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工廠開足馬力,力求特斯拉在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再創佳績之時,在特斯拉中國工廠即將正式投產Model Y之際,一篇控訴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文章迅速在各大平臺走紅。
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濃縮為兩點內容:
1.一個是員工福利和人性化的缺失,讓特斯拉上海工廠儼然是新時代的血汗工廠;
2.另一個是內部管理混亂,導致汽車存在質量隱患。
一時間,不管是發文方,還是事件主角的特斯拉,都處于風口浪尖,還搭上了特斯拉永遠的競爭對手——小鵬汽車。經過幾天的發酵,雙方的身后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對于特斯拉,對于所有車企,都不用先急于撇清自己。愛情和面包、用戶和供應商、市場和員工,一個都不能能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特斯拉上海工廠我們沒有去過,但俺的東家,給奔馳寶馬做生產線的公司,也是特斯拉焊接生產線的供應商之一。從其生產線的供應商來看,作為全新的工廠,不管是自動化程度,還是生產效率,上海工廠在很多方面都領先于弗里蒙特工廠。就我們常年在豐田、大眾、廣汽等等一線制造工廠的經驗而言,從工藝角度看,沖壓、焊接、噴涂、裝配到質檢,前三道工序已經可以實現最大程度的無人自動化,而后兩道工序則是汽車制造自動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難實現的一站。
裝配車間也已經成為眼下各大汽車工廠人數最多的工序,而汽車最終出廠之前的質檢,更是需要人工從頭到尾進行細微的檢查,還要進行別致的敲敲打打。對于一輛汽車的品質和質量,僅僅要求整車工廠按照標準做到100%是不夠的,假如成千上萬的零部件質量和品質跟不上,那整車工廠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汽車零部件供應圈子里面,錢和時間都是平衡天平必不可少的兩端。只要整車工廠給得起錢,零部件的質量似乎也無需擔憂太多,再加上充足的時間,也沒有什么產能不足和零部件質量缺陷。然而,事情卻不總是完美的。當一個車型突然火爆熱銷,既要保質又要保量,再加上資金的缺乏以及非長久的合作關系,就足以讓汽車產能陷入困境。如果高目標是對銷售的高壓力,那么高產能就是對于一線工廠的強大壓力。
相比較跨國車企按步就班的生產,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新造車勢力,都要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做出即時的變化。于是,生產計劃的頻繁變動,再加上由此而波及的零部件供應和物流體系的一連串變動,這樣的變化是跨國傳統車企所無法想象的,誠然對于某些零部件供應商來說同樣無法適應。如果說背靠跨國車企的零部件供應商絕大多數是旱澇保收,最起碼餓不死,那么有的時候撐死,沒的時候餓死,這種情況是令人恐懼而需要敬而遠之的。
記得,曾經針對汽車品質問題,咨詢過廣汽蔚來創始人的廖兵先生,他的回答是:汽車品質不是單一的維度和單一的標準,不同的企業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和標準。汽車品質大體可以劃分為設計品質、制造品質和服務品質三個維度。汽車設計品質,占據整車品質50%以上的重要性;汽車制造品質,包括制造工廠和零部件體系;汽車服務品質,主要是用戶的滿意度。
我們對于一個品牌和一個車型的選擇,除了整車那些看得見的外觀和設計,以及動力和駕駛體驗之外,這款車型采用哪一家零部件供應商同樣是值得我們去考究的內容。對于一家零部件供應商而言,流出不良(將不合格的零部件送到整車工廠,或者下工序)是重大的事故,而對于一家整車工廠而言,采用不合格的零部件,是對用戶的不負責任。
我們不知道文章所述的供應商是哪一家,也不知道是處于什么樣的前提將不合格的零部件交給特斯拉,或者下工序,比起特斯拉不大的規模體量,我們更加應該擔心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其它車企。特斯拉2019年全球交付量為367,656輛,同比增長超過40%;隨著上海工廠在2020年正式批量投產,特斯拉開足馬力向50萬輛的交付目標進軍。特斯拉前三個季度全球交付量為318,980輛,距離50萬輛的目標還差18萬輛,按照往年實績,特斯拉最后一個季度的銷量都會超過前三個季度的任意季度,可以說完成年度目標達成指日可待。
至于重磅車型Model 3,中國市場1月至11月累計銷量111,645輛,僅11月份的銷量就高達21,604輛,環比增長77%。比Model 3 更加備受市場關注的Model Y,即將同時在美國和中國工廠投產,逐漸釋放的產能以及市場的期盼,有望讓特斯拉在2021年迎來又一個增長高峰。
全球汽車行業指望中國市場救市,不管是跨國車車,還是自主車企,也有不少車企陷入銷量下跌的困境,而特斯拉的產銷量還在不斷突破,這對于員工來說,是多么難得的幸福。
不管該文章中所說的被野蠻對待的員工是否存在,不管那些原有的福利是否被克扣,在這個經濟大環境下,相信沒有哪一家企業的員工愿意去控訴自己的企業,讓它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對工廠的產銷量帶來影響。
一個成千上萬人的工廠,就像是一個縮小版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必定就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不好的,必然也就有心生怨憤,也有幸福感滿滿的。誠然工廠每一名員工都是重要的,然而,對于一家企業的評價,還是要看車企整體的主流員工的觀感如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件發生。
打工人,再苦再累都不要緊,前提是有足夠的報酬,而合適的企業文化更是必不可少的錦上添花。對于廣大零部件供應商而言,比起加班加點增產,眼下的火爆能否持續而長久,現在不計成本加大投入,會否在未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同樣需要細細考量。沒有哪一份工作是容易的,對于智能汽車和新造車勢力來說,更是如此。只是,在看不見盡頭的加班日子里,我們真心希望,那一個個冰冷的零部件背后還能透露著一絲人性的溫暖。
責任編輯:xj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5文章
11940瀏覽量
230465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282瀏覽量
107267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292瀏覽量
1264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