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好像無所不能,但其實人工智能有明顯的局限性。真實情況是,當前的人工智能行業應用主要以感知智能為主,就像人一樣,我們看得見、聽得見的東西就是感知智能,但是我們看不懂、聽不懂;認知智能解決的就是腦子的問題,讓我們可以看得懂也聽得懂;然而現階段認知智能的水平可能還停留在孩子的階段,溝通能力差、理解能力弱,同時學習成本高,超越能力范疇的事情幾乎很難實現。
但是,人工智能將創造出創造財富的新方法,同時解放出一部分人類。人工智能的進步將引領其它領域的進步,特別是制造業的進步。在未來,它將更容易滿足我們的基本需求。而在現實中,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認識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誤區,下面筆者將就常見的幾種人工智能認識誤區進行介紹:
誤區1:人工智能的智力不會超過人類
人工智能專家普遍認為,人工智能不可能鎖死在人類智力水平上,終將超過人類智力。目前關于該問題的唯一分歧在于對時間早晚的判斷。未來主義者雷庫茲韋爾認為,機器統治人類會在幾十年后發生,而一些“保守派”人士認為可能得幾個世紀。人工智能保守派認為人類生物腦在本質上有其獨特之處,這是無法解決的科技難題,人工智能不可能擁有人類般或超過人類的智力。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說服力的。我們的大腦是生物學意義的機器,但也不過是機器。他們存在于現實世界里,就要遵循基本的物理法則。人腦沒有東西是不可知的。
在一些特定領域,比如說國際象棋、圍棋、股市交易以及人機對話等,我們已經發明出與人腦匹敵或超越人腦的計算機。電腦和驅動他們的運算法則只會變得更好,電腦精通幾乎任何人類能力只是時間問題。
誤區2:未來人工智能將擁有人類意識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命題,意識帶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我們用‘意識’一詞來指代心理的和認知的屬性,這些在人類身上是捆綁在一起的,這也是人腦區別于“電腦”的重要特征。機器人在工作強度、運算速度和記憶功能方面可以超越人類,但在意識、推理等方面不可能超越人類。
不能僅僅因為一臺機器通過了圖靈測試,就認為它有意識。先進的人工智能給我們的印象是它們是有意識的,但是再先進的人工智能對于自己的認識也不會比一塊石頭或一個計算器多。
我們還未達到人工通用智能,即機器能夠像人類一樣執行任何需要智力的任務,因為我們缺乏關于意識的科學理論。正如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認知機器人研究者穆雷沙納罕(Murray Shanahan)所指出的那樣,我們應該避免混淆認知和意識兩種概念。
誤區3:超人工智能與人類會和平相處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反的兩個方面。人工智能在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社會發展上貢獻巨大,但我們不能忽略其帶來的潛在風險。
科研人員還在另一項關于性別的研究中發現,Face++、微軟等眾多科技公司推出的人臉識別服務中存在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實驗數據表明,對于黑人女性,微軟在21%的情況下無法識別,而Face++無法識別的概率更是高達35%,此外,這些系統普遍對白人男性表現的更好。
因此,“先進的人工智能從本質上將是好的、開明的”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正如斯圖爾特阿姆斯特朗(Stuart Armstrong)指出,存在很多聰明的戰犯。智力和道德感間的關系在人類中貌似并不存在,所以他懷疑該假設在其他智能形式中,恐怕也是難以成立的。
因此超級人工智能會很友好的觀點是片面的,我們應當避免走進這個誤區。
誤區4:超人工智能很聰明,不會犯錯
就職于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的皮特麥金泰爾(Peter McIntyre)和斯圖爾特阿姆斯特朗(Stuart Armstrong)都對此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人工智能將很大程度上受到編程的限制。他們相信人工智能也會犯錯誤,或者他們還沒有聰明到了解人類想從他們那里得到什么。
牛津大學皮特麥金泰爾與斯圖爾特阿姆斯特朗認為,人工智能受程序控制,不認為人工智能有聰明到可以理解我們期望。他們認為:“超級人工智能在定義上是在所有領域上都超越人腦智慧的存在”?!斑@樣的存在是可以理解我們想讓其所達到的意圖的”。雖然人工智能被程序所控制,但如果足夠聰明的話它將能夠理解法的精神與人的意圖。
從定義上講,超級人工智能(ASI)是一個擁有智力的載體,它在各個相關領域都要比最優秀的人類大腦更聰明?!丙溄鹛柡桶⒛匪固乩氏嘈湃斯ぶ悄苤粫龀绦蚓帉懙娜蝿?,如果它能變得足夠聰明的話,它將能理解依照程序完成任務與領略規則精髓的不同,也將能理解人類的意圖。
誤區5:人工智能將超越和毀滅人類
我們無法斷言人工智能是否會毀滅人類或者人類將無法控制人工智能。牛津大學哲學家尼克波斯特洛姆(Nick Bostrom)認為,真正超級人工智能的出現或許是人類所發明的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但我們無法確定人工智能會以什么形式和方式對人類產生威脅。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我們會被人工智能毀滅或無法控制它們。正如人工智能研究者埃利德尤德考斯(Eliezer Yudkowsky)所說:“人工智能既不會恨,也不會愛,但人類由原子構成的,除了智能以外,人類還有感情?!?/p>
牛津大學的哲學學者尼克波斯特洛姆在他的書《超級智能:路徑、危險與策略》中提到,真正的超級人工智能一旦完成,將比以往人類的任何發明都危險。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認為,人工智能的出現可能是“我們文明史上最糟糕的事”,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比爾蓋茨(Bill Gates)也提出了警告。
但沒有什么事是可以確定的,沒人知道人工智能將采取什么行動以及如何威脅到人類。正如埃隆馬斯克指出的,人工智能可以用來控制、調節和監視其它人工智能。也許可以給它灌輸人類的價值觀,使之毫無保留地對人類保持友好。
誤區6:未來人工智能與科幻作品中的相同
科幻作品中的人工智能展現出趣味性和藝術性,是沒有被方方面面束縛的天馬行空的想象。而現實人工智能的發展受制于技術、計算能力和數據等方面,并且在發展過程中充滿了太多不確定因素,因此現實人工智能與科幻作品中的人工智能還是有很大區別,當然,受科幻作品的影響,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中不排除有科幻作品影子的可能性。但如今超級人工智能所導致的問題跟那些完全不同。許多的科幻作品為了作品的趣味性,犧牲了許多科學上的正確性。
的確,科幻作品被作家和未來主義者們用來預測美好的將來,但超級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圖景完全不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與人類本性不同的人工智能不會讓我們知道并預測它們確切的本性和形式。
科幻作品考慮到我們人類是弱小的,大多數人工智能被設定地與人類很類似,而大多數科幻小說旨在講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但不夠科學準確。因此,科幻小說中的沖突往往是存在于實力接近的實體之間。
誤區7:未來所有工作將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將取代很多現存的職業,包括從車間一線工人到高級白領。一些專家預測在不久的將來美國的一半工作將被自動化所取代。但這不意味著我們沒有能力應付局面。最理想的情況是為我們人類實現人人稱贊的目標,達到接近烏托邦的境界,無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人人都從勞役中解放了出來。
機器人將在未來的幾十年取代數以百萬計的崗位。在未來的幾十年里人工智能將抹殺許多工作崗位,但這是件好事。例如,自動駕駛汽車將取代卡車司機,這樣可以節約運輸成本,使貨物的價格更便宜;醫療機器人將取代醫院里的部分收費員和配藥員,看并取藥一條龍服務。自動售貨機將取代店員,降低了人工成本等等。
在所有的可能性中,人工智能將創造出創造財富的新方法,同時解放出人類去做其他的事情。人工智能的進步將引領其它領域的進步,特別是制造業的進步。在未來,它將更容易滿足我們的基本需求,而不是相反。但人工智能不會搶走我們所有的工作,尤其是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崗位將炙手可熱。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59瀏覽量
2375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