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走好。”
十一月底,年逾古稀的任正非揮淚話別,被迫與親兒子榮耀“一刀兩斷”。僅四個月前,華為手機(含榮耀)首次獲得了季度出貨的全球市場第一。今昔對比,令人唏噓。
底層自主技術缺失,再次為中國企業拉響警鐘。要走出“缺芯少屏”困境,依舊任重道遠。
屏幕領域,我國雖已躍升產能全球第一,但核心技術的落后依舊不容回避。國產AMOLED屏至今未通過蘋果手機高端產品線供應鏈品質審查,歷經LCD、OLED、AMOLED等多個時代,我國技術上被海外壓制的局面,依舊未徹底改變。
不過在最近大火的全柔性面板技術領域,轉機已現。在這一被視為未來屏幕趨勢的新生領域,國產創新力量柔宇科技登臺,與三星共席,成為全球“唯二”的技術路線制定者。在全球柔性電子技術產業,國產力量開始引領賽道。
三星根深枝茂,產業資源雄厚,商業版圖甚廣,相比較而言,成立僅八年的“技術咖”柔宇,仍是初生之犢——不過,這只“初生牛犢”于12月31日正式披露了招股說明書,不出意外的話,此次IPO將為柔宇直接補血144億元,用于加碼基礎技術研究并加大新產線投資,一旦IPO募投項目啟動,必將為柔宇的技術開發和產品商業化落地按下加速鍵。
這種跡象,目前似乎已有顯現,在招股說明書披露的同時,業務端的柔宇近期動作亦十分頻繁,先是發布高端折疊屏手機FlexPai2,繼而聯合電信發布定制機并成立實驗室,旋即傳出上市消息,似乎正從產品、產業、資金三方面補足底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種微小生命體蘊藏巨大力量的中國哲學,能在柔宇身上驗證嗎?
星火之源:手機,折疊屏風口來了!
面板行業涉及的版圖甚廣,其中手機市場在當下的戰略地位尤為特殊。
不說每年數億的市場基數,在面板商業版圖中,手機行業更為重要的是更新換代頻率最快,使用場景多,互動頻繁,最為考驗屏幕能力。
這讓它成為歷煉屏幕技術的練兵場,也是技術路線的最好推廣官。
比如,庫克在2012年財報會上說“OLED屏幕的表現很“糟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業界對OLED的印象。這種誤解在2014年不攻自破,當年三星在自家Galaxy S4上搭載了5英寸1080p Super AMOLED屏,六個月出貨量高達4000萬。
當新型柔性屏幕出現時,手機自然成為首選。
2017年1月,柔宇在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首次發布可卷曲穿戴手機原型FlexPhone。2018年,柔宇發售FlexPai,這是公認的全球第一款柔性折疊屏手機。
全柔性電子技術的商業驗證,中國創新力量的逆襲嘗試,一齊拉開帷幕。實際上,正是源于柔宇帶來的壓力,這次三星在商業驗證上有些著急。
在看到柔宇FlexPai 1發售后,三星倉促“上馬”Galaxy Fold。這款并不成熟的手機,直接在全球媒體面前暴露了鉸鏈縫隙、屏幕隆起、黑屏等諸多問題。最終,2019年2月上市,4月召回,三星手機高層被迫“下馬”。
到今天,三星、華為、摩托羅拉均有折疊屏手機在售,折痕、鉸鏈依舊是消費者廣泛投訴的問題。對比下,柔宇方案帶來了另一種可能。
其2020年9月發布的FlexPai 2采用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在平整度上達到類鏡面級別,可實現0°閉合及任意角度無級停駐,屏幕可承受180萬次彎折,同時也在顯示能力指標上表現突出。
然而高端手機市場,仍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領域。高消費、高創新力度下,品牌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首要因素。三星、華為的品牌積累,也非一日之功。
更何況,三星也深知手機對自身面板業務的戰略意義,采取嚴防死守之勢。長期位列全球第一的三星手機,是三星集團的盈利中心,更是三星集團品牌的前哨。折疊屏一戰換帥,正與此有關。
困于技術創業背景,柔宇技術優勢明顯但營銷短板同樣明顯,它仍需要一個強大的盟友。中國電信,出現得正是時候。
11月27日,柔宇和中國電信在北京舉辦電信版FlexPai 2折疊屏手機新品發布會。電信高達3.36億的總用戶基數,以及覆蓋全國的渠道體系將為柔宇快速助力。雙方深度合作下,這可能成為柔宇奇襲三星的一次品牌突破之戰。
回望歷史,通信商與終端廠商向來互相成就。從早期掌握原始通信密碼的摩托羅拉登臺,到憑借歐洲通信環境成功出海全球的諾基亞,再到借由聯通火遍中國的iPhone,均是例證。借力電信,柔宇突破高端壁壘,收獲消費者認知與好感,自不在話下。
可以說,借助手機,柔宇有望實現經驗與口碑的快速積累。但柔宇的圖謀不在“單個”屏幕,相較于“終端”,用“眾端”來形容其版圖,可能更為貼切。
IPO起勢: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在業界看來,此時的柔宇正式啟動IPO,無疑是“好雨知時節”。
云、5G、大數據、AI正帶來第四次技術革命。一個直接結果就是萬物互聯時代的來臨,這一趨勢將深刻影響個人生活,也將對產業形成顛覆式影響。
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互聯設備的數量將達到5000億,比世界人口大59倍。
人機融合,到處都是終端,屏幕也成為交互的第一入口。
在這種趨勢下,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企業加速布局產業端業務;包括小米、OPPO在內的手機廠商,也都在向產業前端布局,投資屏幕技術公司:雙方為的顯然不只是手機屏幕。
巨大市場機遇下,“全柔性”像一個乘數,豐富了“萬物互聯”中“物”的定義,新藍海浮出水面。
比如,賽場上的柔性裁判服,僅85g的全柔性屏幕輕薄、柔韌,在裁判員跑步時也能和衣服無損貼合,顯示內容可以通過手機APP隨時管理。
再如,擁有全柔性樹葉的柔樹,每片葉子都是一片顯示屏,不只在舞臺、商超、展覽,普通消費者生活中的創意想象也被打開。
以上,都是柔宇已經落地的產品。柔宇提供的全柔性顯示屏、柔性傳感器、軟件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正改變各個產業的終端形態。
目前,其“柔性+”柔性電子整體解決方案已在智能移動設備、智能交通、文娛傳媒、運動時尚、智能家居和辦公教育等行業量產落地。尤其一些與國際“頂流”品牌的合作,更讓柔宇“由點帶面”的產業拓展有了良好開頭。
柔宇整套折疊屏技術方案,囊括屏幕、鉸鏈、操作系統,已經獲得中興合作認可,空客、路易威登、李寧均在柔宇客戶名單中。
快速定制、更低成本、更好品質,柔宇方案廣泛的可拓展性,實際上來源于兩個關鍵技術: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柔宇智能力學仿真模型。
與業界主流方案不同,柔宇自主研發了ULT-NSSP。這一技術比三星低溫多晶硅技術(LTPS)制程溫度低200到300℃,也因此免除了讓三星最為頭痛的高溫環境工藝復雜、材料選擇有限的問題。
ULT-NSSP大大拓展了材料選擇和可控性,柔宇自主研發的柔宇智能力學仿真模型則解決了材料選擇的問題。通過快速計算測定不同柔性材料、堆疊結構、貼合工藝對全柔性屏性能的影響,這一模型可以快速以客戶需求為依據反向測定柔性材料和堆疊結構組合,實現高度定制化生產。
一直以來,面板行業都是主流技術決定下游產業,通過柔宇方案,各產業首次獲得逆向定制的高度自主權。換句話說,柔宇與三星間的競爭,已經不只是兩條技術路線的對壘,更是足以再次改變面板產業生態模式的未來之爭。
當然,作為“萬物互聯”底層通信的搭建者,中國電信也覺察到柔宇方案的優勢。在11月的合作發布會上,“中國電信·柔宇科技融合創新實驗室”同步亮相?!皩嶒炇摇币辉~,透露出雙方在2B領域共同創新、聯合開拓的決心。顯然,手機終端只是開胃菜,云網端一體化背后的巨大生意才是此次柔宇和電信合作希望拓展的方向。
近年來,中國電信持續加碼“云改數轉”和云網融合實踐,而柔宇無疑將成為其完善產業服務能力的左膀右臂。柔宇技術在云網端的落地,也將起到標桿效應,做大整個面板產業的盤子。
底氣支撐:萬億賽道,自主可控
一邊是即將開席的萬億級產業盛宴,另一邊是高度自主可控的原創核心技術,這可能是柔宇IPO之路上最大的底氣所在。
“一旦其產品和技術未來量產進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和市場前景將十分可觀?!敝洕鷮W家劉姝威曾這樣評價柔宇,在劉殊威看來,柔性電子將是一條萬億級的新賽道。
一句話,既指出了柔宇自主知識產權和高技術壁壘所帶來的先發優勢和巨大潛力,又指出了柔宇幾年前就痛下決心必須解決的問題——產能。
面板行業具有高投資屬性,要么0,要么100,很少中間地帶。十年前,京東方燒錢建產線就曾被喊騙錢,但后來全球LCD市場第一的事實,證明了當年京東方大額投資建產線的正確性。
對于柔宇,產線必須要建,可另一個問題更為重要:產線是自己建,還是他人幫忙?這問題更深一層,其實是全新產業生態下主導權的問題。
回看我國面板現有發展,雖然出貨量大,但ITO靶材、光刻膠依舊仰人鼻息,故而面板行業被笑稱為“燃燒自己,照亮他人”。而AMOLED領域,國產落后于三星,原因也在于產業資源勢弱。
目前面板行業上下游高品質供應商仍主要在日韓美三國,三星幾乎壟斷優質產業資源,這讓國產面板企業“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因此,柔宇創始人劉自鴻的選擇是“自己來”。2014年,他拒絕了一家國際產業巨頭,一行30人豪華高管陣容的談判桌上,3億美元現金收購的優厚條件,也并未說服他。
這一舉動增強了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創投”)對劉自鴻以及柔宇的信心:“不是那種為了掙快錢或只想著套現離場的團隊,而是真心要在柔性電子的無人區里趟出一條中國智造自主之路?!?/p>
2015年,深創投攜手中信資本、基石資本、IDG資本、松禾資本、源政投資等頂級投資機構,對柔宇科技C輪投資超10億。2019年,深創投再度牽頭,聯合深圳市鯤鵬資本、著名企業家順豐創始人王衛等一起,投資19億元,該輪后柔宇估值增至420億元(約合64.6億美元)。
劉自鴻將這兩次投資都用于自主產線建設。目前,一期已經完畢,二期箭在弦上。據柔宇官方透露, 2019年,柔宇全球首條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的良率已經達到同年傳統硬屏的良率水平,成熟度可見一斑。
“它不僅具有‘進口替代’和‘一屏一芯’的國家戰略意義,從成本和應用的角度來看,這項中國企業完全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會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市場主流。”這是深創投首輪投資時對柔宇的評價,柔宇也正在它所期望的軌道上潛心“修煉”。
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我國開啟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換。而現實中,不只有我國人口優勢不再,野蠻生長“難保勢頭”的困境,更有底層技術被卡脖子屢屢遭“釜底抽薪”的慘痛經歷。
要成為制造強國,底層的科技創新與產業主導權,都必不可少。今年國家提出十四五規劃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國科技產業的創新落地顯然迎來了一個最佳窗口期。
大勢助力之下,柔宇有望得到最大的政策紅利,成為中國創造逆勢崛起的代表。
日前柔宇申請科創板IPO,也屬眾望所歸。資金補充,無疑將再助力“后起之秀”柔宇扳倒“既有勢力”。
結語
一周前,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會議上,我國科技發展“大而不強”、“基礎研究及原始創新薄弱”、“一些關鍵技術亟需突破”問題再次被列為重點。
然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并非朝夕之間。在面板行業,日本在液晶技術應用上積累了三十年,才有了1994年94%的壟斷地位,韓國敢于在1997年全球金融危機下巨額投資逆勢操作,才有了今天的主導權。時間、魄力與勇氣,缺一不可。
對于我國面板行業來說,從上世紀的空白,十幾年前的跟進,再到如今的大而不強,如今終于在柔性電子領域獲得機會“換道超車”,得來實屬不易。
面對機會,廠商“不爭一時之長短”全力投入,產業“不以一時輸贏論英雄”通力協作,才有在國家層面扭轉產業全貌的可能。
據前瞻研究院預計,2020年全球柔性OLED產值規模將達3500億元人民幣,而柔性電子市場到2025年市場規??赏黄?萬億。
如果從產品出貨量來說,當前的柔宇仍是微小的,但從對中國產業未來發展的意義來說,它的能量不容小覷。柔宇撒下的星星之火,燃起的不只是產業前景,更是中華民族在新創新時代的底氣。
未來云端網的最佳融合案例,會在中國出現嗎?
責任編輯:tzh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851瀏覽量
157426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182瀏覽量
223844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56瀏覽量
180929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351瀏覽量
1968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