”和加強“內循環”等振興國內經濟的想法逐漸被重視起來,尤其是在IC領域。而連接器作為電子設備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元器件,在高端連接器市場卻由國外產商統治,國內的企業多集中于中低端的消費電子領域,如何改變這種現狀?順勢而為。
自去年美國對中興、華為等企業的軟件、硬件接連升級打壓開始,國內逐漸開啟了以芯片為中心的產業國產化路程。連接器作為系統或整機單元電路之間電氣連接或信號傳輸必不可少的關鍵元器件,在所有被動元器件中算得上是僅次于芯片的一個復雜元件,日常設備工作中出現問題多是連接器的原因,重要性顯而易見。
然而目前高端層面的連接器生產技術主要是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國內連接器產業鏈開啟國產替代新風尚,整體進行升級換代,既是順應國家發展的趨勢,也是產業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連接器為什么要談國產替代:國際形勢和市場的合力作用
當前國際形勢對我國企業既是警醒也是機遇
產品進行國產替代,并不是說要與國外脫鉤,不能再使用國外的產品,而是將重要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再出現因發展過快而被別國反向壓制,導致發展受挫的情況。
以華為為例,從去年5月的谷歌停供Android系統到今年5月的芯片斷供,華為在硬件和軟件方面受到了美國的雙重打壓。系統被停供,早前就在布局搭建自身手機軟件生態系統的華為能快速推出鴻蒙系統,而意料之外的芯片危機令華為的麒麟高端芯片將成絕版。面對美國的打壓,華為近日啟動了“南泥灣”項目,旨在實現自給自足,希望快速推進華為筆記本電腦、智慧屏、IOT等業務,生產出不包含美國技術的終端產品。但實現需要一定的時間,而美國的打壓卻從未停止。
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進一步加大對華為及其關聯公司采用美國技術和軟件的限制,并將華為在全球 21 個國家 / 地區的 38 家相關企業列入實體清單,至此共有152家企業或機構被美國拉入了出口管制“黑名單”,被禁止采購美國或是海外應用美國技術制造的產品。
圖片來源:美國商務部官網
此外,這次美國對華為的打壓還進行了升級。美國本次對實體清單條目做了修改,要求實體清單上的任何華為實體當涉及商務出口管制管轄范圍內的項目的任何交易時,無論是作為購買者、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都需要得到美國的許可證。“華為及其外國子公司已擴大努力,以獲得由美國軟件和技術開發或生產的先進半導體,來實現中國的政策目標。”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說:“由于我們限制其獲得美國技術的可能,華為及其附屬公司通過與第三方的方式來利用美國技術,以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這一多管齊下的行動表明,我們將繼續致力于阻止華為這樣做。”
這個升級版的制裁修正案,全面禁止了華為獲得基于美國技術或軟件開發或生產的產品。目前生產高精密芯片的技術或設備幾乎都來自美國,這意味著華為的芯片將被徹底斷供,在將現有庫存芯片用完后,將會步入“無芯可用”的境地。
關鍵這還不是最終的手段,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當華為找到應對措施時,美國總有更“絕”的手段使出來。美國之所以能一步步地壓制到華為,關鍵在于自身擁有過硬的技術。
中國的快速發展撼動了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雖然目前中國科技水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各方面綜合來看還是遠落后于美國的,因此美國的打壓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
在日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科技博弈已經是明顯趨勢。從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152家企業或機構來看,涉及了芯片、高性能計算機、精密儀器制造、通信、云計算、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等領域,幾乎都是高新技術產業。
美國打壓中國先進企業是既定的事實,這對于我國的企業來說,既是警醒也是機遇。各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引領國產替代的新風尚,形成國內產業正循環發展是當下以及未來需要重點推進的事情,若等失去了美國的先進生產技術后,我們再去說國產替代,顯然更難了。
國產化呼聲下,國內連接器市場受益
從美國打壓開始,我國制造業國產化呼聲高漲,從芯片制造延伸到材料、生產設備、整機等。國產化一方面是我國的制造業降低對國外產品或技術的依賴性、往高端水平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順應“內循環”趨勢,它將帶來內需市場的增大,給予國內中小企業更多成長的機會。
受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和疫情等方面的影響,針對環境中存在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架構,這可能是貫穿未來5年、10年甚至20年的發展總體大基調。
“內循環”從狹義上來講就是產品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消費應用都可以在一個國家內部完成。其實“內循環”和國產替代的出發點一樣,即逐漸培育我們能用的東西,在培育的過程中實現國產替代,循序漸進地替代國外先進的技術、企業,同步實現我們的產業升級、科技進步。國產替代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而“內循環”是當下的順勢而為,“內循環”和國產替代協力共進,共促發展。
疫情影響下,多數企業海外訂單基本處于暫停或是減小的情況,但國內市場得到了增長。《國際線纜與連接》期刊記者通過采訪發現,多家連接器企業享受到了“內循環”和國產化帶來的內銷市場利好。
“國內市場確實有一部分反而是有增長,可能一個是受疫情的影響,另外一個是受中美貿易的影響。”燦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說:“現在很多國內的企業,特別是一些終端的用戶,例如像華為這樣的企業,他們都開展了一個去美化的戰略性方向,原來很多是用歐美企業的產品,現在基本上可能都開始使用國內的一些產品,這其中的話就給我們了很多機會,因此我們反而在國內這一塊還會有一定的增長。”
樂清市紅星辰電子有限公司表示:“我們的產品多數都是代替進口的,雖然說咱們國內有疫情,國外進不來,但是從某個方面來說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今年疫情影響到了客戶,相應地也會影響到我們。雖然說我們現在其實整體的產能各方面恢復了,但是因為國外疫情的爆發,造成很多客戶的一些電子料目前可能也是有些缺貨狀態。”深圳市興萬聯電子有限公司的市場總監李敬武說。他提到,雖然客戶的整體需求下降了,但是興萬聯進行了內部的“練功”,針對后面的國產化、5G、新能源等領域做了些積極的布局,準備迎接疫情之后市場新的發展。
長江連接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何雪平也提到:“今年農歷大年初八,我們就接到深圳一家醫療企業的訂單,以前他們都是使用的進口產品,但因為疫情的原因運輸不進中國,所以說我們就有了機會。”何雪平認為,這不單單是疫情的原因,還因為現在國家大力發展國產化,“這是我們國產連接器、元器件發展的機會。”
(二)連接器如何談國產替代?從我國連接器市場現狀出發
根據Bishop&Associate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連接器銷售額為641.17億美元(2018年為667.1億美元),中國連接器市場銷售額為194.77億美元(2018年約為209億美元),總體來看,中國連接器市場或是全球的連接器市場均出現了下滑情況,但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連接器市場。
雖然我國連接器市場在19年下探,20年國內、外接連受疫情影響,促使連接器市場不穩定性增多,但長遠來看,我國連接器市場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根據Bishop Assiciate 預測,至2023 年,全球以及我國的連接器市場將分別超過900 億和300 億美元。
顯著的便是汽車連接器和5G通信連接器。5G通信基站建設或是5G終端應用將會帶動更多射頻、BTB、電源等連接器的市場需求。通信連接器在一般的通信設備中價值約占3%-5%,而在一些大型設備中價值占比則超過10%,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按照5G整體規模的5%預測,2020年5G通信連接器的市場空間達575億元。
而汽車連接器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浪潮推動下,將會催生出更過連接器需求或新的連接器產品,以電動汽車為例,汽車內增加了電池組、逆變器、DC-DC 控制器等,涉及自動駕駛的還需要增加傳感器,這些方面都大大增加了連接器的用量。根據Bishop&Associates數據,2019年全球連接器各行業應用中,汽車連接器市場占比最大,為22.19%;通信連接器次之,占比20.36%,而未來這兩方面的用量還將繼續增長。
除此之外,國際品牌把生產基地往國內遷移,如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也將擴大了國內連接器市場的規模。
汽車(22.19%)、通信(20.36%)、計算機(16.28%)、工業(11.92%)是連接器應用需求最大的四個領域,通過分析國內外的連接器龍頭企業,可以發現他們幾乎都涉及這些領域。國外的有安費諾、泰科、莫仕、JAE 、Hirose等,國內的則有立訊、電連、信維、中航光電、得潤電子、航天電器等。近幾年來,國內連接器企業發展迅速,特別是立訊和信維通信,但在連接器方面與國際大企業還是具有一定的距離。
全球連接器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Bishop Assiciate
深圳市得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霍柱東認為,我國大陸連接器產業鏈當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霍柱東特別談到我國5G通信連接器、車用連接器以及板對板連接器的現狀,目前這些領域中高端、精密的連接器采用的還是國外的品牌。高速背板連接器,國內幾個連接器大企業包括得潤電子在內,都在進行開發,但是像中興、華為等企業大部分采用的還是國外的產品;國內車用連接器市場基本由國外廠商占統治地位,尤其是合資車企,國內的連接器企業進不去它們的產業鏈;而超小型、高精密的板對板連接器則由日本的企業領先,往往是日本企業推出了一個產品后,國內同步跟進,但很少有突破。
由此可見,我國的通信和車用連接器市場在高端連接器方面很依賴于國外連接器廠商。我國連接器企業可在國產化浪潮下突破現狀,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國產替代無論從國家還是企業本身的角度看,都需要逐漸推進。
那么連接器的國產化會面臨什么問題呢?霍柱東認為有以下幾點:
1. 標準制定。目前國內的連接器企業較少參與到國際標準制定中,落后于國外廠商。
2. 專利壁壘。
3. 技術創新。創新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且具有風險。
4. 測試認證。國內大陸尚沒有一個能獲得國際普遍認可的官方測試機構。
5. 資金支持。國內中低端企業較多,出于成本的考慮會選擇風險低、投入低的項目。
6. 政策支持。
(三)連接器怎么實現國產替代?順勢而為
連接器產業鏈國產化可分兩條路線,一是材料設備端,包括生產連接器用的銅合金材料、制造設備等;二是生產端,包括設計、制造、封裝、檢測等。
目前國內的原材料、高精密生產設備很多依賴于美、日、歐等發達國家,據了解,我國高性能銅合金與國外一流的制造商在整體實力上存在差距,每年近15萬噸的高性能銅合金需要依賴進口。
相對來說,本土企業不是不想采用國內的產品,而是國外的產品在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更優異,使用本土產品在質量上會存在擔憂。但如果不去培育相關的國內企業,國內的產業鏈就會陷入一個惡性的循環,即越不去采購國內生產的這些原材料、元器件、精密儀器等,那國內的企業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更會躲避研發的風險,越沒法成長,未來將更依賴于國外的企業。
現在受中美國際形勢和疫情的影響,國家和企業都開始重視國產替代。華為、浪潮等企業受影響會轉向選擇國內的企業,這是國內企業發展的機會,也是連接器產業鏈的發展機遇。
博威合金的材料應用工程師鄭少鋒認為:“當下宏觀環境導致本土企業轉向國內采購,將助力進口替代”,在加強“內循環”的基調下,隨著增多對國內企業采購,企業的收入增多,抗風險能力更強了,在研發方面的投入能更多,未來就會更好,逐漸形成正循環。
霍柱東認為,全球10大連接器企業中國雖然只占了2家,但是中國的連接器市場約占全球的1/3,市場空間巨大。當下連接器國產化才剛開始,真正實施起來整個產業鏈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他認為連接器實現國產替代可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
1、根據中國連接器廠商小而多的特點,化整為零,各個突破;單個廠商在單一細分領域集中資源研發,各自突破后再交叉授權。
2、加強產業的縱向合作,需要系統級廠商主導行業的發展方向,連接器廠商配合系統廠商一起設計,制定標準;
3、加強產業鏈的橫向合作,在高精密、高速連接器領域,中國的連接器產業需要更多的合作,而不只是競爭。
總結
連接器作為電子設備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元器件,在高端連接器市場卻由國外廠商統治。國內的大多數連接器企業沒有接觸到第一線終端客戶需求的機會,陷入了低價競爭的漩渦,產業鏈將負循環發展,難以跨入高端市場。在當下外部環境倒逼,內部市場需求提升的共同作用下,連接器企業可以抓緊機遇,努力“內循環”的同時,以國產替代為目標加強技術研發,突破后各企業聯結力量、交叉授權,進而提升國內連接器產業鏈的整體水平。
本文為大比特資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來源
-
電子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33文章
3307瀏覽量
104939 -
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4692瀏覽量
92008 -
連接器
+關注
關注
98文章
14317瀏覽量
136163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17瀏覽量
5354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