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出席并發表演講。
李東榮表示,數字金融業務有關責任的認定、權限管理、風險控制、業務連續性等管理工作難度進一步提升,需要我們對面臨形勢的嚴峻性保持清醒的認識。另外,網絡的穩定運行和安全防護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都不能置身事外的共性問題。
隨著全球逐步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的浪潮蓬勃興起,數字技術在金融領域里得到了越來越廣泛和越來越深入地應用,因此,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挑戰。
李東榮就此分享了幾點個人認識:
一是安全運行形勢更加嚴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金融業的分工更加專業化、精細化,金融機構之間以及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之間在賬戶、渠道、數據、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關聯性日益增強,傳統上的信用風險、道德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等風險表現,在技術環境下呈現出新的變化,并與新技術應用產生的風險交織在一起,需要客觀辨別和認識新風險。所有基于網絡的各類金融行為的特征,還有待于我們去深入觀察和研究,由此,數字金融業務有關責任的認定、權限管理、風險控制、業務連續性等管理工作難度進一步提升,需要我們對面臨形勢的嚴峻性保持清醒的認識。
二是網絡穩定防護更加突出。當前,網絡安全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分布式聚集服務、高級持續性威脅等攻擊手段不斷翻新,機器學習等新技術的惡意利用,使網絡攻擊自動化、精準化程度提高,所有的這些都會給金融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據世界銀行和劍橋大學今年10月份發布的一份針對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金融管理部門的調查數據,也包括中國在內,網絡風險是疫情發生后監管關注度最高的金融科技風險類型,所有的國家都非常一致認為,網絡安全它的穩定性如何是首當其沖的。78%的受訪機構認為,網絡風險正在上升,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到,網絡的穩定運行和安全防護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都不能置身事外的共性問題。
三是技術應用安全更加復雜。當前數字技術創新代際周期呈現明顯縮短的趨勢,這與金融行業的長周期特性存在一定程度的錯配,從業機構如果不經過嚴密的測試和風險評估,我們從業機構提供的服務產品、服務模式如果沒有經過嚴密的測試和風險評估,如果僅僅是追求所謂的顛覆式創新,僅僅是關注新技術應用的短期效益,就很有可能導致選型錯位、資源浪費,乃至安全事故頻發等問題。此外,隨著金融與科技的加速融合,金融業作為科技驅動型行業,來提升自主創新應用水平,降低單一供應商依賴度,增強關鍵核心技術供應鏈安全性、穩定性等方面依然任重道遠。
四是數據安全治理更加迫切。在數字化時代,數據作為關鍵的生產要素和戰略性基礎資源的地位更加突出,隨著購物、支付、理財等網絡活動滲透率的不斷提升,一些從業機構積累了海量的客戶行為數據和交易數據,但其數據保護意識、內部管理水平和網絡攻擊防范能力存在不足,從而也會增加數據集中之后泄露的風險。同時,由于網絡數據復制的低成本和低門檻,以及數據二次利用和傳遞的隱蔽性,從業機構過度采集數據、非法交易數據、一次授權重復用數的問題時有發生。這些問題都會給金融行業的聲譽和消費者的信任帶來很大的沖擊。
責編AJX
-
網絡安全
+關注
關注
10文章
3127瀏覽量
59600 -
金融
+關注
關注
3文章
419瀏覽量
159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