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似乎只是速度更快了,此外再也沒有什么用途。”
如果對5G進行橫向對比,對于普通人而言,似乎并沒有太多優勢——除了信號更加穩定和快。
但對于無線網絡而言,能保持快速和穩定的連接,不就是他們最大的特點嗎?
5G“無用論”的興起
隨著5G在中國的大力發展,中國正式踏入5G時代。
但與4G相同的是,中國最快進入5G時代的并非是企業,而是消費者用戶,也就是市場上所說的C端用戶。
在這一操作之下,大量消費者紛紛采用了5G網絡,而運營商也不留余力的宣稱自己已經有多少用戶應用了5G網絡。
但對于B端企業來說,5G網絡似乎并不是首選——5G雖然提升了傳輸速率,但5G似乎并不適用于企業。
在這一基調下,5G“無用論”開始盛行——5G雖然在消費者領域中得到應用,但對于市場規模更大的B端業務來說,并沒有太多的促進作用。
5G真的沒用嗎?
5G,不僅僅是無線網絡
對于5G,從百度上的解釋來說,5G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繼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統之后的延伸。
但對于運營商和科研機構而言,5G不僅僅是建立基站那么簡單。
從表面上看,5G傳輸是基于基站和5G設備終端之間的數據交互,在這一過程中,數據能以更高的速率進行交互。但在背后,則是基站與整體網絡的數據交互。
普通用戶思維中的5G傳輸
現實中5G傳輸
由上圖可見,對于運營商來說,5G建設并非只是基站建設,最為核心的是主干網絡傳輸,而在這一傳輸過程中,光纖成為最為主要的傳輸。
眾所周知,在網絡建設過程中,我國國家級四大骨干網絡聯網在5年內完成,并在隨后提出了“光網城市”的建設。
“原來的光網城市只是接入家庭,解決了末端的光纖化。我們現在是希望將端到端的光網絡打通,從而讓用戶享受更高效的傳輸體驗。”華為傳送網領域總裁盧毅權在接受OFweek維科網采訪時說道。
但不可避免的是,雖然終端用戶網絡實現了光纖化,但在城市內部的數據傳輸并未實現——依然以同軸電纜為主。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網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華為的報告中不難發現,目前的網絡業務類型,可以歸結為三類品質業務應用——專線、視頻和5G。從這三大業務場景的網絡承載需求來看,其核心承載訴求可以歸結為“三低四高”:毫秒級的超低時延、微秒級超低抖動、超低丟包率,以及高帶寬、高可靠、高可用、高智能。
“這對現有的城市全光基礎實施提出了巨大挑戰。”盧毅權說道。
而“全光城市”的建設,則是為了更好地釋放5G網絡的魅力。但如果沒有光纖作為支撐,那么依靠目前的同軸電纜,無法有效支撐起數據傳輸——就如同管道建設,如果沒有強大的中間傳輸,那么再大的水量,分配到個人也只有點滴之水。
此外,與5G基站建設不同,5G基站建設后,可以直接投入使用——只要5G速率比4G快,在現有同軸電纜的支持下,用戶并不會有太大的感覺。
而同軸電纜換光纖,則是一筆龐大的支出——與同軸電纜相比,光纖改造的成本遠超過同軸電纜。
但對于企業來說,同軸電纜換為光纖,才能感受到實質的變化。
企業,為何不會成為5G的忠實用戶?
5G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避免的,但對于企業來說,其有權利選擇“用”與“不用”。
對于企業用戶來說,費用才是決定一切的基礎,如果費用提升,但并沒有帶來足夠的利潤,那么這一項技術,則是一項無法落地的技術。
雖然運營商在宣傳中說道,5G的價格相比4G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這是基于“平均”值,即以“1G”或“1M”的價格為基數,這對于用戶來說并不公平——如果套餐沒有使用完畢,那么多余的流量將自動失效,或轉為較低的流量計數下月。
LoRa市場戰略總監甘泉曾調侃道:“不管5G速度再快,用戶回到家依然會選擇WiFi。”
而這也如同企業的選擇:5G并沒有實際作用。
不管是在工廠還是城市各類終端設備的管理中,用戶需要的是長期運作、費用極低的通信設備。在這一要求下,NB-IoT、LoRa等技術不斷被應用在各個領域——而3G/4G/5G設備,被應用在需要緊急、大流量,或者不利于鋪設網線的環境中。
可以說,3G/4G/5G這類無線通信技術,是為了滿足用戶的移動過程中對網絡需求的補充,而非固定區域內的數據傳輸。
而“全光城市”,才是真正解決企業用戶的真正需求——不管是對于工業、園區等環境,基于NB-IoT、LoRa、WiFi、ZigBee等通信技術,已經可以滿足他們的日常需求。而這些技術背后的光纖通信,才是真正解決數據傳輸的根本問題。
5G,并不適合這類場景。
5G的應用場景在哪?
5G雖然并不適用于固定的環境,但在眾多媒體的報道中,似乎特別適用于移動環境——如自動駕駛、旅游、AR等行業,而這些均是基于消費者的業務線。
可以說,5G在這些領域的應用,更偏向于讓交互更快,延遲更小。但只要仔細分析,在4G信號良好的情況下,這些情況均可以實現。
在自動駕駛方面,由于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除了汽車本身的運行數據外,還有大量其他數據,而視頻數據或許是所有車輛中最大的數據。這些數據如果要通過5G網絡進行傳輸,則需要提供更大的上行速率,而下行速率則可以大幅度降低。
但在這一過程中,自動駕駛汽車必須處于信號良好的環境下——必須5G網絡實時覆蓋,同時還需要保持良好的連接。
而5G網絡的弊端開始顯現:覆蓋面積小。
在這一過程中,自動駕駛更偏向于本地智能化,而非通過5G去控制。而5G在自動駕駛方面,更偏向于輔助。
可以說,在這些方面,5G還未找到除了“速率”之外的特點。
寫在最后:5G真的沒用嗎?
對于5G而言,似乎很多產業都與其沒有太大的直接關系,而這是由于現有產業尚未達到5G的標準要求——就如同“殺雞用牛刀”一般,5G就是“牛刀”。
但不可避免的是,就目前而言,5G依然是一個“超前”的產物,大力擴建,只是為了快速鋪展道路,為未來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不過就目前來說,5G并非“一無是處”,至少推動了“全光城市”的建設。
責任編輯:xj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5973瀏覽量
135864 -
5G
+關注
關注
1353文章
48370瀏覽量
563408 -
5G網絡
+關注
關注
8文章
1735瀏覽量
42154 -
5G基站
+關注
關注
13文章
755瀏覽量
386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