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國IPTV(網絡電視)總用戶數達3.14億戶,足夠大的用戶體量在帶來廣闊市場的同時,也進一步夯實了IPTV作為主流傳播渠道的基礎。只不過,一路走來十多年,IPTV已經接近人口紅利的天花板。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無論是內容形態,還是觀看渠道,都在變得更加多元,市場給用戶提供的選擇也足夠多。對IPTV來說,品牌影響力是提升用戶留存率,提高復購率的關鍵,尤其是在IPTV用戶規模增長見頂的情況下,當下,需要通過深度運營來提升ARPU值。
用戶數快速增加遭遇“天花板”
近日,工信部的最新數據提到,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國IPTV總用戶數達3.14億戶,同比增長6.6%,比上年末凈增1976萬戶。另外,在央視市場研究(CTR)發布的《2019-2020年 IPTV行業發展報告》中提到,發展速度上來看,IPTV用戶數量從千萬到億用時3年,從億到十億用時5年,這一增長加速度超過了有線電視和OTT的發展速度。
雖然從數據來看,IPTV業務發展一片大好,實際上,IPTV用戶量的增速正在放緩。據工信部數據,2019年IPTV用戶總數凈增3800萬,截至2020年Q3全國IPTV用戶僅增加1800萬,預計全年增長不會超過2500萬,增速同比下降34%。
IPTV業務是基于寬帶業務發展而推進的,理論上所有的寬帶用戶均可成為IPTV用戶,未來IPTV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但是,從2019年12月三大運營商有線寬帶用戶首次出現負增長開始,業界認為寬帶市場高速發展的勢頭基本已經結束,作為依附于寬帶之上發展的IPTV顯然不可能一直高速增長下去。
另外,智能電視以及OTT盒子蓬勃發展,不僅內容豐富,在網速不錯情況下也有高清視頻直播流暢觀看,讓IPTV沒有明顯的優勢。
品牌建設不足
雖然IPTV 3億多的用戶數看似證明運營商渠道的價值,但IPTV“不生產內容,只是內容搬運工” 的事實,最終還是坐實了 “內容渠道代理”的尷尬。歸根到底,IPTV的主要問題在于其品牌建設不力,從而淪為“內容渠道代理”。
從產業角度來說,IPTV是業務名稱,但不是品牌名稱。對普通用戶而言,可能很多時候對于自己使用的是IPTV還是有線,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區分,更不用說所使用的服務是由誰來提供的。
在運營商方面,IPTV曾有過“iTV”“天翼高清”“悅me”“魔百和”“沃家電視”等一系列品牌名稱,但這些名稱,不是產品定位模糊,就是易與其他業務混淆,或是業務本身當時就面臨著推廣困難等問題。品牌建設的不足,讓用戶缺乏足夠的認知度。
IPTV沒有樹立自身廣知人知的品牌,通過引入頭部內容實際上只是局限在行業垂直領域的局部競爭,并沒有能實現產業的突破。而圍繞內容所展開的精細化運營,在業界人士看來,也只是在不斷進行的“高水平重復”。
IPTV品牌建構須提上日程
IPTV是廣播電視產業升級的突破口,這要求IPTV要更大程度地發揮影響力,并探索出更加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但運營者長期以來重業務、輕品牌的思想,很大程度上給IPTV的破局造成了阻礙。其實,品牌的打造與內容、體驗、服務的提升應該是并行的,所以,IPTV的品牌建設刻不容緩。
事實上,在品牌打造方面,一些地區的廣電新媒體已經有所布局,特別近兩年,更多的新媒體平臺開始有意識地對IPTV品牌進行重點塑造和推廣。比如早期新媒股份運營的粵TV,再比如湖北長江云新媒體運營的長江云TV,2019年貴州廣電新媒體上線的新品牌G+TV,以及今年陜西廣信重點推出的圓點TV品牌等。
目前,運營商也在根據5G業務的特點研究新的收費模式和套餐業務,那么IPTV還要作為5G的附屬業務存在嗎?
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事業發展部總監 Andrew li cheng指出,目前IPTV品牌意識仍很薄弱。根據之前去營業廳辦理5G業務的經歷,他進一步闡述道,IPTV仍作為一個5G附屬品贈送,用戶可選擇是否辦理,營業人員并沒有過多介紹IPTV的特點。但對于IPTV本身而言,只有提升品牌價值,才能更好促進用戶的粘性,提升用戶付費意愿。
上海艾策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勇則認為,運營商網格化能力對IPTV的反正能起到很大的橋梁作用。未來IPTV仍需砥礪前行,做大業務和品牌,提升平臺價值和影響力。
責任編輯:gt
-
電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2466瀏覽量
75455 -
數據
+關注
關注
8文章
6892瀏覽量
88828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05瀏覽量
10301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