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第十八屆中國半導體封裝測試技術與市場年會在甘肅天水舉行,會上,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吳華作了以《國產設備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主題的報告。
吳華指出,當前我國半導體設備自制率還比較低,根據SIA(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報告數據,2017年我國半導體設備自制率僅為14%,2018年僅為20%。然而,國產半導體設備需求持續增高,國內需求每年有20億美元左右。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在市場拉動和政策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整體實力顯著提升,集成電路的設計、制造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封裝測試技術逐步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國產關鍵裝備被國內外生產線采用,涌現出一批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產業集聚效應日趨明顯。
報告同時指出,國產設備的發展具備外部環境和國內需求雙重驅動力。
外部環境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國際領先技術的引領。縱觀全局來看,國產半導體設備起步較晚,一直走在前人走過的路上,走的路程是在不斷吸取前人智慧的精華,國外有很多的領先技術可供參考與學習,也有先進的開發軟件和工具可以利用,通過消化吸收再加上國人的智慧加以創新,國產設備的發展具備了良好的研發條件。
二是新興領域需求的帶動。汽車電子、物聯網、AI、5G需求極大地帶動了半導體市場的需求,國產設備發展擁有了廣闊的市場前景,零部件的國產化也同樣前景廣闊。
三是中美貿易戰以及出口管制的影響。由于美國技術限制和國內外疫情的影響,使得行業對設備進口更為擔憂,由此,設備國產化推上了時不待我的日程。
就國內因素而言,一是得益于晶圓廠產能擴張,國產設備得到了更大的發展。2019半導體前端晶圓廠的產能將增長至全球半導體晶圓廠產能的16%,2020年將達20%。在晶圓廠建設的熱潮下,中國大陸地區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大陸封測市場需求也隨著快速增長,這就給半導體設備帶來了巨大的市場。
二是中國半導體產業鏈日益完善。中國半導體產業鏈漸趨完善,產業生態體系逐步成形。目前我國垂直分工模式的產業鏈初步搭建成形,產業上中下游已然打通。
三是國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自給率是20%,目標是到2050年達到50%。
另外,國產設備廠商具備諸多優勢:低研發成本、制造成本和技術支持成本;在國內可以提供更及時、成本更低的現場技術支持;研發人員更加了解國內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國家各項優惠的扶持;國內集成電路市場需求大,集成電路設備市場空間廣闊。
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國產設備也面臨著設備的使用和技術要求提高等挑戰。為此,吳華提出幾點發展建議:注重設備的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靠性;針對不同類型或技術要求的產品,研發制造相應規格的設備;設備的設計開發與應用和工藝緊密結合;設備設計采用模塊化,功能可選、可升級;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獨具特色。
最后他強調,我國半導體設備行業需要通過自主創新來發展壯大,這是一個較為艱難的過程,但唯有自主創新之路可行!他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國內科技企業知難而上,走上自主創新的道路,并努力地在設備制造領域實現自主可控發展。
責任編輯:tzh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81文章
11385瀏覽量
360857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014瀏覽量
216290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842瀏覽量
127797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140瀏覽量
2684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