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聚焦垂直行業,引領5G創新應用,并提出要做專業領域的創新者、產業資源的整合者和產業智能發展的賦能者。
通過不斷創新,打造研發應用新模式,促進前沿技術的商業轉化落地。成都產業研究院已打造出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省部級實驗室2個,聯合實驗室42個。與此同時,公司注重科研投入,深入推進5G技術應用創新,獲得專利163個,軟件著作權35個,牽頭或參與發布白皮書12 個。
這一連串的數字見證了成都產業研究院的創新與發展。連續三年參加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公司趙立君副總經理感觸頗深,“從觀眾轉變為主人,這個感覺真好!”
第一次參展時,成都產業研究院僅是一名觀察者;第二次參展時,舉辦智慧醫療論壇,分享智慧醫療的思考,提出“1+3+5+N”創新體系;今年成都產業研究院成為主人之一,邀請眾多合作伙伴參加智慧民航峰會、智慧教育分論壇、醫療閉門會和成研之夜。
除身份的轉變,成都產業研究院也將繼續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通過“1+1+N”體系,讓5G行業應用實現“N”的拓展。
“1+3+5+N”到“1+1+N”
去年,成研提出的“1+3+5+N”創新體系,得到行業盛贊。
“1+3+5+N”具體是指,1個云網平臺,3個基礎應用,5個成熟應用和N個創新應用。今年,中國移動明確提出政企產品體系是“1+1+N”,其中第一個“1”是指行業專網,第二個“1”指行業平臺,“N”為行業應用。這兩種體系之間又有怎樣的關聯呢?
對此,趙立君副總經理指出,在本質上,”1+3+5+N”和“1+1+N”是一樣的。新的“1+1”對應的是去年的1個云網平臺;原來的“3+5+N”則對應的是新的“N”,我們只是把N拆的更細了。之所以要進一步拆分“N”,是因為許多應用或者解決方案在深入到一個行業中的時候,需要細分和定制。
在成都產業研究院的不斷推動下,“1+3+5+N”體系已日臻完美。例如,在醫療領域,智慧醫療大腦、5G急救、云門診、云病房、醫療教研等應用已基本成型,并在醫療新基建的建設浪潮中,不斷落地應用。
5G云網融合是行業新型信息化基礎設施,它具備方便快捷、按需使用、安全可靠和應用聚合四大能力。“基于5G云網融合,我們向國家申報的新基建項目是三家運營商中唯一獲得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衛健委支持的一個項目,總投資4個多億,以云網融合模式去建設醫院的信息化系統。”趙立君副總經理表示,“去年我們的想法,變成了集團公司的一個發展思路,現在又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同,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與激勵。”
去年“1+3+5+N”雖然獲得了許多醫院的認可,但對于很多客戶來說,這種“游說”是單向的。因為他們并沒有看到這個體系能給他們創造怎樣的未來,但今年這種狀況徹底扭轉。“1+3+5+N”開始在醫療行業持續“開花”。目前,華西附二院、中日友好醫院、鄭大一附院已成功交付5G醫療行業專網、5GiMEP平臺和多個行業應用。華西醫院、上海第一人民醫院、重慶衛健委、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等均在持續交付中。
醫療行業的“珠玉”在前,教育、農商等行業的大門順勢而開。趙立君副總經理表示,有了“1+1”的5G云網融合基礎設施能力之后,中國移動拓展to B領域就有了抓手,產品解決方案有了體系,有了可視化的產品,才能真正打動客戶。
“以前中國移動推出的系列化應用,例如醫療、教育每個應用都是散裝獨立的,形不成高效聯動效應。”趙立君表示,有了“1+1+N”,中國移動就不再是一個應用的供應商,而是體系化的供應商,5G加速賦能垂直行業變革也將變得“水到渠成”。
不斷創新,實現5G行業應用“N”的拓展
在教育領域,喬布斯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計算機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
那是因為技術并沒有改變教育本身。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
有專家指出,要想充分發揮出指揮棒的能力,必須升級創新評價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探索開展學生各年級學習情況全過程縱向評價、德智體美勞要素橫向評價。而這也正是成都產業研究院的發力方向。
如此背景下,雙師課堂、VR教學等應用已不能完全滿足教育變革的新需求。“教育不能僅有一個教育專網,而是類似醫療行業,需要強大的邊緣計算能力,并融合大數據和AI技術,形成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趙立君副總經理指出,我們打造的邊緣教育云可以打通校園側的所有數據,可以給學生畫像,對學生做出綜合評價。
“這一能力也打動了許多學校領導與老師。”趙立君副總經理透露,目前公司正在與四川成都武侯區教育局一起探索研發該領域具體應用,這將極大提升學生的素質培養水平和教育質量。
在5G賦能下,改變的不止醫療、教育行業,無人機行業也迎來新突破。
近年來,無人機作為我國引領全球科技發展的產品之一,是中國制造的一張嶄新名片,然而由于通信技術的限制,如今民用領域的無人機仍面臨著距離短、信號差等問題,嚴重制約著無人機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無人機本身發展得很好,但是遠程操控、遠程數據回傳等問題一直沒辦法解決。”趙立君副總經理指出:“經過我們反復試驗驗證,通過5G技術,這些問題已經得以解決,無人機也廣泛應用到高層消防、森林消防、應急通信、電力巡檢等領域。”
“我們研發的哈勃系列通信模組,重量輕,適合在無人機上使用,同時再結合我們的無人機管理平臺,就能將無人機這種專業設備轉變成賦能工業、農業、商業的一個手段,不管是農林植保,還是火災監控等領域上都可以應用。”
下一階段,成都產業研究院將進一步完善無人機管理平臺,通過產業協同,拓展更多應用場景。并面向客戶的定制化需求,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5G跟行業的結合是一個探索的過程,經過這兩年的摸索,我們找到了一些特別適合5G的應用場景,現在也逐漸被社會接受。”趙立君副總經理表示,未來成都產業研究院將進一步深入行業,碰撞互動,實現產業協同,從1到N,真正改變社會。
責任編輯:pj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31瀏覽量
7092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59瀏覽量
237566 -
5G
+關注
關注
1353文章
48367瀏覽量
5633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