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京劇,我或許是有點發言權的。
最早聽戲,是在爺爺家的電視里,當年央視還沒有戲曲頻道,一套每天下午四點準時開戲。依稀記得《紅鬃烈馬》《四郎探母》《鍘美案》以及幾部現代戲是最常播放的。我就是這么認識了臉譜和行當,時年四歲。
小時看京劇,并不太懂很多意思,只是喜歡熱鬧。最愛看的是《坐宮》那樣的西皮流水,或者《三岔口》《挑滑車》這樣的武生應工。直到有一天,聽到馬連良先生的老錄音,突然明白了什么是韻味,至此深深為這門雕琢了兩百年的藝術折服。
我也遇到過很多同學朋友,都認為京劇不好聽,太慢了,看不懂。我總是覺得,或許他們只是缺少一個沉浸其中的契機,需要一個認識這門藝術的窗口。
就我的經驗來說,京劇的美在于極致化的細節,以及嚴苛形式與技巧上的再創新。這些東西經得起各種方式來考驗和推敲。比如時間流逝、觀眾的口味變化,甚至——讓舞臺暗下來。
此前國家京劇院上線了一出特別的劇目。我們知道《三岔口》里的一折“摸黑開打”是京劇史上的絕藝,戲中武生、武丑要假裝在黑暗狀態下對打。但應該還沒有演員嘗試過,真正在暗光狀態下上演這出戲。
12月25日,在天貓華為盛典當中,王佩瑜、李小川等京劇名角與華為終端設備一起,為大家帶來了眾多獨特的京劇欣賞體驗。其中就包括一起看這出暗光下的《三岔口》。在華為Mate 40暗光拍攝與動態追蹤能力下,觀眾可以和幾位大師一起欣賞這折聞所未聞的武生戲。
咱們也就此機會聊一聊,科技時代如何復興京劇的至美。那種美醞釀在細節里,在韻白轉乘中,在腔調宛然處,在一個個動作千錘百煉的配合里。
這個過程中,需要信念的力量,也需要技術的幫助。而很多人,很多技術和產品,正在努力展示京劇的魅力。
一如《三岔口》里的任堂惠,披星趕月無光照,只為當年舊故交。
黑夜荒村兩英雄:《三岔口》美在何處?
先來說說《三岔口》這出戲吧。
或許有朋友會問,“摸黑開打”我們都知道,但真的在黑暗中開打,有這個必要嗎?戲中兩位角兒不就是努力在燈下模仿“模黑”嗎?
這里就有些細節可以挖掘。《三岔口》這出戲,講的是三關上將焦贊被發配。途中行至三岔口,夜宿旅店。趕來救焦贊的任堂惠,與店主劉利華發生誤會,在黑夜中搏斗了起來。這才有了著名的“摸黑開打”。
事實上,這出戲很早就在北方花部戲中流傳,道光年間,著名的慶生班已經有上演《三岔口》的記載。民國時期,譚鑫培先生對這出戲進行了極大改良,使其成為譚派武生代表劇目。
至此,《三岔口》的武生戲已經經歷了百年發展,被無數次打磨。戲中武生武丑不僅是要模仿黑暗中不能視物的效果,還需要同步進行一系列高難度的跳躍、翻騰、躲閃、攻擊動作。這些動作需要與場面桌、同場演員高精度配合。很多動作在臺上甚至來不及憑眼觀察,而是必須依靠肌肉記憶與合作默契來完成。
(非華為設備拍攝)
但在正常的舞臺光源下,觀眾視角里很難發現這種細節,也不會了解演員在背后下過多少辛苦。畢竟兩百年的京劇史中,不會有哪場戲是微光演出的。
好在時代變了,在技術升級的時代中,觀眾有了真正欣賞黑暗中“摸黑開打”,將演員功底、默契與細節錘煉盡展無遺的機會。
都說工夫在戲外,而這段戲,也需要一點戲外的科技硬工夫。
神目如炬照分明:Mate 40,影像武生
在京劇行當里,武生分長靠武生、短打武生、翻騰武生。《三岔口》就是一出短打武生的代表劇目。而這出暗光《三岔口》里還有一位關鍵角色,那就是華為Mate 40系列,他應工的是——影像武生。
在暗光下看戲當然很難,但Mate 40系列卻可以憑借超感知徠卡電影影像捕捉能力,來讓觀眾看清楚臺上的一舉一動,演員極限環境下展露出的功底與默契。
武生上場,講究的是動靜結合。靜要亮相漂亮,身形瀟灑;動要靈活利索,招式分明。而華為Mate 40系列在記錄暗光《三岔口》時,也展現了動靜結合的影像能力。靜要能在暗光看清,纖毫畢現;動要能捕捉行云流水的動作,不出一點虛影。
在暗光拍攝方面,華為Mate40系列的電影鏡頭傳感器尺寸達到了驚人的1/1.53,感光能力出色的同時,讓暗光拍攝進光量更大。無論是黑夜中搏斗的無的放失、還是刀鋒從頭頂鼻尖削過,僅差毫厘的險象環生,華為Mate40系列都能一一記錄,把每一個細節都完美呈現給觀眾。
(華為Mate40拍攝)
而在動態捕捉方面,華為Mate40系列不僅拍攝效果清晰,并且始終能把快速移動的演員定格在畫面中央。這是因為采用了AI拍攝功能,利用強大的端側AI算力,實現視頻拍攝中實時化處理的AI身形識別功能。從而讓廣角畫面實時裁切放大,實現鏡頭自動動態跟隨演員。
除此之外,Mate40系列還搭載了獨特的激光對焦傳感器。支持黑暗狀態下的精準對焦,確保視頻拍攝不會出現虛焦現象。并且在XD Fusion硬件實時視頻HDR功能的加持下,可以實現暗光拍攝下的畫質更優,高光不過曝,暗部有細節。
這一整套影像工夫,其實非常復雜。設計軟件、硬件、傳感器等等步驟,就像戲劇演員講的是手眼身法步。每一個都要強,每處都不能錯。但最終留給觀眾的,是一個整體、令人驚奇的美。
角兒在臺上如此,Mate40系列在掌心亦然。
往來多少鑼鼓事:重識國粹之美
說來慚愧,雖然我感覺自己是個京劇愛好者,但依舊記不清上次是什么時候去劇場、戲園看戲了。繁多的工作下,只能打開APP聽兩段戲,權做排遣。
然而我也知道,這種模式下是很難欣賞到京劇真正美感的。網絡時代,我們可以很方便地聽見戲文,看見山膀,卻無法照見舞臺上一點一滴的,百年磨練的美。很多時候我也在想,或許技術進步才是讓藝術煥發新生的途徑。
電視時代,我們國家推出過著名的“音配像工程”,讓大量傳統京劇劇目“復活”。而網絡時代,又該如何讓京劇之美煥發新機呢?
華為Mate40系列合作國家京劇院上線的暗光《三岔口》,或許構筑了一場別樣的嘗試。在這場活動中,觀眾不僅能看到突破常識的舞臺挑戰,還可以與京劇表演藝術家宋小川、王珮瑜、著名演員斕曦一起,通過華為Mate40超感知徠卡電影影像,感受京劇藝術的點滴細節和獨特魅力。
其中,我們可以看到技術的進步,正在給網絡與智能時代,跨越屏幕的京劇體驗帶來一系列新的變革契機。
比如說,如今的京劇劇場往往很大,身臨其境的觀看效果不如戲園子的時代。但在Mate40系列的幫助下,觀眾可以在很遠的距離看清臺上的種種細節。例如臺上上演著《霸王別姬》中經典的虞姬舞劍,身處臺下的宋小川老師用華為Mate40拍攝了虞姬身段,憑借著30倍變焦,華為Mate40能輕松定格遠處的畫面。而華為Mate40 Pro和華為Mate40 Pro+更分別支持5倍光學/50倍數字變焦、10倍光學/100倍數字變焦,可以說Mate40系列是與肉眼搭配,共同欣賞舞臺藝術的利器。
再比如,透過手機的微距攝像頭,京劇可以在網絡時代建立與觀眾間的全新觀看體驗。活動中,借助華為Mate40的2.5cm超級微距,觀眾可以看到梅蘭芳大師在1922年上海演出時穿過的“虞姬真金繡裙戲服”。其上的秀紋與工藝,在華為智慧屏的智慧通話功能與高清畫質加持下,可以說是跨越百年纖毫畢現。
再舉個例子,如今京劇的名家名角各在一方,想看同臺競藝并不容易。但在華為智慧屏與手機的分布式技術,多終端體驗加持下,京劇名角兒隔空互動變成了可能。基于華為設備的全場景聯動,不妨成為未來戲迷們的全新體驗。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科技與藝術的區別在于,科技往往需要更新,但藝術卻更加恒定。但這兩條看似不同的道路,卻又能經常發生碰撞。比如很多在時間中浸泡的藝術,都可以在科技的滋潤下重煥光彩。
從敦煌到唐曲,從音樂到戲劇,暗光《三岔口》是華為終端與傳統文化的又一次結合,但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是最后一次。中華國粹之美,需賴我輩有為。
這正是:
黑夜荒村兩英雄,神目如炬照分明。
往來多少鑼鼓事,賴有科技見傾城。
下臺鞠躬。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327瀏覽量
251218 -
華為手機
+關注
關注
7文章
6192瀏覽量
93970 -
智慧屏
+關注
關注
2文章
356瀏覽量
196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