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共發生過三次大型的技術革命,分別是蒸汽機革命、電力革命和信息互聯網革命。當前,人類社會進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即人工智能革命。因此,人工智能是各國競爭的制高點,而各國的競爭是政策、基礎研究、技術和資本等綜合實力的競爭。
一、政策之爭
自2016年后,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均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各國也發布了相關的政策和官方計劃。
美國致力于維持全球科技霸主地位,從奧巴馬時期到特朗普時期,美國一直積極支持人工智能的研究,將政策態度從“引導和扶持”轉為“必須領先”。
歐盟重點關注工業、制造業、醫療、能源等領域,強調發揮創新創造力,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使制造業及相關領域智能升級。
日本由于面臨嚴峻的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著重研究人工智能在機器人、醫療、汽車交通等領域的應用。
我國人工智能總體呈現三個階段推進,從第一階段的智能制造,到第二階段的“互聯網+”時期,再到當前的“智能+”國家戰略時期。
二、基礎科研之爭
在基礎科研之爭方面,美國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而衡量基礎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就是人工智能領域的論文數量和質量,我國這方面的論文數量近些年雖然有了快速的增加,但是質量與美國相比差距較大。
三、數據量之爭
在前面說過,數據已經和土地、資源等一并納入了要素體系,而數據就是人工智能時代的“新能源”。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人工智能的核心就是“感知、思考和決策”,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原始數據那么人工智能就無法“感知”世間萬物,無法感知就無法“思考和決策”。在這一方面,我國有著絕對的優勢,在2018年我國擁有的數據量占全球數據總量的23.4%,隨著5G、物聯網的發展,預計2025年我國的數據量將占全球數據總量的27.8%。
今后,新能源汽車將是一個新的數據搜集的載體,當前特斯拉在中國建廠,不僅可以拉動我國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而且也會讓我國搜集更大的數據量,當然美國也會搜集到更大的數據量。當前,美國因為數據對抖音進行了打壓,今后可能會有更多因數據而發生的爭端。
四、深度學習之爭
如果說數據是人工智能時代的“能源”,那么深度學習就是人工智能時代的核心技術。深度學習是人工智能實現“思考和決策”的技術支撐。而在這一方面,無論是總量和結構方面,美國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雖然中美是全球人工智能的聚集地,但是美國人工智能企業占全球總量的42.1%,中國占21.7%,基本上是我國的兩倍。而在結構方面,美國重視基礎層和技術層的研發,分別占39.1%、57.7%和3.2%;我國在應用層方面占比最高,達到了75.2%,而基礎層僅占2.8%。所以,我們要深刻地認識到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并且這種優勢屬于是核心優勢,對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約作用。
五、資本之爭
雖然中美是全球投資的重點,但是由于美國在技術方面的絕對領先地位,并且資本又是趨利的。因此,美國無論是被投資金額還是被投資企業數量均為世界第一。
所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我國在通信和數據量方面擁有著優勢,但是在深度學習的核心技術方面處于明顯的劣勢,正確看待競爭中的優勢和劣勢,對于合理調整自己的投資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YYX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57瀏覽量
237552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492瀏覽量
1209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