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12月25日,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聯合發布《2020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國制造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2019)》。對我國制造業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詳細的統計、分析。
《報告》顯示,我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為110.84,仍處于世界主要制造業國家的第三陣列,質量效益在長時間內仍是我國制造業的最大弱項。我國與制造強國質量效益差距主要體現在“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上,且該指標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急速提升;此外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率”提升乏力的趨勢也值得高度關注。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發言中指出,發達國家多以質量效益、結構優化、持續發展作為本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優勢項,而我國制造強國進程發展的主要支撐力仍為規模發展,從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來看,我國仍未邁入“制造強國第二陣列”,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業內人士強調,我們應該看到,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制造業快速發展,諸多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制造業整體水平還存在不小差距。
“制造業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顯示,預計到2025年,我國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紡織技術與裝備、家電產業五個優先發展方向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技術創新的引導者;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發電裝備、建材等大部分優先發展方向將整體步入世界先進行列;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航空發動機、農業裝備四個優先發展方向與世界強國仍有較大的差距。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單忠德表示,制造業要長足發展,要落實各類資金研發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加大財政資金對制造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持續提高用于制造業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投入。
“制造業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自2015年開始,兩年滾動發布一次,先后于2015年和2017年編制發布了兩版“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受到了各國政府、媒體和商會的高度關注,獲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對指導市場主體開展創新活動,引導社會資本和資源向制造業集聚發揮了重要作用。
原文標題:中國工程院 | 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2020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智能制造】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488瀏覽量
76267
原文標題:中國工程院 | 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2020
文章出處:【微信號:mfg2025,微信公眾號:智能制造】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