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人成在线_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2021_国产AV综合第一页一个的一区免费影院黑人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PCB中微帶線拐角的“3W規則”是真的嗎?

GReq_mcu168 ? 來源:玩轉單片機 ? 作者:玩轉單片機 ? 2021-02-23 15:27 ? 次閱讀

微帶線拐角是微帶線不連續結構之一,一些有經驗的工程師甚至某些大型通信公司的工藝規范用所謂的經驗告訴你:使用“3W規則”進行微帶線拐角,以減小不連續帶來的反射。然而,大家可曾反問過“3W規則”是真的嗎?為什么是3W呢?

本文針對微帶線拐角進行了詳細仿真,證明了廣為流傳的“3W規則”并非性能最優的處理方式。同時,我們通過仿真優化,提供了其他的方案以供性能指標要求高的場合參考使用。

什么是微帶不連續?

微帶線作為一種最常見的平面傳輸線,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已廣泛應用在射頻電路中。圖1表示了微帶線結構示意圖。其中W表示微帶線寬度,t表示微帶線厚度,h表示微帶線到參考地之間的介質厚度,εr表示介質的介電常數。

4a6c2c74-74dd-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圖1 微帶線結構示意圖

實際電路布線時,由于印刷板大小的限制,常需要做彎折走線處理,即在PCB中會出現微帶線拐角,它屬于典型的微帶線不連續結構之一[1]。文獻[1]給出了微帶線直角折彎的等效模型,如圖2所示,詳細的等效推導請查閱文獻[1]。由于微帶電路尺寸與工作波長可以相比擬,所以這種不連續性會引入寄生電抗,從而引起相位和振幅誤差、輸入與輸出的失配,以及可能存在的寄生耦合,進而導致電路性能的惡化,影響PCB電路信號的傳輸特性。

4ac2f8f6-74dd-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圖2 微帶線直角折彎示意圖及等效模型

以2.4G頻段為例,低成本設計中常使用普通FR4板材,并貼裝0402封裝的電容或電感進行阻抗匹配,為減小實際使用中微帶線與元器件焊接的不連續,微帶線線寬盡量接近0.5mm(0402封裝寬度)。使用AWR公司的TXline軟件計算特性阻抗為50Ω傳輸線的結構參數,依此為初始值,再使用Ansoft HFSS軟件對直線進行仿真,尋找出反射最小時的結構參數,最終計算參數為:

t=0.035mm(1oz銅厚)

h=0.275mm(≈10mil)

εr=4.4,W=0.484mm

仿真結果如圖3所示,當W=0.484mm時,反射系數S11=-43.26dB,圖中兩條曲線分別表示理論線寬與優化后的線寬反射系數S11,左上角標注了2.4G頻段的反射系數讀數,右上角顯示了HFSS仿真模型。相對于理論計算結果W=0.5mm,仿真結果表明經HFSS仿真優化后,S11減小了約13dB。

4b3637e4-74dd-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圖3 微帶線直線仿真結果

使用以上參數對直角折彎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明顯看出,微帶線直角折彎比直線的反射增大了約14dB,達到了-29.82dB。

注:為排除線長影響,本文所有仿真模型中,微帶線總長度相等(50mm)。

4bed5172-74dd-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圖4 直角折彎仿真結果

你要的“3W規則”

為了減小微帶線反射,可能會有很多工程師告訴你:遵循3W規則。

3W規則是什么呢?3W規則表示使用半徑大于3倍線寬W的圓弧進行拐彎,能使得轉彎處線寬變化較小,從而減小不連續性,在微帶線上稱之為“掃掠彎頭”,如圖5所示。

對該結構進行電磁仿真,仿真結果如圖6所示。當掃掠彎頭半徑R=3W時,S11=-34.6dB,當R=4W時,S11反而增加,直到R=11W時,掃掠彎頭的S11才能降到很低,達到-40.03dB。此時就可以解釋文章開篇提出的疑惑之一:為什么是3W?是因為R=3W時,S11值已經能滿足多數使用要求,如果再增加R(比如R=4W),性能反而稍差,直到R增加到很大才能使得性能指標接近于直線,但此時將占用很大的PCB空間,這在集成度越來越高的PCB布局中是不能接受的。

4c9586e4-74dd-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圖6 掃掠彎頭仿真優化結果

不妨試試直角彎曲45°外斜切

文獻[2]提供了其他幾種微帶不連續性補償的幾種方案,文獻[3]、[4]、[5]以實驗方法和數值方法詳細分析了不同結構的微帶線直角彎曲的信號傳輸特性, 對微帶線進行切角處理可以減小拐角處的等效電容,從而補償微帶線直角彎曲的不連續性效應,理論上這種方法可應用于任意張角的拐角。文獻中指出微帶線直角彎曲45°外斜切結構形式能夠很好地改善信號傳輸特性且存在最佳斜切率。

直角彎曲45°外斜切結構形式如圖7所示,圖(a)中d 表示微帶線直角彎曲內拐角至外拐角的距離,x 表示45°外斜切處至外拐角的距離,并定義外斜切率:m=(x/d)×100 ,當m=0 時意味著微帶線直角彎曲外拐角沒有被切割,而m=100 時意味著微帶線直角彎曲外拐角被完全切割,把微帶線從彎曲處分成了兩部分。

4cd3ce4a-74dd-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圖7 直角彎曲45°外斜切示意圖

本文對此種方案也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如圖8。當斜切率=80時,S11=-41.492dB,反射最小,說明本方案經過優化能得到比“3W規則”更好的性能。對比文獻[3]、[4]、[5]中的經驗公式,仿真結果與之存在一定偏差,仍然需要經過實際調試才能得到最佳性能。

4d19c044-74dd-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圖8 直角彎曲45°外斜切仿真優化結果

文章開篇提出的另一個疑惑此時也迎刃而解:為什么選用3W規則?通過以上仿真分析和大量文獻顯示,“直角彎曲45°外斜切”法能獲得更有優的性能,但是需要仿真結合實際調試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過程相對較為繁雜耗時。對性能要求不高的場合,多數人會選擇“3W規則”,加快項目進度。畢竟,時間就是金錢。

用反射抵消反射

微帶線不連續導致信號反射大,“3W規則”和“直角彎曲45°外斜切”兩種方案作為補償措施,并沒有完全達到直線的性能。我們對技術的探索、對細節的深究是不是就只能到此為止了呢?

矛盾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是否可以利用矛盾抵消矛盾,利用反射抵消反射呢?于是,我們從傳輸線多次反射的觀點[7]出發,提出一種拐角結構,通過兩次轉折,產生兩次反射,期望能夠利用反射抵消反射。結構如圖9所示,該結構且由小編命名為“雙轉折”,其中Γ1是第一處轉折的反射系數,Γ2是第二處轉折的反射系數,θ是兩處轉折之間的傳輸線相位,為了作圖方便,在仿真中以長度L代替,W是線寬,除了轉折處,微帶線其他各處寬度均為W,并與以上仿真中的W值(0.484mm)保持一致。

4dc38598-74dd-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圖9 雙轉折結構示意圖

通過仿真調試優化,當L=10mm時,S11=-42.6dB,達到最小,幾乎等同于直線時的性能。比“3W規則”提高了約8dB,比“直角彎曲45°外斜切”法提高了約2dB。仿真結果如圖10所示,性能對比表見表1。

4e5ac854-74dd-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圖10 雙轉折仿真優化結果

表1 微帶線拐彎方案性能對比表

4ff33886-74dd-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利用反射抵消反射的方法進行的設計案例還有很多,例如階躍阻抗濾波器和波導法蘭盤[2]。

好了,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

微帶線不連續性的解決方案中,“3W規則”雖然不是性能最優的方案,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其不需要進行詳細仿真與調試優化,節約了開發時間,因此,在對性能要求并非特別嚴格的場合,依然是最便捷的選擇。“直角彎曲45°外斜切”不僅能得到十分優良的性能,而且能節約PCB空間,在有條件進行仿真并實際調試的情況下,推薦使用此種方案。“雙轉折”方案,雖然能得到與直線相媲美的性能,但由于其仿真調試難度大,且占用空間,并不是十分推薦。

原文標題:微帶線拐角3W規則,是真的嗎?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玩轉單片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pcb
    pcb
    +關注

    關注

    4317

    文章

    23006

    瀏覽量

    396266
  • 微帶線
    +關注

    關注

    2

    文章

    82

    瀏覽量

    16369

原文標題:微帶線拐角3W規則,是真的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mcu168,微信公眾號:硬件攻城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不按INTEL的“3W-2S”規則設計,出問題的概率有多大?

    設計規則的傳說了! 在其中上千頁內容當中,這一條設計規則相信大家也倒背如流了,那就是俗稱的差分線對內等長下的“3W-2S規則”。 是什么意思呢?它說的是在高速差分線對內去做等長設計
    發表于 08-26 14:51

    昆山精鼎電子射頻電路PCB設計技巧

    的周邊是密封的,接口的引入腔體一般采用帶狀微帶線,而腔體內部不同模塊采用微帶線,不同腔體相連處采用開槽處理,開槽的寬度為3mm,
    發表于 08-20 11:44

    一種新的微帶線和矩形波導集成形結構研究

    矩形波導可用于設計高Q值的元件,但需要復雜的轉換結構實現與平面電路的集成。目前已經有一些針對微帶線和矩形波導轉換結構的研究,然而,傳統的矩形波導平面結構集成方案體積龐大,通常也需要精密的加工工藝。
    的頭像 發表于 05-30 14:26 ?679次閱讀
    一種新的<b class='flag-5'>微帶線</b>和矩形波導集成形結構研究

    怎么用電容電感來代替四分之一波長微帶線呢?

    前陣子,有號友問過我關于怎么用電容電感來代替四分之一波長微帶線的問題。微波工程上有一個現成的結論,所以就推薦過去了,沒有去仔細推導那個結論是怎么來的。
    的頭像 發表于 05-06 11:45 ?1873次閱讀
    怎么用電容電感來代替四分之一波長<b class='flag-5'>微帶線</b>呢?

    3W大功率白光LED驅動器SD3303數據手冊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3W大功率白光LED驅動器SD3303數據手冊.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4-17 14:53 ?0次下載

    射頻放大器的扇形結構及其作用解析

    為了隔離射頻信號,通常會采用1/4波長微帶線。這種微帶線的特點是,對于射頻信號來說,它相當于一個短路,而通過1/4波長微帶線阻抗變換后,短路會變成開路,從而實現對射頻信號的隔離。
    發表于 03-20 10:13 ?1007次閱讀
    射頻放大器<b class='flag-5'>中</b>的扇形結構及其作用解析

    微帶天線的四種基本饋電方式

    射頻饋電(Microstrip Feed): 這是最常見的微帶天線饋電方式之一。射頻信號通過微帶線傳輸到天線的輻射部分,通常是通過微帶線和輻射貼片之間的耦合來實現。
    的頭像 發表于 03-19 18:23 ?4286次閱讀

    PCB設計時,哪些信號需要遵循“3W原則”?

    從串擾成因的角度考慮,要有效防止串擾,該間距與疊層高度、導線線寬均有關系。 對于下面的1.6mm的常規四層板,中間兩層為平面層,走與參考平面間的距離約為(5~10mil),對于5mil線寬,3W是可以滿足的;
    發表于 01-11 15:24 ?1014次閱讀
    <b class='flag-5'>PCB</b>設計時,哪些信號需要遵循“<b class='flag-5'>3W</b>原則”?

    pcb規則設置方法介紹

    隨著電子產品的迅速發展,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在電子設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設計PCB時,合理設置規則是確
    的頭像 發表于 01-09 10:45 ?2438次閱讀

    SD3303:3W大功率白光LED驅動器應用介紹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SD3303:3W大功率白光LED驅動器應用介紹.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12-25 09:29 ?0次下載

    一文詳解pcb微帶線設計

    一文詳解pcb微帶線設計
    的頭像 發表于 12-14 10:38 ?2854次閱讀

    PCB不要隨便拉

    大安全間距等方法。保證信號質量。 d) 有阻抗控制要求的網絡應布置在阻抗控制層上,須避免其信號跨分割。 2布線竄擾控制 a) 3W原則釋義 之間的距離保持3倍線寬。是為了減少線間
    發表于 12-12 09:23

    高低阻抗微帶低通濾波器設計方案

    利用低阻抗微帶線等效為電容,高阻抗微帶線等效為電感原則,設計了一個截止頻率為2.2GHz的低通濾波器,進一步驗證此原理。
    的頭像 發表于 12-11 09:33 ?1168次閱讀
    高低阻抗<b class='flag-5'>微帶</b>低通濾波器設計方案

    普通微帶線和CPW/CPWG共面波導結構各自有哪些優點缺點?

    普通微帶線和CPW/CPWG共面波導結構各自有哪些優點缺點? 普通微帶線和CPW/CPWG共面波導結構是常見的微波傳輸線路結構,常用于高頻電路和射頻電路設計。兩者各自具有一些優點和缺點,下面將詳細
    的頭像 發表于 12-07 14:24 ?2391次閱讀

    闡述PCB微帶線和帶狀設計

    簡介 人們撰寫了大量文章來闡述如何端接PCB特性阻抗以避免信號反射。但是,妥善運用傳輸線路技術的時機尚未說清楚。
    發表于 11-27 17:01 ?1次下載
    闡述<b class='flag-5'>PCB</b><b class='flag-5'>微帶線</b>和帶狀<b class='flag-5'>線</b>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