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RF)前端與鏈路是雷達、通信、電子戰等系統中的核心功能模塊。新一代智能無線系統的大帶寬、多頻段、可重構信號處理與傳輸需求對RF 前端與鏈路的研發提出一系列挑戰。基于微波光子技術的RF 前端與鏈路具有大帶寬、低損耗和抗電磁干擾等優勢,能夠很好地滿足新一代智能無線系統的需求。重點圍繞可重構、多信道/ 陣列化收發RF 前端和大動態范圍、高相位穩定性、多業務融合的微波光子RF 鏈路,介紹與分析智能微波光子射頻前端與鏈路的發展現狀與研究動態。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演進,各種不同頻段、制式的通信標準和無線業務不斷涌現,導致無線系統的多樣性與異構性越來越明顯,主要表現為:多種不同通信制式、標準共存,例如, 已經開始商用的5G、目前主流的4G 以及擁有一定用戶存量的3G 和2G;各種不同功能的無線業務共存,例如,無線局域網、藍牙、北斗和全球定位系統(GPS)導航等;不同頻段射頻信號共存,覆蓋幾十兆赫茲的微波到幾十吉赫茲的毫米波甚至太赫茲波。在此背景下,無線系統不斷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一方面能夠進行寬帶多頻段、多功能、多標準信號的無縫兼容與融合;另一方面具有靈活可重構特性,可根據系統功能、服務對象、應用場景進行不同頻段、標準無線信號的切換與優化組合,以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
射頻前端與鏈路是無線系統的基礎組成部分,承擔著無線信號的收發處理與傳輸等關鍵任務;因此,發展具有大帶寬、多頻段以及可重構特性的智能射頻前端與鏈路對無線系統的進一步演進至關重要。現有基于傳統電子技術的射頻前端與鏈路存在著高頻損耗大、帶寬窄、處理速度低等諸多瓶頸問題,難以滿足無線系統的智能化發展需求。近些年來,微波光子學的快速興起、成熟為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微波光子系統將傳統電子學難以處理的高頻、寬帶微波信號調制到光域上,借助于光子學器件或者技術的低損耗、大帶寬以及抗電磁干擾等本征優勢進行寬帶、高頻微波信號的產生、傳輸、處理、檢測和控制等[1]。微波光子技術能夠有效地緩解傳統電子學技術在處理和傳輸高頻段、大帶寬、動態時變微波信號時所面臨的困境;因此,滿足寬帶、多頻段以及可重構等特性的微波光子智能射頻前端與鏈路是近些年來微波射頻器件研究的熱點。
1、智能微波光子射頻前端
射頻前端位于無線系統最前端,負責連接收發機與天線,是整個系統性能好壞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隨著5G移動通信及物聯網的應用部署,以及為滿足現代電子戰中雷達的高性能需求,射頻前端需要處理的信號不斷變得更加復雜,向著超高頻、多種調制格式、多頻段、多波束收發和多點無線資源協同等智能化方向發展。然而,由于不同頻段使用的電子元件截然不同,電子射頻前端難以通過堆疊射頻模塊來實現跨多波段甚至全通信波段的可調諧和可重構功能;因此,具有可調諧可重構優點的寬帶微波光子射頻前端應運而生,并日益發展壯大。
1.1 可重構收發射頻前端
微波光子收發射頻前端主要結構如圖1 所示 。同傳統的電射頻前端一樣,微波光子射頻前端(MPRF)需要完成信號放大、濾波、本地振蕩(LO)信號產生、針對發送和接收的上下變頻等。而不一樣的是,MPRF 一方面將射頻信號變換到光域,利用微波光子技術的大帶寬優勢替代電子器件實現信號濾波和混頻等處理功能,以兼容多頻段、多制式、多功能信號;另一方面可通過光子技術產生高頻、可調諧的LO 信號。
圖1、微波光子收發前端示意圖
目前,可重構MPRF 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微波光子混頻技術的寬帶優勢,實現發送和接收信號的寬帶可調諧上、下變頻,以滿足智能系統的多頻段信號兼容與靈活可重構需求。美國Vencore 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針對接收射頻前端,利用外調制產生光梳多頻本振,在實驗中將2 ~18 GHz 范圍的射頻信號下變頻至2 GHz 中頻頻段[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外調制產生雙光梳本振,研制了S 波段到Ka 波段的收發射頻前端[4]。意大利國家光電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鎖模激光器產生光頻梳本振,實現了信號的可調諧上、下變頻接收與發送,頻率調諧范圍為2 ~18 GHz[5]。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光電振蕩器(OEO)的可調諧寬帶光子射頻前端方案,可調諧頻率范圍可覆蓋X 波段到Ka 波段[6]。此外,該課題組還利用基于光頻梳和色散介質的微波光子濾波器構造接收射頻前端,在實現信號下變頻接收的同時進行中頻濾波,頻率覆蓋范圍大于20 GHz[7]。
此外,可重構MPRF 的芯片集成是最近興起的熱點研究方向,以提供低成本、小體積和高可靠的光子射頻前端解決方案。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一種基于硅基集成的微波光子收發前端[8],利用片上相位外調制產生光本振,實現的發送信號調諧范圍為2 ~10 GHz,可處理的接收信號頻率覆蓋為2 ~15 GHz。西南交通大學的團隊研發了一種通用的微波光子集成芯片(PIC)[9],如圖2 所示。該芯片單片集成了多個可調諧的激光器、調制器和耦合器,實現微波光子鏈路結構和信號流向的重構,能夠靈活配置,跨越微波信號產生、傳輸和處理3 大核心領域實施多項功能,包括遠端信號產生、強度/ 相位調制的微波光子傳輸鏈路、可調諧帶通/ 帶阻濾波器、微波瞬時頻率測量、微波脈沖重復頻率測量等。該芯片直接應用于承載室內和室外場景的日常實時業務:直接部署在成都- 重慶(成渝)高鐵線路沿線,針對電磁干擾進行監測;被嵌入到4G/5G 無線通信系統和4K 高清視頻接入系統,支撐日常實時業務。
圖2、通用微波光子芯片及其應用于室內和室外場景的日常實時業務承載示意圖[10]
1.2 多信道/ 陣列化收發射頻前端
多信道/ 陣列化收發前端分為兩部分討論:一部分是光子真時延相控陣收發前端,另一部分是寬帶信號的信道化接收前端。
相控陣收發前端通過控制各個陣元幅度和相位來實現射頻信號的高效定向覆蓋,能夠有效降低系統損耗,增加覆蓋范圍,降低附加干擾;因此,相控陣收發前端在雷達、無線通信等射頻微波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基于光子真時延的波束賦形技術因其能夠充分利用光子技術的抗電磁干擾、重量輕、體積小、低損耗、高帶寬等優勢,有望替代現有帶寬受限電子技術來滿足射頻智能系統的寬譜靈活覆蓋需求。基于光子真時延波束賦形的陣列化收發前端基本結構如圖3 所示:射頻信號經電光轉換至光域,通過光子學手段對射頻信號進行群時延調控,最終獲得多路不同延時的天線饋送射頻信號。實現光子真時延相控陣收發前端的關鍵在于光域群時延操控方法。1991 年,美國W. NG 等首次利用固定長度的光纖和光開關實現了光子真時延相控陣天線系統,實現了2 GHz 和9 GHz 射頻信號的波束掃描[11]。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提出了利用波長相關的色散效應實現光子真時延的方案,在2 ~18 GHz 工作帶寬內波束掃描角大于100°[12]。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團隊利用受激布里淵(SBS)散射的慢光效應實現光子真時延,延遲時間為0 ~10 ns[13]。澳大利亞斯溫伯恩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基于小型化的微諧振腔產生光學頻率梳作為多波長光源,有效增加光子真時延相控陣系統可支持的天線單元數目[14-15],最高可達81 個。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則基于集成的空間光學器件提供光子真時延,可支持的天線單元數目高達112 個,射頻覆蓋范圍超過20 GHz[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團隊提出利用微波光子濾波方法實現多波束光子真時延相控陣系統[17]。
圖3、基于光子真時延的相控陣收發前端示意圖
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機通過光子技術、器件在光域將寬帶射頻信號劃分成若干均勻/ 非均勻子信道,便于后續的進一步精細處理,能夠滿足智能系統的寬帶多頻段信號感知接收需求。根據實現結構的不同,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機大致可分為3 類,分別為空分復用型(SDM)、波分復用型(WDM)以及時分復用型(TDM)[18]。SDM 型號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機利用空間濾波器將射頻信號分離成多個并行信道,每個信道包含一部分射頻信號頻譜的分離。美國New Focus 公司的研究人員基于自由空間衍射光纖對射頻信號實施信道化,獲得了1 GHz 的信道分辨率,總瞬時帶寬超過了100 GHz[19]。WDM 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機利用光信道化濾波在光波長域對射頻信號進行頻譜切割,使得每個光波長信道對應于一部分射頻信號的頻譜分量,最終通過波分解復用獲得多個平行且頻譜分離的信道。西南交通大學課題組基于多個不同中心頻率的SBS 增益譜進行光域信道化濾波,信道分辨率可達十幾兆赫茲[20]。北京郵電大學研究人員結合兩個相干光頻率梳和相干解調技術解決了WDM 方案需要頻域精細濾波和精確波長對準的問題,實驗中獲得了7 個帶寬為0.5 GHz 的信道,頻譜覆蓋3.75 ~7.25 GHz[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人員利用2 個相干光頻率梳以及SBS 效應實現信道化接收機,獲得的信道間隔可以小于80 MHz[22]。TDM 型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機主要通過光波長掃描或者光頻循環模塊將射頻信號的頻譜映射至時域,借助于時域控制開關在時間域進行射頻信號頻譜分離,即一段時間對應于一部分頻譜分量。清華大學研究人員結合循環光頻移和時域光開關,實現了20 GHz 寬譜信號的信道化,系統分辨率可達2 MHz[23]。
2、智能微波光子射頻鏈路
微波光子射頻鏈路(MPRL)的基本模型如圖4 所示:首先將模擬射頻信號經電光調制器件加載至光載波上,再利用光纖鏈路進行遠端分發,最后經光電解調器件恢復出射頻信號。面向智能化系統的應用,MPRL 面臨的核心挑戰是如何保證多種不同頻段、不同制式射頻信號的高保真度輸出,涉及的鏈路特性有動態范圍、相位穩定度以及不同頻段、制式射頻信號的兼容性。下面我們圍繞上述3 個問題,分別介紹大動態范圍MPRL、高相位穩定性MPRL,以及多業務融合MPRL。
圖4、微波光子鏈路基本模型
2.1 大動態范圍微波光子射頻鏈路
MPRL 的動態范圍表征鏈路可處理信號的幅度范圍,其下限取決于鏈路的噪聲性能,上限取決于鏈路的非線性特性;因此,抑制噪聲和消除非線性是提升動態范圍的關鍵。MPRL的噪聲抑制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低偏置馬赫- 曾德爾調制器(MZM)[24],通過將低光生電流抑制光電探測器散粒噪聲和激光器相對強度噪聲(RIN);另一種基于平衡探測技術[25]抑制激光器的RIN。相較于噪聲的隨機性,MPRL 的非線性失真來源明確(主要來源于調制器件與光電探測器件的非線性,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調制器件的調制非線性作用占主導地位),產生機理又較為清楚,通過鏈路的非線性失真補償往往能夠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較大的動態范圍的收益提升;因此,MPRL 線性化一直以來都是大動態范圍MPRL 研究的熱點與重點。已報道的MPRL 線性化方法大致可分為前饋線性化、模擬預失真、數字線性化和全光線性化等。
前饋線性化與模擬預失真技術均借鑒于傳統的電放大器線性化方法。前饋線性化方案需要兩條光電鏈路:一條鏈路進行錯誤信息提取,另外一條將此錯誤信息傳輸至接收端與接收信號結合以實現非線性失真消除。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前饋線性化技術該技術對MZM 強度調制MPRL 進行非線性失真補償,獲得的鏈路無雜散動態范圍(SFDR)為110 dB·Hz2/3[26]。模擬預失真技術通過外部模擬電路在信號未調制光載波前進行預失真處理。模擬電路的傳輸函數與MPRL 相反,兩者級聯最終可實現整個系統的線性化。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研究團隊基于零偏振二極管[27]進行了直接調制MPRL 的線性化,獲得的鏈路SFDR 大于110 dB·Hz4/5。
數字線性化技術將模擬信號經模數轉換變換到數字域,利用數字信號處理(DSP)算法進行鏈路的非線性失真補償。線性化實現方法與模擬預失真類型類似:構造與MPRL 的相反傳遞函數并對射頻信號進行預先或后處理,以抵消MPRL 的非線性失真。北京郵電大學的團隊利用記憶多項式線性化模型,采用數字預失真的方式對寬帶的射頻信號進行非線性失真補償,可實現超過15 dB 的三階交調失真(IMD3)抑制[28]。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數字后處理算法將MPRL 的SFDR 性能提高至120 dB·Hz2/3[29]。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基于相位調制I/Q 解調MPRL,利用數字后處理的方法獲得的鏈路SFDR 超過126.8 dB·Hz4/5[30]。
全光線性化利用光子技術進行非線性失真補償,具有大帶寬的優勢,是近幾年來的研究熱點。全光線性化的主流方法為利用較為復雜的級聯或并聯調制結構,結合參數優化設置獲得兩路非線性特性相反或相同的調制路徑,最終通過兩路非線性失真的相互抵消實現鏈路的線性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課題組利用級聯MZM 結構,并通過非線性失真的抑制獲得了132 dB·Hz4/5的SFDR 性能[31]。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基于雙MZM 并聯結構進行MPRL 的線性化,理論上可獲得144 dB·Hz4/5的SFDR性能[32]。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進一步地提出了更為簡單、穩定的基于雙平行MZM(DPMZM) 的線性化方案,實驗上獲得了122.9 dB·Hz2/3的SFDR性能[33]。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研究團隊基于偏振調制器和Sagnac 環方案,實現超過50 dB 的IMD3 抑制,SFDR 可達121 dB·Hz2/3[34]。西南交通大學課題組利用鈮酸鋰相位調制器的偏振特性實現了MPRL 的線性化[35],結構簡單且無偏置漂移。
2.2 高相位穩定性微波光子射頻鏈路
利用MPRL 的低損耗、抗電磁干擾、大帶寬等優勢進行射頻信號的長距離穩相傳輸,在射電天文學、深空網絡、分布式合成孔徑雷達、高精度時鐘信號分配以及粒子加速器等系統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溫度變化、機械振動等環境擾動所造成的光纖有效折射率與長度變化會引起MPRL 傳輸射頻信號的相位隨機抖動,經時間積累,會嚴重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因此,實現高相位穩定射頻信號傳輸是MPRL 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當前,MPRL 穩相傳輸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主動式穩相傳輸技術,其基本結構如圖5 所示[36],其核心思路為提取鏈路往返信號的相位抖動信息,以此反饋控制電路或者光路時延,從而補償射頻信號在MPRL傳輸中的相位抖動。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壓控振蕩器(VCO)反饋控制進行電路時延調節,實現了射頻信號的146 km 長距離穩相傳輸,1 s 和30 000 s 頻率穩定度分別為3×10-15和1×10-19[37]。法國巴黎天文臺的研究人員利用了VCO 電路延時反饋控制,實現了176 km 的射頻信號穩相傳輸,1 s 和10 000 s 頻率穩定度分別達到了10-16和10-19量級[38]。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反饋控制電相移器實現了100 MHz 信號的100 km 穩相傳輸,1 s 和4 000 s 頻率穩定度分別為3×10-14和3×10-17[39]。法國巴黎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壓電陶瓷光纖延遲線的反饋控制補償光路時延抖動,實現了1 s 和1 d 頻率穩定度分別為1.3×10-15和1×10-18,傳輸距離為86 km,射頻信號頻率為9.15 GHz[40]。北京郵電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激光器波長的反饋控制進行光路時延抖動補償,在45 km 光纖鏈路和2.5 GHz傳輸射頻信號情況下,獲得的1 s 和104 s 頻率穩定度分別為3.3×10-13和7.5×10-17[41]。
圖5、主動式微波光子射頻鏈路穩相傳輸系統示意圖
主動式補償方法的性能直接取決于電相移器、VCO 和光可調延時線等補償器件的自身特性,具有響應速度慢和調諧范圍窄等限制。另一類穩相傳輸技術為被動式補償方法,即利用混頻相消的原理進行鏈路的時延抖動補償。我們以如圖6 所示的方案[42]為例,簡要闡述被動式補償方法的一般原理:射頻信號cos(ω0t)在本地端二分頻后經MPRL 傳輸至遠端,設鏈路傳輸帶來的相位變化為θ,則在遠端的射頻信號變為cos[(0.5ω0(t-θ)]。該信號分成兩路,一路回傳至本地端與發送射頻信號混頻后得到的第二路的發送信號cos[(0.5ω0(t+θ)],另外一路與該混頻信號在遠端混頻,最終消除相位項θ,從而有效補償光纖鏈路的相位抖動。
圖6、被動式微波光子射頻鏈路穩相傳輸原理圖
該方法不僅結構簡單、補償速度快,且理論上具有無限的補償范圍;因此是近些年來高穩相MPRL 的研究熱點。北京郵電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三級混頻的結構,實現了相位抖動小于0.25 rad 的2.8 GHz 射頻信號10 km穩相傳輸[43],并進一步優化了方案,在僅需本地端一級混頻情況下,實現了2.42 GHz 射頻信號在30 km 光纖鏈路中的穩相傳輸,獲得的均方根相位漂移小于0.026 rad[4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僅需一個微波源和兩級混頻情況下進行了6 GHz 射頻信號的20 km 光纖穩相傳輸,信號的均方根時間抖動小于1.33 ps[45]。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研究人員則在100 km MPRL 中驗證了混頻相消方法的可行性,1 萬秒頻率穩定度為1×10-17[46]。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清華大學精密測量聯合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進一步將混頻相消方法拓展至多點穩相傳輸系統,獲得的頻率穩定度分別可達7×10-17/104 s[47]和2 000 s[48]。
2.3 多業務融合的微波光子射頻鏈路
對不同頻段、調制格式和標準的信號“透明”是MPRL 核心優勢之一。相較于傳統的數字基帶傳輸方式一次只能傳輸單一業務,基于MPRL 的光載無線(RoF)系統能夠支持多種不同頻段、制式的無線業務(包括較低頻段的傳統無線業務以及毫米波太赫茲波業務),并以簡化的方式在同一鏈路中融合傳輸,從而大幅提高網絡的兼容性與可拓展性,支撐未來5G/B5G,甚至6G 異構網絡建設。
早在2007 年,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詳細研究了支持3G 和無線局域網(WLAN)兩種制式的RoF 系統。丹麥技術大學的研究人員[49]在長達78 km 的既有光纖傳輸鏈路中以波分復用技術實現了250 Mbit/s 的5 GHz射頻、3.125 Gbit/s 的超寬帶(UWB)、WiMax 業務融合[50]。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MPRL的多業務接入網絡架構,實驗驗證了Wi-Fi、WiMAX、60 GHz 毫米波3 種不同業務的融合傳輸[51]。中國臺北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多個注入鎖定的FP 激光器以及波分復用技術,同時傳輸了20 GHz 的微波信號、60 GHz 的毫米波信號以及550 MHz 的有線電視信號[52]。日本國立信息與通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波分復用技術同時傳輸了2.6 GHz 4G LTE-A 信號和35.4 GHz 毫米波信號,并探討了該方案在未來通信網絡的應用前景[53]。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基于多模光纖的RoF 系統,同時傳輸了2G/3G/4G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信號[5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雙偏振雙平行馬赫- 曾德爾調制器作為RoF 系統的光發射機,實現了11.1 Gbit/s 的高清視頻信號和多個不同頻段的16 QAM 信號(3 GHz、5 GHz、60 GHz)的融合傳輸[55]。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致力于更高頻段信號的融合傳輸,實驗驗證了5個頻段覆蓋220 ~280 GHz 的亞太赫茲信號在10 km RoF系統中的同時傳輸[56]。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圍繞多通道微波光子收發陣列封裝設計展開研究,研制了集成寬帶一體化光收發模塊,并實施了低成本、小尺寸、低功耗高速寬帶無線接入方案,搭建了具有5 個節點的多業務融合的MPRL 演示平臺,如圖7 所示。研究人員進而在該平臺上驗證和演示了2.97 Gbit/s 的高速無線接入、無壓縮1 080 P 制式高清視頻傳輸、TD-LTE 視頻通信,以及高速移動場景下(如350 km/h 高鐵)500 Mbit/s 的無線接入速率。
圖7、基于一體化光收發模塊的微波光子射頻鏈路系統及多業務演示
3、結束語
基于微波光子技術的智能射頻前端與鏈路具有大帶寬、可重構、業務透明等優勢,能夠充分滿足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能化發展需求。全球大量的課題組已經在此領域辛勤耕耘,并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與此同時,微波光子智能射頻前端與鏈路還需要進一步解決成本、功耗、體積、噪聲等方面的問題,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演進和變革提供核心支撐。
-
智能射頻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6601 -
光子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瀏覽量
8557
原文標題:智能微波光子射頻前端與鏈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mwrfnet,微信公眾號:微波射頻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