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經迎來了應用落地發展的時代契機。人工智能不僅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量,更是新一輪科技競賽的制高點。基于此,各國紛紛加大了對人工智能產業的布局力度,力求在新一輪競爭中站穩腳跟,奮勇爭先。
2019年8月1日,科技部印發《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的通知。文件明確,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重點由人工智能行業技術領軍企業牽頭建設,鼓勵聯合科研院所、高校參與建設并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撐。
在政策引導之下,各方積極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人工智能技術、產品、服務在各領域的流動速度也不斷加快。不難發現,在浩浩蕩蕩的時代大潮中,參與AI平臺建設的不只是新創企業和技術公司,還包括聚焦應用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平臺廠商和專業服務提供商。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參與者眾多,綜合參與者背景和開放技術類型,可大體分為四類:通用全面的智能云計算下屬AI開放平臺,如阿里云、騰訊云、百度云等下屬的AI開放平臺;通用全面的獨立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如小米開放平臺、訊飛開放平臺等;提供垂直技術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如專注計算機視覺的曠視科技Face++、商湯科技等;以及提供垂直場景技術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如安防場景的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樂橙開放平臺、教育場景的好未來AI開放平臺等。
從地域分布,我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建設速度較快,進展顯著。近日,廣東省科技廳正式發布了第三批“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共有4個平臺入選。其中,金域醫學入選“臨床檢驗與病理診斷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奧比中光科技入選“3D視覺感知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廣電運通入選“金融智能與服務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琴智科技入選“智能云服務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的作用主要是什么呢?它所起到的連接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一方面,它連接了開發者和一些研究機構;另一方面,可以連接許多下游的企業。比如一個以指紋識別為主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可以將相關技術能力開放給希望在指紋識別領域開辟業務的創業團隊。
實際上,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具有較高門檻的技術種類,都是難以長期自主研發、持續投入的領域。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的推出,無疑會給諸多這樣的企業帶來開源資源的借力,可避免無效探索和盲目投入,讓企業能夠快速借助AI技術紅利實現創新。
據統計,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市場規模104億,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的不斷加快,對AI開放平臺形成利好,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222億。眼下,AI開放平臺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未來有望保持高速增長,預計未來5年CAGR在41%左右。
人工智能技術和底層基礎設施的開源開放是加速AI技術創新和應用落地的重要途徑之一,推動人工智能開源社區及開放平臺建設,可以更好地把企業行為同國家需要及行業需求結合起來,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數字化時代,人工智能是核心驅動力。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在賦能各產業的同時,也會帶來新的安全治理挑戰。對此,業內人士需要在適度開放的同時加強理性監管,以使人工智能技術的價值得到全面釋放。
責任編輯:tzh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744瀏覽量
137211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239瀏覽量
26847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96瀏覽量
2376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