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講操作系統分為宏內核和微內核兩種不同的架構,如下圖所示,操作系統中分為了用戶域和核心域兩個地址空間,微內核架構僅僅保留了最為基礎的內核進程管理和內存管理服務;宏內核架構的核心域中運行的應用比微內核架構的多了系統應用程序、通信接口管理等等。
基于兩種這種不同的設計理念,也就造就了宏內核與微內核兩種截然不同的特性表現:微內核非常易于拓展,添加任何新系統服務,直接將其分配到新的用戶地址空間即可,內核空間不需要任何修改;但由于用戶域與核心域之間通過信息傳遞通信,因此這些系統應用服務的速度不如宏內核中直接通過系統調用實現的更快;但同樣的因為都在同一個核心域中執行這些應用服務,一旦其中一個失敗,整個系統就會崩潰,微內核卻可以做到某一應用崩潰卻不影響整體的穩定運行。
微內核架構宏內核架構
尺寸較小更大
系統服務執行速度較慢較快
可拓展性易于拓展難以拓展
安全性服務崩潰會影響到微內核工作服務崩潰則整個系統都將會崩潰
代碼代碼數量較多代碼數量較少
物聯網終端首選的OS
從最近幾年MCU廠商的新品發布中,我們不難看出,帶圖形界面、計算能力增強、無線功能加成等已經逐漸成為趨勢,而且MPU的功耗和價格也是日趨親民化,硬件的演進為產業升級打下了良好基礎。現有的操作系統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方面是需要迎合這些更加智能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還要保證實時性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如:網關的多種協議間的格式轉換、安防需要快速啟動、高端處理器的由于帶MMU功能復雜,Linux越來越龐大,傳統的IoT OS應用與內核編譯在一起后維護代價大,容易帶來安全性問題。業界需要一款更小、更快、更安全、可維護性更好的軟件開發平臺,RT-Thread Smart微內核操作系統應運而生!
RT-Thread Smart 定位于成為一個專業的面向實時應用場合的高性能混合微內核操作系統。填補傳統 RTOS 和大型操作系統 Linux 之間的空白,在實時性、成本、安全性、啟動速度等方面取得最佳的平衡。
RT-Thread Smart的用戶態和內核態之間通過共用同一個IPC channel來實現內存的共享,內核實現了盡可能的輕量化,大小僅為500kb;用戶態的系統服務支持可拆卸和可重啟,每個應用都是一個獨立的elf程序,具備獨立地址空間,相互之間保證內存隔離。不同的進程之間通過消息句柄來進行數據傳輸;進程和進程地址同時存在于共享內存空間內,這樣減少了數據復制的工作。據熊譜翔先生現場分享,用戶在編譯的時候可以自己決定哪些服務運行在用戶態、哪些運行在內核態。早期的Linux中用戶態和內核態都不能相互搶占,而在RT-Thread Smart中支持搶占式調度的方式。
資源大小方面進行對比:RT-Thread Smart的內核504kB,壓縮后 217kB, 根文件系統127kB,內存占用1.9MB;Linux的裁剪版壓縮后內核3.57MB, 根文件系統5MB ,內存占用17.4MB。
啟動時間方面進行對比:宏內核方式(RT-ThreadRT-Thread + 文件系統 + 網絡協議棧 + 多媒體)的 啟動時間 3 – 5秒;Linux系統:啟動時間近5 - 10秒;而RT-Thread Smart的啟動時間在500毫秒以內。
在實際應用中差距到底有多大呢?通過一個帶圖形界面的場景啟動速度比對,RT-Thread Smart的啟動僅需1.7秒,免除了Linux漫長的啟動等待時間。
生態賦予的生命力
站在開源社區與商業的十字路口,RT-Thread 團隊選擇了社區,RT-Thread創始人熊譜翔宣布RT-Thread Smart 依然開源如故,采用Apache License v2.0,獲得現場熱烈掌聲!做操作系統最重要的就是生態,而RT-Thread在這一方面做到了世界上較為領先的水平。不論是用戶規模,還是社區的活躍度,包括各種用戶貢獻的組件和軟件包的數量以及質量,均達到了業界領先的水準。
熊譜翔先生認為,從開源的角度來讓更多合作伙伴/用戶來認可RT-Thread是非常重要的,生態對于OS來講是根本。RT-Thread在生態維護方面非常用心,一直確保可以接收到客戶、用戶、芯片廠商等多方面的不同的聲音,從這些生態中發出的聲音中,來挖掘真正的需求點,然后在這些需求點上去進行創新。這些創新的點經過團隊孵化出一些成果之后,繼續拿到社區上去進行嘗試和探索,拿到反饋來進行迭代。這就是目前RT-Thread所實現的一種與生態同棲共生的模式。
據悉,大約在今年10月份用戶有望在開源代碼托管平臺上免費下載RT-Thread Smart。
責任編輯:gt
-
內核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63瀏覽量
40228 -
操作系統
+關注
關注
37文章
6737瀏覽量
123190 -
應用程序
+關注
關注
37文章
3242瀏覽量
57600 -
RT-Thread
+關注
關注
31文章
1272瀏覽量
399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