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緊缺,正在影響一切硬件,大到汽車,小到產線上的每一個充電器、藍牙耳機。
12月初大眾汽車因芯片供應不足造成短期停產,引發外界關注。同時也把芯片緊缺的問題再一次擺到大眾視野面前。
除了汽車,芯片缺貨風波更是在消費類電子大肆擴散。與線上辦公軟件類似,這本是一個在疫情中逆勢增長的行業。
Enterprise Technology Research數據顯示,全球約有72%的員工遠程辦公。據IDC,2020年全球PC出貨量大幅上升,預計全年將達2.9億臺,同比增長9.2%。設備需求激增,來自全球的訂單飛進珠三角地區。
但芯片的產能難以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加上美國對華為等公司發出禁令,進一步擾亂原本緊供應緊張的芯片市場。
如今,芯片緊缺已經開始波及到包括電源、充電器、擴展塢等“缺少科技含量”的電子產品。
對電子產品制造商來說,疫情之后手握大量訂單的他們,正在面臨幾乎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芯片缺貨問題。
不同芯片輪流缺貨
“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普遍、這么大規模的芯片缺貨。”葉盛是東莞的一家300人規模的藍牙設備廠商的技術負責人,他告訴全現在,以往最多就是個別廠商會出現芯片缺貨,由于芯片廠商產能調整或是資源傾斜等原因,導致個別型號的芯片缺貨,但像今年這種普遍缺貨的情況,還是第一次。
中國一直是芯片最大消費國。全球每產出3個芯片,就有1個芯片用于中國產業,在各種生產線上被裝進汽車、手機、PC、以及各種智能硬件中。
目前葉盛所在的廠商主要產品為鍵盤、鼠標等藍牙設備,需要用到十幾種不同類型IC(集成電路),其中藍牙IC占一半以上。
如果供應充足,該廠商對不同芯片的單月采購量能達到10萬顆以上。今年以來,疫情影響讓電子產品需求量明顯增長,他們并不愁沒有訂單。但芯片缺貨的情況從7、8月開始陸續出現。從數量上來說,他們從上游廠商分到的貨,僅能滿足約40%的需求。
“不同的芯片輪流缺貨?!比~盛表示,最近公司有一個型號的芯片處于完全斷貨的狀態,需要用到這顆芯片的產品只能暫時擱置。“其他的也不是完全不缺,但交期就被明顯拉長了?!?/p>
由于整個芯片都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芯片交期被成倍拉長,超過半年也并不少見。
正常流程下,制造商在接到訂單后,根據訂單情況向上游采購芯片,到貨后再進行組裝生產,最后出貨。芯片交期拉長后,這要求制造企業提前向上游“鎖單”,另一方面,訂單的完成周期也被顯著拉長。
一位中型電子設備制造商的工程師對全現在表示,凡事做電子行業都不多不少受到了影響,大到芯片,小到一些元器件,都在缺貨。整體來看,“采購到的芯片能滿足 30%-40%的需求,就已經是平均水平了。”
在接受采訪前,他收到了一個芯片供應商發來的微信:一個用在type-c耳機線上的音頻解碼芯片排期已經要28周,價格也有所上調。供應上在對話的另一邊強調,“一定要提前給計劃,不然后面沒貨了?!?/p>
在過去,這顆芯片的交貨周期最長也就是兩個月。
這位工程師表示,目前他所接觸到的多個變壓器、防靜電芯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貨情況。直接導致充電頭、車載充電器、電源、擴展塢等產品的生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
在這些設備廠商的上游,芯片廠商也面臨同樣的缺貨難題。
一個頭部無線充主控芯片廠商負責人劉永表示,目前芯片封裝的產能被大廠搶占,在加上蘋果、三星等不再隨機附送充電頭,無線充需求大增。最終導致產能相對市場需求來說嚴重不足。從11月開始,無線充芯片市場出現大規模缺貨。
劉永所在芯片廠需要向晶圓廠、封測廠同時下單,整個生產流程在8-12周左右。但在產能緊缺的當下,他們需要提前半年向晶圓廠、封測廠提交需求。
不管是電子設備廠商還是芯片廠商,缺貨帶來的影響主要為交期拉長、價格上漲。不同類型芯片缺貨程度不一,漲價情況也各不相同,目前包括無線充主控芯片在內的芯片價格漲幅已經達到了30%。
好在訂單需求不斷。
葉盛表示,不管是在市面上找替代供應商,還是更改產品技術方案以繞開個別零部件的緊缺問題,大家都是想盡辦法。“因為訂單可以保持,生存下去還是沒問題的,這是如果想追求增長的話,這個階段就比較困難。”
他表示,正常來說,10月份開始是電子產品的旺季,相比5、6月最多可以增長100%,現在因為芯片缺貨,雖然訂單不缺,但單月的出貨量也只能維持在5、6月相當的水平。
產能困境
總的來說,缺貨和漲價的最主要原因,即是大幅增長的訂單需求和芯片產能無法快速提升之間的矛盾。
從供給端來看,8英寸晶圓芯片為當前最緊俏產品。這種芯片廣泛應用在消費類電子、汽車等終端上,原本產能并不緊張,包括臺積電聯電、格芯、中芯國際等都有8英寸晶圓產線,但正是由于產能夠用,擴產的成本效益相對較低,近期產能擴充有限。
疫情突襲后,包括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居家辦公設備出貨量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呈顯著增長,造成產能進一步吃緊。
此外,華為遭美國制裁,讓前者在9月15日禁令生效前,在芯片市場上大量掃貨。在華為生產受限后,小米、OV等國內廠商為爭奪華為空出的市場份額,亦開始大量囤貨。
在嗅到產能緊缺的味道后,大大小小的廠商也不得不加大囤貨量,向晶圓廠追加訂單以“鎖住產能”。
相比“擠兌”帶來的需求劇烈增長,芯片尤其是晶圓擴產需要漫長的周期,產線從投入到建成再到形成量產能力,周期往往要三年以上。
最終產能緊缺的影響從晶圓代工傳導至封測、模組供應商、下游終端廠商等。整個產業鏈集體漲價。
在這個過程中,有限的產能被大廠占據。劉永表示,大公司紛紛囤貨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就更分不到產能了。
他預估,未來最少一年時間里,當下的緊張情況很難得到緩解。只有等大公司需求被逐漸滿足,“吃飽”之后,中小企業才能逐漸分得更多的產能。
長期來看,芯片擴產是一個必然趨勢。其中關鍵的推力是5G的逐漸發展將帶來大量芯片需求。
僅在手機方面,5G的成熟帶來了一輪新的換機潮,外界預期5G手機出貨量將在2021年呈翻倍式增長。同時5G手機在元器件應用上遠超4G手機,比如電源管理芯片、射頻器件等器件的用量上,5G手機是4G的2-3倍。
此外,包括筆記本電腦、家具家電和基站等市場增長同樣拉動芯片需求增長。劉永認為,由于產能提升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長,不同程度的芯片緊缺可能會持續2年甚至3年。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3文章
50396瀏覽量
421789 -
充電器
+關注
關注
100文章
4073瀏覽量
114647 -
耳機
+關注
關注
28文章
3001瀏覽量
812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