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的基本結構包括中央處理器(CPU) 、存儲器、定時/計數器、輸入輸出接口、中斷控制系統和時鐘電路六部分。
一、基本組成
中央處理器(CPU)
包括運算器和控制器兩部分,是單片機的核心。運算器可用于各種運算,控制器用于控制單片機各部分協調工作。
存儲器
用于存放程序和原始數據。
時鐘電路
時鐘電路產生單片機運行的控制信號,控制單片機嚴格按時序執行指令。
定時/計數器:實現定時或計數功能。
輸入輸出接口(I/O)實現單片與其他設備之間的數據傳送。
中斷控制系統: 用于響應中斷源的中斷請求;
二、單片機引腳雙列直插式封裝(DIP,Dual Inline Package)
方形封裝(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
電源引腳: VCC (40腳)和VSS(20腳)分別接供電電源正極和負極。
時鐘電路引腳:單片機需要有時鐘脈沖信號才能工作,經(18腳)和 (19腳)接振蕩電路。
控制信號引腳包括以下4個:
EA( 31腳):當EA接高電平時先內后外執行ROM程序。接低電平時只執行外部ROM程序。
RST (9腳):當輸入兩個機器周期以上的高電平時實現復位,使單片機初始化并重新執行程序。
ALE (30腳):訪問外部存儲器和其他外設時,ALE控制低8位地址和數據的分時傳送。
PSEN (29腳):外部程序存儲器讀選通信號。
并行輸入/輸出引腳共32個:
PO口(39-32腳):可作地址/數據總線端口用,也可作普通I/O口用。
P1口(1-8腳):一般只用作I/O端口。
P2口(21-28腳):當訪問外部存儲器時可輸出高8位地址,也可作普通I/O端口使用。
P3口(10-17腳):主要用其第二功能,也可作普通I/O口用。
三、并行輸入/輸出P0口位電路結構
1個數據輸出鎖存器。
2個三態的數據輸入緩沖器BUF1和BUF2。
2個場效應管(FET)。
多路開關、反相器、與門各1個。
P0口工作原理——用作復用的地址/數據總線
輸出:“控制”信號為1,硬件自動使轉接開關MUX打向上面,接通反相器的輸出,同時使“與門”開啟。
①當輸出的地址/數據信息=1,“與門”輸出為1,上方場效應管導通,下方場效應管截止,P0.x引腳輸出為1。
②當輸出的地址/數據信息=0,上方場效應管截止,下方場效應管導通,P0.x引腳輸出為0。
P0口工作原理——用作復用的地址/數據總線
輸入:當P0口作為數據輸入時,僅從外部引腳讀入信息,“控制”信號為0,MUX接通鎖存器Q端。
P0口作為地址/數據復用方式訪問外部存儲器時,CPU自動向P0口寫入FFH,使下方場效應管截止,上方場效應管由于控制信號為0也截止,從而保證數據信息的高阻抗輸入,從外部輸入的數據直接由P0.x引腳通過輸入緩沖器BUF2進入內部總線。
①當D鎖存器為1時, 端為0,下方場效應管截止,輸出為漏極開路,此時,必須外接上拉電阻才能有高電平輸出;
②當D鎖存器為0時,下方場效應管導通,P0口輸出為低電平。
P0口工作原理——用作通用I/O口
輸入:兩種讀入方式:“讀鎖存器”和“讀引腳”。
①當CPU發出“讀鎖存器”指令時,鎖存器的狀態由Q端經上方的三態緩沖器BUF1進入內部總線。
②當CPU發出“讀引腳”指令時,鎖存器的輸出狀態Q=1(Q端為0),而使下方場效應管截止,引腳的狀態經下方的三態緩沖器BUF2進入內部總線。
P1口位電路結構
1個數據輸出鎖存器。
2個三態的數據輸入緩沖器BUF1和BUF2。
1個場效應管(FET)和1個片內上拉電阻組成。
P1口工作原理——只用作通用I/O口
①若CPU輸出1,Q=1,Q-=0,場效應管截止,P1.x腳輸出為1;
②若CPU輸出0,Q=0,Q- =1,場效應管導通,P1.x腳輸出為0。
P1口工作原理——只用作通用I/O口
輸入:分為“讀鎖存器”和“讀引腳”
①讀“鎖存器”,輸出Q狀態經輸入緩沖器BUF1進入內部總線;
②“讀引腳”,先向鎖存器寫1,使場效應管截止,P1.x引腳上的電平經輸入緩沖器BUF2進入內部總線。
P2口位電路結構
1個數據輸出鎖存器。
2個三態的數據輸入緩沖器BUF1和BUF2。
1個場效應管(FET)和1個片內上拉電阻組成。
1個多路轉接開關MUX
P2口工作原理——用作地址總線
在控制信號作用下,MUX與“地址”接通。
①當“地址”為0時,場效應管導通,P2口引腳輸出0;
②當“地址”線為1時,場效應管截止,P2口引腳輸出1。
P2口工作原理——用作通用I/O口
輸出:在內部控制信號作用下,MUX與鎖存器Q端接通。
①CPU輸出1時,Q=1,場效應管截止,P2.x引腳輸出1;
②CPU輸出0時,Q=0,場效應管導通,P2.x引腳輸出0。
P2口工作原理——用作通用I/O口
輸入:分“讀鎖存器”和“讀引腳”兩種方式。
①“讀鎖存器”時,Q端信號經輸入緩沖器BUF1進入內部總線;
②“讀引腳”時,先向鎖存器寫1,使場效應管截止,P2.x引腳上的電平經輸入緩沖器BUF2進入內部總線。
P3口位電路結構
1個數據輸出鎖存器。
3個三態的數據輸入緩沖器BUF1和BUF2。
1個場效應管(FET)和1個片內上拉電阻組成。
1個多路轉接開關MUX和1個與非門
P3口工作原理——用作第二功能
輸出:該位的鎖存器需要置“1”,使“與非門”為開啟狀態。
當第二輸出為1時,場效應管截止,P3.x引腳輸出為1;
當第二輸出為0時,場效應管導通,P3.x引腳輸出為0。
P3口工作原理——用作第二功能
輸入:該位的鎖存器和第二輸出功能端均應置1,保證場效應管截止,P3.x引腳的信息由輸入緩沖器BUF3的輸出獲得。
P3口工作原理——用作通用I/O口
輸出:第二輸出功能端應保持“1”,“與非門”開啟。
CPU輸出1時,Q=1,場效應管截止,P3.x引腳輸出為1;
CPU輸出0時,Q=0,場效應管導通,P3.x引腳輸出為0。
P3口工作原理——用作通用I/O口
輸入:P3.x位的輸出鎖存器和第二輸出功能均應置1,場效應管截止。
P3.x引腳信息通過輸入BUF3和BUF2進入內部總線,完成“讀引腳”操作;
也可執行“讀鎖存器”操作,此時Q端信息經過緩沖器BUF1進入內部總線。
四個并口(P0-P3)在讀引腳之前,都需要將鎖存器置“1”,使場效應管截止,避免鎖存器內數據的干擾。
由于在輸入操作前還必須附加一個置“1”的準備動作,因此稱為“準雙向口”。
四個并口(P0-P3)都是準雙向口
四、8051單片機的最小系統板8051單片機內部有4KB閃爍存儲器,本身就是一個數字量輸入/輸出的最小應用系統。
在構建8051單片機最小應用系統時,8051單片機需要外接時鐘電路和復位電路即可,如下圖所示。
注意:本最小應用系統只能作為小型的數字量的測控單元。
編輯:lyn
-
單片機
+關注
關注
6023文章
44376瀏覽量
628447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366瀏覽量
163096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702瀏覽量
209394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5文章
7593瀏覽量
142147 -
時鐘電路
+關注
關注
10文章
236瀏覽量
50608
原文標題:8051單片機結構與原理
文章出處:【微信號:mcu168,微信公眾號:硬件攻城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