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11月初,市面就流傳網紅機器狗波士頓動力將被軟銀賣予韓國現代的消息,直至12月10日,出售一事終于落下實錘:韓國現代集團確認將以近一萬億韓元(約9.21億美元)購入波士頓動力;成為鐘義舜(去年十月接任現代汽車集團董事長)100萬億韓元(約921.8億美元)未來出行業務計劃之一。
據透露,現代汽車將出資4000億韓元(約合24億人民幣)收購資金,其余部分則由現代摩比斯等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支付。
一條理想主義的網紅“老狗”
說起波士頓動力,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一家在互聯網上長期潛伏的老網紅,狂甩中國第一代網紅齙牙哥、芙蓉姐姐、鳳姐等好幾條街,其創始人馬克·雷波特(Marc Raibert)今年71歲,是麻省理工大學教授,素有“極客瘋子”之稱。
與比爾·蓋茨、扎克·伯格不同,馬克·雷波特自進入大學起,就一直呆在象牙塔里,長期從事機器人、機器視覺領域研究。
1992年,馬克·雷波特與他人一起創辦了波士頓動力并為美國陸軍服務,正式開啟與狗結下不解之緣的28個歲月。
圖片來源:波士頓動力官網
成立至今,波士頓動力已誕下十幾款機器人(機器狗)產品,但除了Petman(仿人機器人)和Atlas(類人雙足機器人)是“人”外,其他的大多跟狗過不去,如Big Dog(大狗)、Little Dog(小狗)、Spot / Spot Mini(唯一商業化機器產品);其他部分產品雖然不叫狗,如Cheetah(獵豹)、Wild Cat(野貓)、Sand Flea(跳蚤)、Rise (垂直爬行機器人)等,可除了名字不同,其他結構設計與機器狗基本相同,讓人難以想象他們與“狗”有什么不同,如Handle(首款足+輪式機器人)活脫脫一條站立的“狗”。由此,“機器狗”也成了波士頓動力的代名詞。
波士頓雖然很出名,卻常常讓它的投資者很頭疼。馬克·雷波特一直致力于將雙足或四足機器人發展成為一種超自然狀態的產品,為了追求極致,波士頓動力遲遲不做商業化,馬克·雷波特曾說過:“沒有經歷至少25年潛心研究的機器人產品,不足以商業化。”
波士頓動力的技術是有目共睹的,被認為是全球頂級機器人公司之一,早在10多年前,波士頓動力的產品就可以做到踹不倒的程度,可見其產品的平衡能力之強。
直到成為28歲的網紅“老狗”,波士頓動力才于今年3月推出首款商業化產品——Spot機器狗。
“又”賣身:由軍轉民
波士頓動力成立的使命是為美國軍方提供先進的機器人產品,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是其最大的金主,但一直不商業化,波士頓動力始終活在理想的世界里。
不過其世界一流的機器人和機器視覺技術早已被商業公司所覬覦。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谷歌很早就對機器人感興趣,在收購波士頓動力之前,它已收購了7家機器人技術公司,對波士頓動力這樣一家從未被他人染指過的冰雪美人,自然也不會放過,最終于2013年12月,以30億美元成功拿下。谷歌也開始了“我們通過做好事來賺錢”的新計劃。
波士頓動力推出的產品,價格都非常高昂,而且存在可靠性不高的問題,連美國軍方都嫌棄不好用。對這樣一家公司,商業化難度本來就高;最令谷歌受不了的是,花高價買來的公司,竟然不聽使喚,除了能給谷歌帶來一些人氣外,并不能給谷歌生產真金白銀,這直接導致波士頓動力不久后被拋棄的現實。
尤其是主導收購波士頓動力的“安卓之父”安迪·魯賓離職后,包括波士頓動力在內的機器人公司在谷歌內部都不再吃香,項目經常遇到困難,出售或改組成了谷歌旗下機器人公司的命運。
“雙”賣身:為理想走到了一起
一直以來,日本的孫正義始終有一個機器人帝國的夢想,而其個人及旗下的愿景基金也非常熱忠于投資初創公司或是有潛力的高科技公司,為此還專門收購法國Aldebaran Robotics成立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研發人形機器人Pepper等產品;孫正義曾一度表示,要通過大力發展機器人讓日本經濟重回全球第一。
當得知谷歌要出售旗下不賺錢的機器人企業后,孫正義立馬行動,于2017年6月9日,同時從谷歌手中接過波士頓動力和另外一家機器人企業Schaft,不過至今軟銀都未透露過當時的收購金額。
完成收購后,軟銀一度表示,將繼續支持波士頓動力做研發,并為其提供充足資金,推動軟銀AI+機器人的T字路線向寬度和深度同步發力。
兩個理想主義的結合,一度被認為很完美。為了回饋軟銀的支持,在3700萬美元研發經費的支持下,波士頓動力終于在2020年6月首度實現商業化——正式推出明星產品Spot Mini。
雖然Spot Mini價格高達7.5萬美元/臺(約合49萬人民幣),但仍獲得了不錯的訂單,據波士頓動力新任首席執行官羅布·普特在10月底透露,僅3個月時間就獲得了260臺訂單,憑此可回籠約2000萬美元。
“叒”賣身:被理想拋棄的犧牲品
據報道,截至12月,波士頓動力Spot Mini已累計獲得超過400臺訂單,表面看前景不錯,實際上波士頓動力的產能非常有限,目前年產能僅為1000臺/年,年回籠資金最高為7500萬美元,對財大氣粗的軟銀來說,只是毛毛雨,可以繼續養著,只待成為下一個阿里巴巴。
但天有不測風云,軟銀投資的100多家公司中,不少已處于虧損狀態;今年初軟銀財報透露出更嚴重的問題:旗下愿景基金曾攜千億級美元投資的88家公司中,有15家已經瀕臨破產或已經破產,即便辦公共享公司WeWork、衛星運營商OneWeb、寵物社交APP Wag Labs、印度初創酒店公司OYO等明星公司也是經營困難重重,直接導致軟銀賬面虧損高達167億美元。
伴隨疫情的持續,軟銀年初就開始斬斷早年投資遺留下來的麻煩,同時儲備足夠資金準備過冬,先是賣掉阿里巴巴、Sprint /T-moblie等公司股票套現432億美元,接著出售Arm,再回籠400億美元,為2020年的冬天備了厚厚的“棉襖”。
據軟銀第二財季(2020年7月至9月)數據顯示,今年4月至9月軟銀集團凈銷售額為2.63萬億日元,同比增長3.6%,實現凈利潤1.88萬億日元,同比大增346.7%,可以說當下的軟銀并不缺錢。
不過在孫正義看來,接下來任何災難都有可能隨時發生,軟銀需要為最壞情況做準備;現在的情況是,活著比理想更重要;由此,還在燒錢的波士頓動力成為了又一個被拋棄對象。
消息一經公布,現代股價僅微漲0.26%,而軟銀股價卻飆升了6.62%,可見軟銀的股東有多“討厭”只會花錢不會賺錢的波士頓動力。
“叕”接盤:車+機器人會有新變革?
波士頓動力正在拋棄理想迎合東家,奈何軟銀已經“變心”,好在現代汽車拋出了橄欖枝,只是未來如何走,目前還沒有定論。
從背靠美國軍方到谷歌再到軟銀,波士頓動力每次都有一個“富爸爸”,它可以一直為理想而活,但現代汽車收購波士頓動力不是為養金魚,而是積蓄自己的力量。
現代集團旗下一共有3家世界500強:現代汽車、現代重工、現代摩比斯。自從2017年“薩德事件”后,旗下現代汽車產能和銷量不斷萎縮,企業存在的技術瓶頸也不斷被暴露出來;在疫情沖擊下,現代集團日漸淪落,亟需通過技術變革重換新顏。
2019年現代汽車曾推出一款名為“終極機動車(UMV)”的概念車,從結構看就是波士頓動力機器狗的放大版,引進波士頓動力則是希望能將汽車和機器人結合,實現汽車靠“腿”行走甚至攀爬。
這就意味著,波士頓再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沉迷于實驗室,而是要賦能現代汽車,最終重新定義車輛的形態。
在技術上已經陷入瓶頸的波士頓動力,已經開始接受商業化的現實;面對這一挑戰,能否擔起現代汽車賦予的使命?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xj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0文章
28211瀏覽量
206546 -
波士頓
+關注
關注
1文章
61瀏覽量
16370 -
機器狗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0瀏覽量
1010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