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科技集團正打造集換電技術研發、換電車型制造、換電站運營等全方位綠色生態體系。
日前,“第二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CIBF2021深圳)國際交流會”在深圳隆重召開。本屆會議主題為“軟包電池技術應用與發展”,聚焦軟包電池技術、供應鏈和市場發展。
在“高能量密度軟包電池應用前景”主題論壇中,吉利科技集團旗下的吉智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全凱作題為“換電助推綠色電池生態的建立”的主題演講,詳細分析了目前換電模式的市場應用及前景、吉利科技集團換電生態體系建設發展情況。
楊全凱表示,根據國家去年10月份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當年新車總銷量中的占比要達到20%,預計銷量將達600萬輛。這預示著新能源行業未來有著非常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楊全凱看來,要實現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和目標占比,仍存在不少挑戰,補能便是其一。從目前新能源汽車補能形式來看,充電雖然是主流形式,但其存在不少制約行業發展的痛點:
首先,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未完全實現車電價值分離,這一方面導致消費者的首次購車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也使得新能源汽車的二手車殘值較低。
同時,得到很好維護的公共充電設施較少,這導致充電比較難。
此外,無法很好地解決電池的衰竭問題,這進而影響到電池的安全和壽命。
相比之下,換電模式能夠有效解決以上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問題,成為一種推動產業擴大規模增量的有利模式。
據楊全凱介紹,換電模式的優勢如下:
第一,換電模式實現了真正車電價值分離,降低了消費者的首次購車成本。
第二,補能速度快。以吉利科技集團換電站為例,換電過程全自動,無需人工輔助,從車輛進入到換電過程結算完成,只需60秒,明顯快于汽車加油的速度。據悉,該換電站的日換電頻率在1000次左右,且不占用停車位,具有很高的運營效率。
第三,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充電站有完整的安全體系,確保新能源汽車在正常充電、甚至在失控時也有很好的控制。換電站對備用電池使用的慢充補能方式,相較于快充,也更利于保證電池充電安全和延長電池壽命。
第四,通過對電池統一集中管理,利于電池回收等業務的進行,便于形成綠色電池生態。
談及換電模式的前景,楊全凱表示,隨著換電站先后兩次被寫入國家政府工作報告,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發展逐步轉入到應用端,預計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入局換電模式。
這對于整個行業而言,一方面良性競爭將加快換電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逐步提升市場對換電模式的認可。相信換電模式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在談及吉利科技集團在換電領域的布局時,楊全凱介紹道,吉利科技集團在2017年開始對換電系統和相關車型進行研發,于去年底開始向換電市場推廣產品。
目前,吉利科技集團已打造了行業和全國唯一擁有的集換電技術研發、換電汽車制造、換電站運營三位一體的開放平臺。
據悉,吉利科技集團換電技術具有高模塊化、高兼容性、高安全性、高智能化四大特點。
從高模塊化來看(或者稱為標準化,包括標準化電池包和標準化換電站),標準化電池包采用了符合未來新能源電池趨勢的比例設計;標準化換電站采用模組化的設計,利于快速決策、快速落地及短時間內大幅度的普及。
從兼容性來看,吉利科技集團的換電站屬于充換一體、雙耦合平臺。能符合2.7米-3.1米的車身,且對外開放。
從安全性來說,吉利科技集團對換電系統核心三大組件(快速鎖止機構、快換電連接器、快換水連接器),都進行了超過1.6萬次的整合實驗。將目標確定為10年以上不會故障。此外整車換電系統還具備了全鏈路的智能溫控系統,換電模式可以在高海拔、高嚴寒當中運行,沒有任何地區性的壁壘。
吉利科技集團的換電站還加入了全新熱泵技術。據悉,該技術可提升動力電池低溫環境下的性能,提升放電功率,充分考慮換電的需求。相較于傳統熱泵技術,該技術可使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38%,解決了傳統熱泵不能在零下18攝氏度工作的痛點。
從智能化來看,換電站在云端大數據平臺的監控下,確保了換電電池的運行效益及安全。
據悉,吉利針對換電站也成立了專屬的換電整車品牌——楓葉。據悉,該車型將在今年6-7月上市。
可以看到,吉利科技集團正通過換電站、換電汽車、換電運營等多個維度在換電領域布局。
此外,除了布局普通的單一功能的換電站之外,吉利科技集團還會以換電站為中心,打造結合服務、零售、休閑、物流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服務站。
原文標題:吉智新能源楊全凱:換電大有可為 吉利正構建換電綠色生態體系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336瀏覽量
107287 -
吉利
+關注
關注
3文章
484瀏覽量
47500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473瀏覽量
129044
原文標題:吉智新能源楊全凱:換電大有可為 吉利正構建換電綠色生態體系
文章出處:【微信號:e700_org,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