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新五年的開端,所有人都在尋找新的窗口、新的機遇。
IDC早前發布的《數據時代2025》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產生的數據將從2018年的33ZB增長到2025年的175ZB;Gartner認為,到2025年,大約超過75%的數據將在邊緣側處理,為邊緣計算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從各方調研機構的分析來看,邊緣計算不是一個新概念,它大約興起于2017年前后,在進入5G物聯網時代時,圍繞邊緣計算的呼聲越發高漲。
站在5G發展的角度,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5G終端連接總數超2億。不光是振奮于網絡建設取得的進展,針對5G適應的大帶寬、廣連接、低時延、高可靠等新的產業場景正亟待探索發現,高速數據傳輸、邊緣計算等技術都將被需要以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站在AIoT發展的角度,隨著智能設備總量的增加,對智能設備的依賴,對處理速度的需要,云的采用程度的增加和網絡壓力的增加,更多應用迫切需要在數據源頭一側,更快處理更多數據。
邊緣計算的應用場景,逐漸覆蓋到制造、運輸、公共事業、醫療保健、零售等諸多領域。雖然目前多是項目試驗及小規模部署的階段,但放眼至不久的未來,因邊緣計算而帶起的新興產業收入無疑非常可觀。
本篇文章將主要從以下4點進行講述:
1. 新風口,邊緣計算融資不停
2. 邊緣計算應用場景探索
3. 邊緣計算的三大軍團
4. 對比云計算的發展,邊緣計算的機會正在孕育
1、邊緣計算融資不停
1月18日,致力于構建軟件定義的邊緣云PaaS平臺「北京秒如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核心產品定位于邊緣云PaaS平臺,為客戶提供邊緣云分布式基礎設施,并且基于平臺構建上層面向邊緣的SaaS服務。
另大約一周前,媒體曝出北京微芯感知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0%,為大股東;公司注冊資本由500萬元增加至625萬元,增加125萬元。據悉微芯感知成立于2020年4月,核心團隊來自北京微芯邊緣計算研究院科研力量,研究方向包括邊緣計算芯片、新型傳感器、區塊鏈、行業解決方案等。
追溯到2020全年,根據IT桔子的收錄,有22家邊緣計算相關的企業獲得融資。
例如2018年開始轉型為邊緣計算云服務商的視界云,宣布了來自達晨創投、君聯資本、崇德資本的近億元A+輪融資。公司產品以多云接入管理平臺為主,另有邊緣計算網絡平臺也是收入的一大構成。
例如成立于2019年的深圳艾靈網絡有限公司,宣布了來自順為資本、佰才邦的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公司主要結合工業領域市場需求提供場景化5G產品及應用級邊緣云解決方案。
更多的案例不勝枚舉,我們還可以發現,不僅成立兩三年的邊緣計算初創公司陸續獲得國內頂尖投資機構的青睞,行業屬性不同的頭部公司,從上游的芯片、模組到中游的運營商、通信設備商以及云平臺廠商,再到下游的終端設備廠商和行業應用商,整個產業鏈幾乎沒有不在談邊緣計算投資與商業價值的。
根據IBM商業價值研究院2019年發布的邊緣計算調研報告《為何邊緣計算成為企業的重投領域》可知:
僅需三年,邊緣投資的平均回報率可達到6%。能源和公共事業的高管對邊緣計算的投資回報尤其樂觀,他們預計平均投資回報率將接近10%;汽車行業高管緊隨其后,他們的預計為8%。
數據來源:IBM商業價值研究院2019年邊緣計算調研
2、邊緣計算應用場景探索
何為“邊緣”,指的是一個相對概念,可以在傳輸網中,也可以在智能設備內部。常見的邊緣計算載體可以是具有一定運算能力的邊緣網關/智能路由器,或者是具有較強運算能力的部署于場景一側的服務器,亦或是具有數據收集與分析功能的邊緣云平臺。
這些載體幫助就近處理智能設備產生的數據,而不用上傳至云計算中心,歸納下來大致有4點優勢:
1)降低時延以提高數據分析及操作的實時性;
2)減少傳輸的數據量以降低帶寬成本;
3)本地化存儲以確保數據隱私及安全;
4)能夠適配弱網環境以提供持續性高可用服務。
從更商業化的角度看待,邊緣計算對于垂直行業的吸引力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為企業舊業務運營提升效率,二是加大了傳統行業在5G時代創造新收入的機會。
比如在工業制造場景,考慮傳統人工目視全檢或抽檢的手段容易出現錯檢、漏檢等狀況,為保證出貨良品率,往往需要同工位安排數量較多的質檢員進行培訓及操作,這不僅增加了人力成本開支,在當下制造業招工難的形勢下更是一項挑戰。
時下,不少技術服務提供商在推出基于邊緣計算的機器視覺無人質檢解決方案,公眾號《上海通信圈》日前披露一項中國聯通在上海金智達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落地的5G+AI工業質檢解決方案,其方案架構具有5G接入能力、本地/邊緣識別能力、邊云協同、融合圖像處理、多種部署模式等特點,以機器換人,滿足客戶提升質檢效率的要求,未來規模化后有望顯著降低質檢投入成本。
又比如在高速收費稽核場景,早前隨著省界收費站的取消,關于提升我國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減少收費站人工和管理節本的需求被擺上臺面,但與此同時,從省域路網轉變到到全國一張網,如何降低收費稽查和追繳的難度是眾多技術服務提供商要著眼解決的問題。
根據云計算服務提供商青云QingCloud早前披露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其中描述了高速公路車流量日益增長,一個大的高速收費站,每天有 400 萬輛車經過,每個通道5個攝像頭,一張圖片500k,如果使卡口圖片上傳到云端再進行AI模型識別,識別結果返回到計費系統,計費結果再返回給卡口,不僅系統壓力大、帶寬成本高昂,而且整體鏈路太長,若再遭遇網絡不穩定的情況,將很容易造成車輛擁堵的困境。
為此,使AI能力下沉,在邊緣節點側進行車牌識別、卡口計費是整個方案的重點之一,這不僅將大幅降低帶寬成本,確保在離線狀態下業務保持穩定,此外云邊一體,邊云協同將更有利于簡化運維架構,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再比如自動駕駛場景需要邊緣計算降低時延;醫療健康場景需要邊緣計算以保護隱私信息,坦白說,邊緣計算眾多的應用場景其實也像物聯網一樣呈現碎片化特性,這其實給不同屬性的公司提供了多種擴展商業模式的機會。
3、邊緣計算三大軍團
首先,邊緣計算是運營商提高產業鏈地位的最佳機會。
運營商非常希望在5G時代打個漂亮的翻身仗,擺脫“管道工”的標簽,獲取應用價值。他們希望用最少的資本投入,產生最豐富的網絡功能,實現身份的升級。
據透露,在大力建設5G基建的同時,中國移動有計劃性地聚焦15個行業推出百余項5G行業應用龍頭示范項目,摸底發現其中約有60%的項目有明確的“網絡+邊緣計算”需求,邊緣計算已然成為5G示范項目的剛需。
移動邊緣計算(MEC)是運營商主推的,因為只有運營商才具備在無線接入網側進行邊緣部署的能力,其他領域企業發展邊緣計算總是要在移動通信網絡之后的。再加上邊緣計算在技術上與5G網絡的適配度較高,以及運營商在全國各地擁有大量的駐地工作人員和基礎網絡設施,運營商發展邊緣計算的先天優勢十分明顯。
其次,邊緣計算對云計算廠商擴展業務產生極高的吸引力。
在5G沒火熱之前,行業更多討論的還是“邊緣計算是否會取代云計算”,隨著后來玩家宣布發力產業互聯網,云計算廠商便著手力推邊緣計算以用于延伸云產品和云能力,以此落地行業應用。整體而言,這更像是業務發展過程中自上而下的自然演進,最大的挑戰是去中心化,以及云邊如何協同。
再次,邊緣計算是設備廠商/芯片廠商新的賺錢機會。
常見的融合邊緣圖像處理功能的智能安防攝像頭,融合邊緣AI算法的智能網關,以及英特爾、英偉達等推出的具有邊緣計算能力的芯片產品……與上文提到的軟件層出現不少以“邊緣云”為主的垂直行業初創企業類似,在硬件層面,邊緣計算也在吸引大批企業的加入,這是另外一個大的發展趨勢。
以及還有CDN玩家,考慮到CDN曾被認為是邊緣計算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CDN廠商將業務范圍擴展到邊緣計算,似乎是門檻最低的。但要突破云廠商的包圍走出一條明朗的道路,實際操作起來或許需要更多策略。
當然,既然邊緣計算具有碎片化的特性,單獨某家企業難以一家獨大,只靠某家企業也難以使項目廣泛落地,融合上中下游產業鏈共建標準與合作將是產業共識,尤其是創業型企業在此也擁有了很多發展壯大的機會。
中國邊緣計算相關收入機會
來源:GSMA與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共同完成的《5G 時代的邊緣計算:中國的技術和市場發展》報告
4、結語
回想2010年,云計算被認為是沒價值,新瓶裝舊酒的事物,可十年后,全球云計算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千億美元,且仍將保持穩定態勢繼續增長。而云計算的商業意義,是貢獻了亞馬遜公司全年三分之二的利潤來源;是助力微軟公司成功轉型,市值超過萬億美元;是谷歌寧愿花大價錢投入也要奮起直追……
邊緣計算受到關注的時間比云計算稍晚幾年,甚至目前被認為存在炒作的嫌疑,這與云計算的早期遭遇如出一轍。那么在未來,在技術演進、商業模式、成本投入等方面的問題得到解決時,從邊緣計算中是否也會誕生新的頭部玩家呢。
這個正在發展初期的產業,其實是無法被忽略的。
責任編輯:gt
-
基站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390瀏覽量
66730 -
5G
+關注
關注
1353文章
48369瀏覽量
563397 -
邊緣計算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064瀏覽量
486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