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囪排煙溫度300度”是傳感器測量出來的感知結果。但是,這個信息所含的“煙道堵了”,則是認知的結果。如果一定要區分感知和認知的話:感知就是傳感器測量的結果,認知則是測量結果內涵的信息。
自動化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有個重要的前提:對發生的問題是“有預案”的。也就是說,人類必須事先寫好代碼、告訴計算機:出現什么事情時,應該如何去做。一般情況下,控制對象或制系統沒有故障時,才能用自動控制的模式——除非把故障的處理方式事先告訴計算機:而這種做法,已經有了智能化的味道了。
系統正常時,傳感器測量的結果是意義明確的信息,如溫度、壓力等。這時,感知和認知沒有差別。當系統不正常時,這些數據意味著設備、操作、質量、管理中出現問題。感知和認知就有差別了。
系統小的時候(如設備、閥門系統),“系統正常”可以作為一種常態化的假設。但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系統大了以后(如把車間、工廠、供應鏈作為對象),“系統完全正常”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了。所以,企業級的計算機系統往往是依靠人來做決策的。以發揮人的優勢:無論遇到什么突發問題,人總會有辦法。這就是所謂的管理系統或者信息系統(不是自動化系統)。
智能化、尤其是互聯網帶動的智能化,往往是針對大系統的。當然,大系統不一定是體積大,本質是復雜性高。這時,我們需要計算機更加深度地參與更復雜的決策:無論是自主決策還是幫助人類更好地決策。這樣,就能用人機結合的方式,處理好復雜、實時、大系統的問題。
這時,無論是機器的自主決策還是幫助人決策,都需要提高認知能力。
這是因為:大系統中可能有成千上萬個設備或終端發出的實時信息。這時,人腦可能沒有辦法有效地接受和處理這些信息。只有用算法(也就是工業互聯網白皮書中說的高級分析)來充當“小秘書”:從這些初級信息中提出有用的信息,幫助管理者進行決策。這其實主要就是一個認知的過程。
回到一開始的例子。“排煙溫度300度”意味著“煙道堵了”——這個認知過程,操作工可能是有的。但是,操作工可能會偷懶、不去處理。這時,就會能源浪費會一直發生。
企業大了的時候,在企業里可能有成千上萬個這樣的設備、成千上萬個人同時勞動。所以,企業高層管理者根本沒有精力去關心每一個設備的實時信息、每一個人的工作情況。所以,他即便有辦法看到數據,也并不知道操作工偷懶。傳統的企業管理架構是金字塔型的——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大領導能夠直接管理的人不多。
但是,如果讓計算機具備了認知能力,就可以在“煙道堵了、一直沒有人處理”的時候,把消息傳遞給公司領導。這樣,公司在周一開總經理例會的時候,就可以把一周發生的事情拿出來讓大家看,與獎懲結合起來。
這樣,總經理平日里根本不用關心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用花費精力,就有能力對企業“明察分毫”。如果總經理能夠做到這一點,下面的人也就不會偷懶了。公司管理自然就好了,與質量、效率、成本都有關的經營指標自然就能好起來。
這就是“從感知到認知”的意義。
本文來源:蟈蟈創新隨筆
原文標題:從感知到認知:智能化的關鍵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智能制造】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48文章
50698瀏覽量
752053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825瀏覽量
55258
原文標題:從感知到認知:智能化的關鍵
文章出處:【微信號:mfg2025,微信公眾號:智能制造】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